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对培养大学生健康人格的作用及其途径

时间:2022-08-17 10:03:07

体育对培养大学生健康人格的作用及其途径

摘要:健康人格是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所必需的基本素质,人格决定一个人的命运。体育教育作为一种塑造人、培养人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不仅是增强体质,使学生掌握体育基本知识,提高运动技能,更是具有发展学生的智力、陶冶情操、磨练意志、培养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思想、完善人格发展等作用,高校体育教师与教育管理工作者要明确体育在培养大学生健康人格中作用并积极探索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体育;培养;大学生健康人格;作用;途径

中图分类号:G804.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07)07-0911-02

The Functions and Approaches of Physical Education on Cultivating College Students' Healthy Personality

WANG Hao, CHEN Jian-hua

(Section of Sports Teaching, Nan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Nanjing 210009, Jiangsu, China)

Abstract:Healthy personality is the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s of future constructors and successors, and one's future is determined by his personality. As an important approach to shape and cultivate people, P.E. can not only strengthen the body, let students grasp the basic knowledge of P.E., and improve the sports skills, but also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developing the students' intelligence, cultivating their tastes, making them more iron-willed, more cooperative, and more patriotic, and perfe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personality. Therefore, P.E. teachers and educators in universities should recognize the functions and seek the efficient approaches actively.

Key words: P.E.; cultivate; college students' healthy personality; function; approach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基地和专门场所,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阵地。健康人格是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所必需的基本素质,一个真正为社会所接纳、认同的人才,除了具备社会和时展所需要的优良素质外,必须具有健康的人格。加强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高校体育对于大学生的健康人格的培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就大学生健康人格和体育对培养大学生健康人格积极作用和途径进行探讨。

1 体育对培养大学生健康人格的作用

体育是大学生接受正规体育教育的最后阶段,由于高校体育教育具有体育课程的社会性、体育内容的运动性、体育过程的群体性和体育文化的潜在性的特点,从而成为一种塑造人、培养人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不仅增强体质,使学生掌握体育基本知识,提高运动技能,更是具有发展学生的智力、陶冶情操、磨练意志、培养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思想、完善人格发展等作用。

1.1 体育是大学生强身健体的必要前提 我国高等教育日益强调综合素质,它包括人的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其中身体素质是综合素质的物质基础。目前有相当数量的学生认识不到这一点,在体育方面处于被动的状态,这是应该需要认真的转变,应努力培养自己的兴趣,转为主动状态。目前体育教学的课时有限,因而自觉的从事体育锻炼显得更加重要。

1.2 体育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

学校体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适当的体育锻炼负荷能使人产生爽快、舒畅的运动愉,它是身体锻炼后产生的一种最优化的心理状态,使人觉得生命充满了愉悦,对自己和生活充满了信心,这种愉悦感的获得是一种积极的心理体验,不仅对人的机体产生重要的作用,而且尤其是对于从事脑力劳动者的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1.3 体育能丰富大学生的课余娱乐,提高大学生精神生活的质量 体育是社会活动,也是文化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可以跨越不同地区、不同国度的一种文化现象。体育的兴衰反映出一个国家、民族的社会发展历程和水平。各高校都重视举办好一年一度的体育文化节活动,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得到了充实,形成了一种积极健康的娱乐。

1.4 体育可以拓宽大学生广泛交往渠道

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是大学生健康人格的重要特征,人际关系的不协调,对大学生的事业追求会带来不利影响,而体育作为心灵沟通的窗口,信息交流的媒介,增进友谊的纽带。体育以其独有的风姿打破国界,消除语言、民俗、信仰的界限和障碍,并灵活地利用特定的政治经济环境,把握机遇,以体坛为舞台,为我所用。作为大学生,尽管多数是不能都参与国际性的体育交往,但在群众性的体育活动中,如学校一年一度的运动会上,我们都注意增加师生一同参与的集体项目,可以在活动中增进师生、同学间友谊,起到增进与他人交往的积极作用。

1.5 体育增强了学生就业的竞争力 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淡化了就业指令性,强化了就业市场化机制,靠人才素质去择业和就业。用人部门越来越重视考核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其中包括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竞技水平的考核。长期定时地进行体育锻炼,如长跑,可以为人提供无限的智力能源,使人在学习与工作中具有充沛的精力,可以培养人的意志品质,使人在学习与工作中具有那种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坚强的毅力。而能力和毅力是人的两大基本素质,又是人生成功的不可缺少的两大要素。

2 体育对培养大学生健康人格的途径

当然,这种先天的条件不是什么样的体育教师和管理工作者都能达到对健康人格的培养,而是要有体育老师有意识、有目的去发挥体育教学的优势才能达到,体育教师在体育课教学中要发挥自身知识、能力、兴趣、爱好、个性、专业特长,把体育课上的生动、有趣,让学生认识到体育文化的内涵及其对自身增知强身,提高能力,促进良好个性形成方面的作用。

2.1 把人格培养与技术教学项目内容有机结合起来

如:田径中的中长跑教学课,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和一往无前的拼搏精神,体操课应该培养学生勇敢、果断,相互帮助的优良品德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美感。球类课中要突出团结协作、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思想,培养大局意识。武术课注重培养学生果断机智、灵活敏锐的思维方式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美感和表现力、胆量与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在各类教学比赛中,培养学生不怕困难、争强好胜的竞争意识和集体主义思想。有时通过让学生组织各类比赛,也是培养学生体育工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公平竞争、秉公办事、实事求是和认真严谨的工作作风。篮球课教学时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和大局观念,将自己融入到集体中去发挥集体的力量,因为篮球运动是一项集体的活动,需要教练与队员的团结协作,也是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心理素质,集体项目欲取得优异的成绩,还需要每个队员能克服紧张的心理,保持良好稳定的心态,平时投篮的命中率高但在考试或比赛中命中率不高的原因,就是心理紧张所造成。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分小组进行一些教学竞赛的方法,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进行比赛。同时教学过程中要热爱学生启迪学生思维,体育教师通过教育启发引导,让学生在感情上,心灵深处受到触及,才能达到人格培养的效果。在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中大学生的思想容易外露,有什么就会说什么,体育教师要抓住这一优势进行教育,与他们广泛地进行交流,和学生说心里话,抓住敏感的话题剖析原因,巧妙引导。体育课教学的目的不仅要传授体育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对体育兴趣,养成日后坚持锻炼的习惯。因为体育的兴趣,指的是对体育活动具有积极情绪的一种心理倾向。它是在对体育的特点、功能认识的基础上逐渐培养和形成,它可以转化成为体育活动的推动力。

2.2 要灵活运用教法,达到教育教学目的

合理选用教学方法,不仅是传授知识、技术和技能的需要,而且对学生进行人格培养的需要,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法不同,教学教育的效果各异。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不断地改进和研究教学方法,重视教学方法的灵活性、教学手段多样性和教学效果实效性探讨。要根据不同项目采取不同的方法,达到不同的目的。如:公体课中体操项目,一是可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克服恐惧心理,培养勇气和信心,体操教学中的有些动作需要一定的勇气才能完成,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循序渐进,降低动作的难度,当学生的技术水平与心理素质有了一定的基础后,再进一步提高动作的难度。二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身体姿态,体操项目特别注重运动员的身体姿态,在动作中有严格的规定,如在某些动作别减少避免曲腿、分脚、勾脚尖等,教学过程中除了重视传授技能技术外,特别强调学生的身体姿态,注重控制自己的言行举止,塑造美好的外在形象。三是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品质。

2.3 实行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活跃课外校园体育文化,塑造大学生健康人格 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开展校园体育文化的重要途径。学校要根据自身的状况,成立体育健身咨询、业余训练辅导中心,使学生在课外能选择自己所喜爱的体育活动,学生可以随时咨询一些体育锻炼和保健的常识,可以让学生以会员身份参与活动,凡是持有会员证的,不仅可以咨询有关体育方面的知识,还可以每周有条件地选择三、四次业余辅导课,弥补平时体育课时有限,有些无法在课堂所掌握或者无法在课堂上能够得到巩固的技能与方法,让不同身体素质、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都有所收获,学生可以掌握他所喜爱的体育活动技术和方法,养成了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同时要积极组织体育知识的讲座,积极争取邀请知名教练员、专家教授来校讲学辅导,传播最新的体育科技、信息动态、人文思想,还邀请高水平运动员来校表演辅导,开展联谊活动,以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组织各种体育社团活动,加大体育课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地渗透人文精神。

参考文献:

[1] 陈光.从“六强六弱”看提高“八力”[J].中国高等教育,2006(3/4):57-59.

[2] 刘春蕾.当代大学生健康人格教育刍议[J].辽松学刊(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6):84.

[3] 徐本林.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健康人格[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1):120-123.

[4] 林萍仙.试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及其构建[J].体育文化导刊,2003(3).

[5] 王志勇.析高校体育教育对健康人格形成的作用[J].福建体育科技,2003(2):44-46.

[6] 贺淑曼,李焰,冯培,等著.个性优化与人才发展[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1,10(1).

[7] 武斌.人格选择学[M].大连: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127).

[8] 陈仲庚、张雨新.人格心理学[M].大连: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

[9] [美]达尔尼.P舒尔兹.心理学应用[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7.

[10]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8.

上一篇:中国运动员临场应激评价方式与应激应付方式的... 下一篇:体质综合评价中层次分析法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