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民间投资的对策和建议

时间:2022-08-18 04:02:47

激发民间投资的对策和建议

民间投资是与政府投资、公有制投资、国有投资、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相对应的一种投资形式。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国有经济从一些行业中逐步淡出,国家鼓励民营经济组织进入相关行业,民间投资规模不断发展壮大,民间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的逐步上升,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逐步增强。

一、民间投资增长快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间投资迅速发展壮大,占比提高,在促进市场繁荣、推进结构调整、增强经济活力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2012年,全国完成民间固定资产投资223982亿元,同比增长24.8%,比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4.2个百分点;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61.4%,同比提高3.2个百分点。民间投资的高速增长,助推了固定资产投资的稳步增长。

二、民间投资掣肘因素分析

近几年国家出台了不少鼓励民间投资的政策,民间投资得以较快发展,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一些垄断行业民间资本的投资空间还较小,还有许多掣肘因素存在。

一是投资门槛过高。很多高盈利或通过补贴后具有高盈利的行业被人为设置高门槛,民间投资基本无法进入。在一些资源类和公用事业类的行业,不少民企由于产业调整、行业限制等非市场因素被迫退出,过高的门槛限制了民间投资。

二是投资融资困难。当前民间投资的最大问题是融资难,受各地金融机构贷款规模的限制,很难从商业银行获得资金。很多民企为了技术进步和提高竞争力,只能被迫成为产业链最低端的参与者,依赖缓慢的自我积累,或支付高额的民间利息,或以高昂的股份代价接受风险投资。

三是欠缺法制保障。民间投资的信用风险较高,承受风险的能力相对较低。民间资金一方面在日益竞争的实体经济中深感税负沉重,另一方面对于投资不熟悉的领域感到陌生,没有足够的法制保障,投资信心不足。

四是欠缺系统服务。民间投资存在监管多、服务少的问题,在规划审批、土地、财税、环评、规划等方面,存在收费部门多、审批环节多等问题。在投资环境方面,存在部门互相扯皮、拆迁难度大等问题,制约了民间投资的发展。

五是市场需求不足。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经济全面下行的压力增加,部分产能过剩行业竞争力下降,部分对外依赖性较强的行业受到来自国外的打击。市场需求不足,成为制约民间投资的重要因素。

三、激发民间投资的对策和建议

一是放宽准入范围,保障合法权益。放开民间投资既能拉动投资,又能带动投资结构调整,应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明确禁止准入的行业和领域,重点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保障性住房建设等领域。同时进一步完善公共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为民间资本进入公共服务领域创造良好条件,并着力减少对民间投资的行政干预,加强对民间投资合法权益和地位的保障。

二是拓宽融资渠道,加强土地供应。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大对民间投资尤其是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发展证券投资基金、产业投资基金等公共投资基金,通过吸引大量的民间资本,转流到社会产业领域中,为民间资本开辟有效可靠的投资渠道。切实保障民间投资项目的合法用地,让民间投资项目用地与其他投资项目用地享有平等权利。

三是完善政策法规,强化带动作用。要保持民间投资政策的稳定性和连贯性,尽快建立一整套制度、法律,加强对民间投资的服务、指导和规范管理,促进民间投资的健康发展。并通过政府投资加强对民间投资的带动和引导,带给社会强烈的信心和信号,刺激和推动民间资本的投入,形成“政府投资带动,民间投资跟进”的格局。

四是提升发展水平,推进转型升级。鼓励扶持民营龙头骨干企业,把民营企业的自主创新和技术改造项目优先列入重点投资项目计划,给予建设用地、资金扶持等优惠政策,提升民营企业的发展水平。鼓励民间投资向产业集聚区、专业园区、特色产业基地集聚,引导民间投资围绕特色产业、优势项目做大做强。改进各类园区招商引资考核办法,将引入民间投资与引进外资同等对待。鼓励民间资本投资现代高效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推进民间投资转型升级。

五是加大扶持力度,提高竞争能力。根据国家产业政策,适时向社会和推出民间投资项目招商,做到建设一批、储备一批、规划一批,保持民间投资项目的连续性。对符合产业政策、发展前景好、带动能力强的民营企业,通过财政补助、减免税收、参股等政策加以支持。对投资回收期长的项目,政府要合理规划,以保证民间资本进入后能够长期良好运转。积极鼓励民企通过参股、控股等方式,对规模较小的企业实行重组,扩大企业规模,实行集约化经营,提高民营企业的竞争力。

(作者单位:许昌市统计局)

上一篇:河南省级决策气象服务工作浅析 下一篇:浅谈我国改革开放经验和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