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时间:2022-08-17 09:06:49

农村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摘要】中学德育工作与学科教学两者之间具有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而语文学科,其独具的学科特征,决定了该学科在德育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作为一名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师,我在教学过程中深刻地体会到了语文学科中德育教育的必要性和便利性。以下谈一谈我对语文德育必要性及其实施方法的一些粗浅看法。

【关键词】农村 语文教学 德育教育

农村中学语文中的德育教育为什么特别重要呢?

首先从生理发育上看,初中阶段的学生其身体和心理都处在迅猛发育期,思想比较单纯并且对新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他们的心理迅速走向成熟但是又没有完全成熟,智力发展显著,自我意识膨胀,情绪极易波动。他们开始对自己和世界产生一定的认识,会提出许多有关“生活的目的”、“人生的意义”、“生活的理想”等一类问题。可是他们的思想还远远没有成熟,在思考问题的时候,往往不够全面,容易产生偏激的想法,并容易做出一些大人不能理解的行为,这个时期就是我们常说的青春叛逆期。对于这些处于青春叛逆期的中学生,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管理起来都比较棘手,往往会觉得对孩子的管理无从入手,管的轻了不起作用,管的重了又容易出问题,所以我们看到,中学时期成了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个分水岭,管理得当,孩子走向成功,管理不好,孩子极容易走上错误的人生道路。那么作为一名农村中学语文老师,作为一个长辈,面对孩子的错误,我们不能一味责骂,而是应该思考:怎样能帮助孩子顺利度过青春期,使他们顺利跨过人生道路上的第一道分水岭。这应该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其次,农村中学生所处的外界环境也需要加强德育教育。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条件的改善,农民在农业劳作上所需要花费的时间大大减少,农业的收入也已不能满足农民对利益的追求,于是有很多年轻的农民进城打工,而他们的孩子就不得不离开父母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在农村,上一代人的观念往往比较落后,他们对孩子的教育方法不恰当,或者根本不注重孩子的教育,而是一味的溺爱。而远在他乡的父母又往往采取不能陪在孩子身边就用经济补偿的方法,却不太关心孩子心理上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孩子有了问题没有人指导,要么一味蛮横不讲理,要么胆小懦弱不敢见人,最终形成扭曲的性格。在学校表现为对于班级事务持冷漠态度,集体荣誉感差,法律意识淡薄,打架斗殴现象多。另外,网络的普及导致他们时时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思想诱惑。所有这一切都急需在学校教育中加大加深德育工作,为孩子们的顺利成长保驾护航。而语文学科其独具的人文特性非常适合进行细致的思想教育,初中语文教材中所选课文,大多数语言优美,思想内涵深刻,又贴近孩子的思想,具有深刻的文化和思想底蕴。所以,作为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师,在课堂上重视德育教育,认真做好德育教育已是势在必行。

那么怎样才能在教学中做好德育教育呢?

首先,教师要提高自身道德素质。古语说的好:“德高为师,行高为范”,青少年的心理特点是喜欢模仿和崇拜,教师良好的人格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学生会因为喜欢一个老师而喜欢一个学科,学生也只有在他喜欢和崇拜的老师面前才真心愿意做一个好学生。教师高尚的人品比任何高明的说教都更容易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信服感,更能使学生“听其言、信其行”。只有当学生喜爱并信赖老师的时候,我们的德育教育才能不只是停留在课堂上的空泛说教,才能深入学生的内心,内化为他们的自身行为规范。所以一个好的老师能引导孩子向善的方向发展,能培养一批好的学生。

其次,教师还要结合时代的变化不断学习新的教学理论。在新课程标准中,要求教师的教学理念坚持“身心健康第一”,要求“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转变”。这就要求教师撇弃以往只注重学生成绩的观念,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的“教”只注重传授知识,忽视学生个体发展的现象。在以往的教学中,有些教师只求学生高分,课堂教学围绕考试进行,老师们按照自己的经验,哪些内容能使学生考高分,就注重哪些内容,只把语文当成一门知识,而完全忽视课文德育的功能。结果学生在语文课中学到的只有字词句篇,完全不能体会课文的思想美,更不会从中洞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的内涵。因此,只有不停的学习新的教学理念,积极采取适合学生的新的教学方法,才能“促进每一个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才能在教学中自觉的积极的实施德育教育。

再次,要认真钻究教材,挖掘生动恰当的德育素材。语文课中的德育教育不像思想教育课那么呆板,多数课文通过具体的形象或场景的描写表达一定的思想,使学生通过学习课文感受作者要表达的感情,这种德育更像润物无声的小雨,浇灌学生的心灵,只要教法得当,很容易达到德育的目的。比如:《丑小鸭》通过讲述丑小鸭经过种种灾难后仍然没有放弃理想,执着追求新生活并最终变成白天鹅的故事,教导学生只有不懈的追求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谈生命》也告诉孩子们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只有经历风雨才能见到彩虹。另外,象《落花生》《挖荠菜》《榆钱饭》等课文富有深厚的农村气息,跟学生的生活环境接近,从这些课文中学生能体会农村生活的安静美好,学会珍惜现在的生活。初中语文课这种形象性的特征,完全符合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这也决定了教师在进行德育教育时必须采用形象化的方式,以活泼、直观的手段达到思想渗透的目的。课前认真备课,多角度思考,在备语文教材的同时,着手于寻找教材内容与德育工作相渗透的最佳结合点。在备课的同时备好德育工作,尽力做到德育与学科教育水融,使德育工作尽量做到润物无声。

总之,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的变化,人们思想不断进步,这一切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不能只是一个教书匠,更因该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孩子成长的守护神。所以我们要从我做起,从今天做起,重视德育,加强德育,认真研究教材,研究学生,在孩子的青春懵懂时期帮助孩子“迈好人生第一步”。

参考文献

[1]刘巨元.浅谈当代农村中学的德育教育[J]

[2]陈玉华.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

[3]孙清.让德育之花自然开放——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J]

上一篇:小学数学简便计算的易错点分析及对策 下一篇:摭谈中年级习作的片段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