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78例临床分析

时间:2022-08-17 11:58:39

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78例临床分析

【摘要】 回顾并总结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我院近年78例通过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57例行单侧椎板扩大开窗髓核摘除术,18例行单侧半椎板切除减压髓核摘除术,3例行全椎板切除减压髓核摘除术,同时探查并松解侧隐窝。结果随访4个月-8a,术后优良率82.3%结论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相应手术方式,通过外科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

【关键词】 腰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疗效

腰椎间盘突出症近年发病率逐渐上升,已成为临床中的一种常见病,多见于青壮年。我院近年共对7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外科手术治疗,取得的疗效令人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78例患者,男53例,女25例;年龄32-57岁,平均47岁;病程10个月-14a,平均6.2a;所有患者均以腰腿痛及麻木为主诉,其中单下肢麻痛50例,双下肢麻痛28例,其中5例患者伴有间歇性跛行;部分患者伴有感觉障碍,其中皮肤感觉减弱11例,会感觉减弱6例;膝腱反射减弱7例,直腿抬高试验阳性63例。

1.2 突出位置、节段及合并疾病突出位置:旁侧型55例,中央型17例,极外侧型6例。突出节段:L4-542例,L5-S130例,6例患者两个节段均有突出。合并疾病:27例侧隐窝狭窄,8例椎管狭窄,7例软骨板破裂并骨化,1例腰椎滑脱;9例合并有内科疾病。

1.3 治疗方法

1.3.1 术前准备 所有患者常规行X线及MRI检查,并根据患者病史及临床症状予以确诊,术前给予综合对症治疗,排除手术禁忌症后予以手术治疗

1.3.2 手术方法 根据不同病例主要采取3种手术方式:①单侧椎板扩大开窗髓核摘除术②单侧半椎板切除减压髓核摘除术③全椎板切除减压髓核摘除术。患者采取全麻,俯卧位。取L5棘突为中心上下3个棘突正中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筋膜及棘上韧带,若拟行椎板间开窗或是切除半椎板,则在骨膜下剥离一侧的棘突及椎板,若要全椎板切除,则需要剥离双侧的棘突及椎板。

单侧椎板扩大开窗髓核摘除术:暴露出椎板间隙的上下缘后切掉黄韧带,如间隙太小,可以部分切除椎板上下缘,将神经根及硬膜向中线轻柔地拉开,沿着神经根探查即能找到突出的髓核,这时切开后纵韧带,取髓核钳摘除突出的髓核,仔细确认无髓核残留后冲洗缝合。

单侧半椎板切除减压髓核摘除术:在上述操作的基础上,沿着小关节的内侧缘咬去一侧半椎板,若发现有侧隐窝狭窄,可用骨刀凿除骨赘。

全椎板切除减压髓核摘除术:骨膜下剥离双侧椎板、棘突,切除双侧的椎板,如发现有侧隐窝狭窄,处理方式同半椎板切除。

1.3.3 术后处理术后3天进行直腿抬高的练习,目的是防止神经根粘连;术后2w可在床上进行腰背部肌肉的功能锻炼;术后4-5w可以逐步下床活动

2 结果

按照Nacal疗效分级[1]和中华骨科学会脊柱组腰背痛手术评定标准[2]来对治疗效果进行评定。优:患者能够进行正常活动及工作,术前症状体征消失;良:患者可正常进行日常活动,但仍有少量临床症状;可:临床症状仅有所改善,尚不能进行正常的工作及生活;差:临床症状没有改善甚至有所加重。78例患者出院后通过多种方式随访4个月-8a,优42例,良17例,可15例,差2例,优良率82.3%。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的一种常见病,患者多表现为腰腿痛,这是由于纤维环退变或破裂,髓核从纤维环薄弱的地方或者是破裂处突出或脱出,进而压迫神经根或者脊髓,引起局部的炎症反应,机械性及化学性的双重刺激导致患者出现腰痛和下肢放射性的疼痛。

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要严格掌握其手术适应症[3]:①症状重,保守治疗无效或反复发作②有明显的神经根受压症状,神经根功能缺损③怀疑有大块突出或者髓核脱入椎管内④合并有腰椎管狭窄、移行椎或者脊柱滑移者。

长期以来,临床工作者一直在努力完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方式。诊断明确,无明显的手术禁忌症,根据患者病情选择最合适的手术方式是疗效的重要保证[4],目前手术方式多以后路为主,但是每个患者腰间盘突出的部位、节段及椎板间隙情况不同,所以要选择不同的路径及术式。但不管何种术式,其最终目的都是要解除压迫、纠正椎间失衡、消除粘连和炎症及恢复内外平衡[5]。术中骨性解剖切除要有特定的范围,不能随意地扩大,能够暴露突出髓核及神经根并可以彻底减压即可,若切除范围过大,术后可能会出现腰椎不稳及黏连。手术关键是暴露突出的椎间盘和受压的神经根,这两项做到了,髓核则可轻松摘除。40岁以上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由于脊柱退变,黄韧带一般较肥厚,小关节突也有增生,因此神经根管较窄,对这样的患者,摘除髓核后还应注意进行神经根管减压,解除压迫及黏连。

总之,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时,经过术前认真评估、因人而异选择最合适的手术方式、术中精细准确操作并且术后进行正确的功能锻炼,绝大多数患者可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Nakai O,Ookawa A,Yamaura I.Long-term roentgenographic and functional changes in patients who were treated with wide fenestration for central lumbar stenosis[J].J Bone Joint Surg Am,1991,73(8):1184-1191.

[2]胡有谷.腰椎间盘突出症[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47-262.

[3]饶书城.脊柱外科手术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550.

[4]宁志杰.客观地评价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现代手术治疗.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5;10,13(19):1445-1446.

[5]王国基,沈合群.显微内窥镜下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8,1(2):188-189.

上一篇:颈部淋巴结结核的高频超声图像分析 下一篇:硬膜外麻醉下手法治疗腰间盘突出症附514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