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

时间:2022-08-18 06:06:39

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

一、国外高校的教育模式

各个国家在教育改革道路上都摸索出了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轨迹,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也为我国应用转型、培养学生创业能力提供了一些可以参考的模式。

1.美国有着较灵活的办学模式和授课方式,其社区学院的蓬勃发展为美国普及高等教育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社区学院集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学历教育、社区服务等多功能为一体,有收费优惠、学制灵活、实用见效快的特点,也是美国公认的高中后学术和职业教育及培养相结合的成功模式。在授课方面,美国学校着力于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探究精神和创新精神。通过学习方式的转变引导学生更好地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对不同学科的学习兴趣。在授课过程中,项目式教学贯穿始终。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注重学生将知识应用到实际中,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经济建设服务。社区学院聘有大量的工作经验丰富的专业人才为兼职老师,主要教授应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并将社区的人才需求信息、岗位要求信息带给学生,使学校、学生、社区三方都有收益。

2.加拿大社区学院的教育模式也是以能力培养为主导的教育理念。学校的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授课方法等都与社会需求、岗位需求相挂钩。在学生培养过程中,始终将能力培养放在首位,以社会需求为专业设置的风向标。经过市场调研,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来设置专业,聘请专家进行专业分析,确定专业人员所需的教育内容及培训项目,以此来确定本专业人员应履行的工作职责,并赋予履行每个职责所必备的多种能力,针对能力需求进行教学分析、能力构建并进行教学计划开发,论证实施教学计划的可行性、存在的困难及解决办法。具体的教学任务实施完成后,向社会输送适应职业需要、满足职业岗位要求的毕业生,根据用人部门聘用毕业生后反馈的信息调整修改教学计划。这种以市场为导向的教育模式学生培养成果显著,真正做到学校和企业的无缝连接。

3.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由学校和企业分工合作,以企业为主体,理论教学和实践应用相结合。企业参与教学计划的制订,参与教学过程的管理,教学计划随时随着市场的变化而调整。强调教师必须具备5年实践经验,其中至少3年是企业内的工作经历。企业培训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并有一定的企业工作经历。国家层面也从法律制度上为双元制教育模式保驾护航,使教师培训等受法律保护。

4.澳大利亚行业主导型教育模式,以行业为主导,是一种国家框架体系下以产业为推动的综合性人才培养模式,国家、行业与学校相结合,以学生为中心进行灵活办学,并与大学有效衔接,相对独立但层次丰富的一种模式。由政府直接领导,以企业员工组成专家委员履行各种职责,例如向学院提供教学咨询,协助专业设置和课程设计,把培养目标、课程结构、能力标准、教学模式等方面纳入行业需求的轨道,课程的设置采用模块化的课程结构,以职业能力为中心,按照能力需求来开发课程学习模块。并将教学效果和实际情况提供给教育专家。同时任何一名新职员的招聘过程必须有专家委员的参与,长期任职教师必须具有3—5年在企业工作的经历,鼓励企业员工兼职教师到学校讲课,将最新的行业技术传授给学生。

二、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

1.专业与市场脱轨,从专业设置到课程开设、实践教学环节等都是在校园内完成,和市场结合不紧密,很少了解市场的需求,对企业岗位能力需求认知不足,特别是市场上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革新较快,课堂教学对市场的变化没有敏锐的感知,闭门教学培养出来的学生毕业后企业需要再培训才能上岗,增加了学生和企业的负担,而培训和适应期较长的部分学生还没适应岗位就转行了,非常不利于学生专业的持续发展。开设新专业时一些高校缺乏对自身特色的认真衡量、缺乏对周边市场经济需求的把握、缺乏对未来市场变化的预知,跟风上新专业的过热行动较多,用新设备和新老师撑起一个新专业,短平快的成效不利于教育事业的稳步发展。

2.理论与实践脱节,国家教育三个批次的本科办学层次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差异性不大,并不能清晰地体现出差异化,其理论性、研究性的培养比重较大,常规的实践锻炼也停留在课堂内,真正在设计岗位上锻炼的机会非常少。而企业岗位需要实践性强的能工巧匠,不仅有一定的理论知识,而且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对材料、工艺、效果有足够的把控能力。看似高端大气上档次的理论教学,在实践的检验下显得纸上谈兵、苍白无力。

3.专业能力与综合素质脱离,高校培养人才方面很大比重传递专业知识而忽略综合素质,从小到大的应试教育中基本素养已逐步形成,在陶冶情操、积极阳光、沟通协调、健康身心方面已粗具雏形。特别是学生在本科教育阶段前,大部分时间完成数理化的知识学习,家长包办的事情较多,学生为人处世的锻炼机会非常有限。进入大学后,专业课程学习确定能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而企业所需要的不仅仅是专业知识。企业选择人才时通过系统的培养也能将其培训为具备一技之长的员工,而沟通协调、组织安排、认真细致非一日之功可以练就的。

三、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途径

培养学生创业,需要具备很多的知识和进行综合训练,需要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中,从低年级基础课程中基本意识的灌输到高年级专业设计课程中实战训练,从创业案例的分析到创业知识的普及,在教学环节中引导学生向着创业目标努力。

1.创业意识的培养

信息化的今天,总理在教育工作报告中提出制定“互联网+”的发展战略,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马云要举办全球女性大会,支持女性创业。各省市地区纷纷出台系列创业扶持政策,在政策、场地、税收、资金等方面配套了较宽松的创业环境。从国家发展机遇到创业信息的铺天盖地,学校借势引导、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鼓励学生抓住良好的创业机遇,让学生理性创业。将本专业创业的各种案例与经验教训通过讲座、分享会、网络等多种渠道传输给学生,经常性地传递相关信息,让学生形成初步的创业意识。

2.创业知识的普及

创业知识包含学科专业知识、管理知识、法律知识、宣传知识、沟通协调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资源整合的能力等。综合性知识,从细的方面来说,大学生创业时机的选择,创业机遇的寻找,政策、法制、工商、税务、金融、保险、贷款、人际交流、公共关系等,使其资源配置和社会关系结合在一起,共同发挥作用。学校培养学生创业过程中逐步普及多方面的知识,为学生创业做知识的储备。

3.创业技能的渗透

在高校教学环节中渗透一些创业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在高等教育应用转型发展的过程中,授课模式、课程内容的调整均能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

(1)校企合作是目前国家教育方针推行的一种良性循环的教育方式,一方面将企业岗位的需求注入教学活动中,将企业员工的专业知识技术能力等带给学生,让学生所学能充分适应岗位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是学生借助企业平台通过认识实习、顶岗实习、见习实习等多种形式,积累实际的行业专业知识,是学生了解市场、了解行业的一个窗口。积极寻求实习单位,扩大并完善实习实训基地,通过参观、见习、实操等多种形式开展实践锻炼,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有很大帮助。将企业的实际设计项目引入专业课程中,让学生参与到从前期考察调研、资料整理到设计竞标、设计制作的整体流程中,完善“做中学,学中做”的实践教学模式。邀请企业一线科技人员通过给学生举办讲座、分享会等多种交流平台,结合实际案例分析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实行校企合作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学校以企业岗位要求制订教学计划,修订培养方案,实训课程以就业为导向,以实用为根本,使学生毕业后能够直接上岗。

(2)“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学生创业知识积累最直接的影响者,教师具有企业岗位的工作经验,对行业岗位能力需求非常清楚,又具备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方法,能更好地将企业实践知识传递给学生。出台“双师型”标准和政策,培养“双师型”人才,定期派专业教师到合作企业进行专业实践,提高实践能力,丰富实践经验。教师回校后,能把实践中获得的丰富的教学案例带回课堂,补充和更新教学内容,用实际问题开展案例教学,促进教学与实践的结合,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这方面也可借鉴美国的合作教育、日本的产学结合、德国的双元制、英国的工读交替等校企合作的典范,共同培养“双师型”教师。鼓励和支持教师获得“双师”的实战能力,也可通过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和组建专业实验室、实训基地来提高教师的实践技能。同时可到社会相关行业中选聘基础理论扎实、实践操作经验丰富、懂得教育理论的专业人员或管理人员担任兼职教师,专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这也是引入社会力量发展应用教育、沟通学院与社会的重要渠道,是改善学校师资结构、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促进专业建设的有效途径。

(3)工作室机制是常规课堂教学的一个很好的补充,对在课堂中共性发展、多数人的需求考虑得更多一些,对于有的放矢、因材施教的个性需求兼顾得少些,也促进学生从理性知识到实践能力产生飞跃,为校企互动、师生互动、学生与企业互动搭建了平台。通过工作室和老师一对一地交流,学生结合自身专业特点更能找到自身的发展方向,也能在某个领域中更加深入地学习,在工作室里提供了更多样的教学资源,对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夯实专业技能是可行的,同时也有利于教师个性的发挥、教学积极性的提高和市场竞争观念的形成。工作室将“产、学、研”充分结合在一起,师生承接市场项目,模拟或直接参与市场竞争,真实项目的接触从项目接洽、团队合作、沟通协调、反馈调整等全方位真枪实弹地练兵,传帮带的形式更容易让学生积累实战经验,也为企业提供了人力和智力资源的场所,又为企业提供了实训生产基地,节约了人力物力成本。工作室团队参与专业比赛,相互交流学习,与其他高校学生同台竞技,能较快地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及专业学习自信心。

(4)创业社团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的学生活动团体,大学生独立思考、敢闯敢冲的拼搏潜力是无限的。在社团中,学生间相互启发、相互影响也能产生很强的创业激情。通过创业社团组织创业大赛,从项目寻找、市场调研、经营策划、资金预算、成本控制、收益预期到完整的项目创业计划书,再到模拟实战,用成效检验创业项目的实施情况,是一种很好的锻炼学生创业实战的方法。

4.孵化基地的利用

孵化基地是学生创业练兵的摇篮,在政府及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建立创业孵化基地,将创业政策落到实处。在孵化基地中,由创业成功的学生、教师、管理者共同组建指导专家小组,对申请进入孵化基地的项目计划书进行系统的可行性评价和风险评估后,对有潜力的创业团队给予空间及资金的扶持,也是学长学姐带动、影响一批学生加入创业大军的平台。学生可以直观地了解身边的创业案例,并通过自己对创业项目实际演练,在一定范围内减少创业风险。对创业学生的培训更能针对初入市场的学生创业团队,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预防创业风险,扶持创业者,坚定创业信心。

作者:刘晓英 单位:湖北大学知行学院

上一篇:扶贫办对口支援工作汇报 下一篇:扶贫开发“十三五”规划基本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