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时间:2022-08-17 08:30:15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摘 要】信息化已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主流,计算机技术应用已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每个人都应具有良好的信息处理能力。初中教学是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阶段,初中信息技术课重在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学生的信息技能,在中学教育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而提高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及教学效率就成了急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 分层教学 任务驱动 自主探究 有效评价

信息技术课是初中教学必修课程之一,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最基本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技能。然而,在教学实际中却存在着诸多问题,如何达到教学目标,解决教学中问题,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呢?经过多年教学实践与思考,现总结出以下几点。

一、趣味导入、激活课堂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堂课有一良好的开始那就意味着成功了一半了。趣味性的导入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可以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来。 信息技术老师应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信息处理的优势,结合课堂教学实际,通过观看视频、师生游戏互动、图片展示、故事导入等多种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教学中。

二、精讲释疑、深入浅出

有效的课堂导入后,学生兴趣浓、学习积极性高,这时就应“趁热打铁”讲课了。对于信息技术理论课,教师应从课堂组织、教学语言、教学素材与资源等方面入手,教学资源的选择应尽量贴近学生生活,然后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加工处理,从而缩短理论与实际的距离,复杂的理念简单化,抽象的内容形象化,模糊的概念清晰化,从将知识通过教学课件再运用形象的比喻等方法直观、生动地展现给学生。在理论课讲授时,要突出重点,精讲,化解难点,释清疑点。教学过程应注重教学语言,有时机智、幽默的语言能够很好地活跃课堂气氛。

三、有效教法、因材施教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信息技术实践课着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这就要求教师要转变教学方法和策略,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核心。但在教学过程中有的学生基础较好,了解一些软硬知识且具有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有的学生则基础较差,甚至从没有实际操作过计算机,面对学生个体的差异及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教师可采用分层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和合作探究法来进行教学。

(一)分层教学法

分层教学是以学生编组为基础,教师的分层备课为前提。学生编组则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知识基础、思维水平等因素;教师则要“吃”透大纲和教材,并确定出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要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能力为目标”的教学宗旨,让所有学生都能学习,都会学习,保证分层教学目标的落实。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地对学生进行指导,这样学生既能够更快地掌握知识,教师也能够能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学生。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顾名思义就是给学生安排学习任务,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掌握将要学习的知识。任务驱动教学法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还可以促进学生探索精神与协作精神。任务驱动教学法应以校园网为依托,学生访问校园网既可以获取大量的教育教学资源,又可以避免因访问因特网所带来的诸多问题。在给学生安排任务时应考虑教学目标、学生的具体情况、难易程度、任务量等内容,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来制定相应的学习任务,同时,任务的设置应具有开放性,给学生发挥自我创造力、想象力的空间。

(三)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法

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法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合作精神与创新思维,与以上两种教学法具有异曲同工之妙。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法是建立在学生课前预习的基础上,由教师进行指导、提出学习要求、学习目标与学习方法,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及时跟进,指出学习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先由学生自己解决,如果未能解决,则由其他同学予以讲解或小组共同解决;如果得以解决,则在小组讨论时与其他同学分享问题解决的方法,最后由教师进行点评。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法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主动思考、积极实践的习惯,形成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风气,从而可以很好地提高教学效率。

四、有效评价、积极引导

有效的课堂评价可以给学生以启发、激发学习兴趣、激活学生创新思维与探索精神,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堂评价方式主要有小组互评、同学互评、教师点评。小组互评可以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团结协作精神,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集体凝聚力。同学互评对于学生来说更容易被学生接受,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乐于助人、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精神。教师点评是最重要的一种有效评价方式,教师点评首先应具有真情实感,多给予学生积极肯定的评价;其次,应具有灵活性,根据学生的性格、知识水平等因素给予不同方式的评价,多鼓励学生;再次,评价应具有引导性。使学生能够发现学习过程所存在问题与不足,引导学生逐步解决问题。

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教师应把握好教学中每一个细节,多读一些教育教学专著,不断地反思与改正,就一定能够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学生的信息素养、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创新与探索精神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上一篇:我是这样上欣赏评述课的 下一篇:思想品德课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