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信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探讨

时间:2022-08-18 01:44:05

农村初中信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探讨

随着人类信息化的进程加快,计算机不再是城里孩子的专利。近年来,农村经济日益提升,农村的孩子对于计算机也并不陌生。作为一名农村中学的信息技术老师,有这个义务帮助更多的孩子学好信息技术,用好计算机。不过,农村计算机的普及率比城里要差了很多。要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要求我们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改革自己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自己的课堂效率。在教学中要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效的情境、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引导有效的自主探索,让学生从中体验学习计算机的兴趣。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新知的主阵地,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最佳舞台。所以,老师们应该想方设法地优化自己的课堂,让自己的课堂在有限的时间内发挥出其最大的能量来,让我们的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应该是我们永远追求的目标。

那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我们的课堂散发出强大的吸引力,刺激学生的学习热情呢?

有效教学的评价标准是学生的有效学习,其核心是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教学是否有效,关键是看学生的学习效果,看有多少学生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有效学习,取得了怎样的进步和发展,以及是否引发了学生继续学习的愿望。教学是否有效,既要考察教学目标的合理有效性及其实现程度,也要看这种目标的实现是怎样取得的。同时,也要符合规律,也就是说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的进步,不是通过挤压的方式,也不是占用学生的自由时间等途径取得的,而是从教学时效出发,科学地运用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来实现的。

一、培养学生的信息涵养

首先,涵养教育主要是通过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塑造良好的健康个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心理和谐,进而构建和谐社会。其次,帮助学生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知识,使学生了解计算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的一些基本常识,初步学会计算机的一般使用方法。要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养成爱护机器设备、遵守机房规则等良好习惯。

二、注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学会激发学习热情和动机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特别是学生如对某一学科有兴趣,就会专心致志地钻研它,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见,兴趣是促进学习进步的关键因素。而兴趣的培养,则在于增加学习活动的趣味性。据调查,考上名校的学生80%都对学习很感兴趣,但现在却有80%的家长反映孩子对学习的兴趣不高。怎样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传统的四大方法是:增加教材的趣味性,提高教学水平,了解学生已有的兴趣,帮助学生认识学习的重要性。在教学中,我们可以设计身边的问题来提高学生的关注度。例如有一次,一位朋友拿来他的U盘,他说明明上面有很多文件,一打开就什么也找不到,这是为什么?原来文件是可以“隐藏”的。例如,把“winmine.exe”的属性设置为“隐藏”“只读”后,它的内容不能随意修改了。隐藏文件只是修改了文件夹选项,还是可以找到的。这样,让生活走进课堂,让学生通过解决问题来寻找成功感,在计算机课的学习中就会感到轻松、愉快,并保持较高的学习热情。要让他们在比较轻松的学习情境中了解计算机知识,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程序。

三、运用有效教学方法让学生体验成功

微软总裁学生们都知道的,他是世界首富,他曾经说过:“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增加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求得成功的努力。”所以,作为教师要重视学生自信心的培养,还要注意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对一些学生提出的一些奇怪的想法,不要轻易否定,那些看起来似乎很奇怪的,出乎老师意料之外的想法或问题,可能是学生一瞬间产生的创造性思维。其次,教师对学生要予以成功的期待,教育的本身就是一种希望,教师对学生的希望具有很大的感召力和助推力,能激发学生的潜质,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在教学中应创设使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机会,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让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成果都有机会得到展示,给学生营造成功的氛围,感受成功的喜悦。这样长此以往,学生就有勇气和信心战胜困难,勇于挑战和创新。要给学生创造良好学习环境、合作交流的平台,与人分享的机会。

四、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学习科学知识的情感

在课堂上,学生坐在计算机旁,既可以动手实验,又可以动脑思考,这可以提高他们的科学素质。但同时,不能无视学生的思想教育。可以通过列举学生身边的事,社会与国家的时事政治,给学生以熏陶,以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情趣,让他们立志学习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报效祖国。例如: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能适当地补充计算机史、计算机人物、计算机界的大事,对学生来说,就比较新鲜、有趣,能对学生的学习起到非常大的帮助作用。如:提到中国计算机,就不能不提起华罗庚教授,他是我国计算技术的奠基人和最主要的开拓者之一。华罗庚在美国普林斯顿高级研究院任访问研究员时,就和冯·诺依曼、哥尔德斯坦等人交往甚密。华罗庚在数学上的造诣和成就,深受冯·诺依曼等人的赞赏。当时,冯·诺依曼正在设计世界上第一台存储程序的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冯让华罗庚参观实验室,并常和他讨论有关学术问题。这时,华罗庚的心里已经开始勾画中国电子计算机事业的蓝图。华罗庚教授1950年回国,1952年在全国大学院系调整时,他从清华大学电机系物色了闵乃大、夏培肃和王传英3位科研人员,在他任所长的中国科学院数学所内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电子计算机科研小组。通过名人效应对学生进行熏陶和鼓舞,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很快就接受了知识。

总之,有效课堂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一种教学实践模式,将会引起我们更多的思考、更多的关注。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计算机教师则应结合计算机的操作性强的特点,在教学方法上主要采用边讲边练的形式,在应用上采取边学边用的策略,搞好现代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江苏省邳州市岔河中学)

上一篇:中职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 下一篇:走向唤醒活力的体验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