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分析与技能需求评价驱动的档案专业培养体系优化策略

时间:2022-08-17 06:38:37

就业分析与技能需求评价驱动的档案专业培养体系优化策略

[摘 要] 档案在我国科技与经济建设过程中,起着忠实记录、参考借鉴的作用,是国家战略资源的核心构成,从事档案专业的人员,应该是国家重点培养的对象。论文以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档案学专业为研究对象,分析该专业从2008年到2015年的就业数据,研究转变原因,并根据企业需求,构建涉及档案基础技能、专业技能和拓展技能的企业需求层次指标体系。根据就业与需求指标,审视现有专业培养体系,进行优化,从而培养更适用需求的档案专业新人才。

[关键词] 就业分析;需求评价;指标体系;体系优化

[中图分类号] G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0037(2015)08-46-6

Optimation Strategy on Archival Majors’Cultivation System Driven by Employment Analysis and Skill Needs Assessment

Yang Jiayi

(Zhengzhou Institute of Aeronautical Industry Management, Zhengzhou, 450015)

Abstract:As the core constitution of National Strategic Resources, Archives faithfully recorded and servedas the reference in the course of technology and economic construction in China. Therefore, personnel staffs ofarchival majors should be the main training objects of the nation. With archival majors inZhengzhou Institute of Aeronautical industry Management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employment data from 2008 to 2015 are collectedand analyzed to investigate the causes of change. Moreover, index system of business demand level involving basic skills, professional skills and expanded skills of archival science isconstructed according to businessneeds. According to employment and demand indicators, existing professional training system is examined andoptimized in order to cultivate more new talents of Archival majors to satisfy the needs.

Keywords:employment analysis; needs assessment; index system; system optimization

档案专业是一个小众专业,目前全国只有三十多所学校开设,但档案在我国科技与经济建设过程中,起着忠实记录、参考借鉴的作用,是国家战略资源的核心构成,档案专业应该成为国家重视的专业,从事档案专业的人员,应该是国家重点培养的对象。论文以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档案学专业为研究对象,分析该专业从2008年到2015年的就业数据,研究转变原因,并根据企业技能需求,构建涉及档案基础技能、专业技能和拓展技能的企业需求层次分析指标体系。根据就业与需求指标,审视现有专业培养体系,进行优化,从而培养更适用需求的档案专业新人才。

1 档案专业就业数据分析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档案专业成立较早,是河南省仅有的两个档案专业之一,年招生四百人左右,(含建筑工程档案管理方向和专升本),其就业数据具有代表性。

通过调研,该专业从2008年到2015年的就业情况发现,其主要的就业方向为单位办公室8.25%,企业档案管理部门12.875%,各航空集团、研究所等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部门18.875%,考取研究生12.625%,档案服务的各公司15.5%,考取公务员2.25%,其他非档案管理岗位29.625%。该专业2008年到2015年,就业方向情况变化如图1和表1所示,而各就业方向,从2008年到2015年的变化,如图2所示。

图1中,横轴为年度,纵轴为比例,各柱体为就业方向。可以看出,在2008年,就业去向最多的是事业单位的档案部门和企业档案部门,但是,这两个就业方向的比例逐年下降,2009年非档案岗位的比例超过事业单位档案部门,2014年,考取研究生的比例也超过了事业单位档案部门,自2014年,从事非档案岗位和考取研究生的比例成为最高的就业方向。

图2中,横轴为各就业方向,纵轴为比例,各柱体为2008-2015年度信息。其中,在各单位办公室工作、各企业档案部门和档案服务公司就业的比例略有下降,但变化不是很大;在事业单位档案部门下降比较多,接近10%。考取公务员的比例,本来人数就不太多,现在变化也不大,但也在下降;考取研究生和在非档案岗位工作的比例逐年增加,增加比例接近一倍。

2 就业方向变化剖析

根据上述数据,分析就业去向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如下3个方面:

2.1 就业政策拓宽就业领域

档案专业的学生,2010年左右,就业集中于事业单位、国企的档案部门,大约在2010年以后就业方向比较分散,表明市场经济规律同样适应于专业针对性较强的档案专业,专业对口观念有所淡化,多向就业,多向选择的就业政策,拓宽了档案专业学生的就业领域,这一点可以从图2中,非档案岗位的就业比例逐年增加中获知。而且,自2011年开始,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信息科学学院,与工业和信息人才交流中心,联合举办信息技术培训,每年都有5名档案专业的学生参与,最后从事信息系统开发工作,占培训人数的58.14%。虽然该校此专业招生为文理兼收,但主要以文科为主,但经过专业培训和技能培训,也可以从事纯粹的理工科的工作。

2.2 档案岗位特点与扩招加大了对口就业难度

与其他行业相比,档案岗位具有稳定性、长期性等特点,不管是事业单位还是企业,与档案管理相关的岗位较少,如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专职管理全校档案的档案科只有两人,专职负责学生档案的教师1人,兼职管理教师档案的1人。职工工作最短的16年,最长的30多年,自作者进入该单位工作到现在没有新职工增加。但是,档案招生人数每年却在增加,比如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的档案专业,以往一届学生只有档案专业2个班级80人和专升本1个班30人左右,但这几年来,不但增加了一个新的方向――建筑工程档案管理方向,而且档案学专升本的人数剧增,2015届档案相关毕业生达到300余人,人数增加了三倍。郑州大学的档案学本科专业,2012级录取30人,后转专业2人,剩余28人,2013级录取35人,2014级录取40人,人数在三年内增加了三分之一。因此,档案岗位特点与近几年的档案专业人数增多,加大了对口就业难度。

2.3 企业档案管理工作专业意识不强

据调查,目前只有中大型的国企和事业单位,在招聘档案管理人员时,才有限的考虑档案专业的学生,比例非常低。而且,近几年来,招聘的档案专业的学生,不但要负责档案管理工作,还要从事文员、行政管理、图书室(馆)的管理工作[5]。据了解,中航工业郑州某公司2015年招聘的两名档案专业学生,还要进行和企业主要业务相关的技能培训。这对档案学专业的学生来说,虽然是一个有利的现象,但大多数企业的档案管理人员,多数由其他人员兼任,比如文秘专业。随着数字档案管理等新技术的发展,虽然对这些非档案专业人员提出了更大的挑战,但通过培训和学习等,基本上能满足简单的管理要求,因此,并没有专门为此去招聘档案专业学生,这就造成档案管理工作中,档案专业的人员比例很低,而档案专业的学生,专门从事档案管理工作的人员比例也很低,这反映了在目前绝大多数企业中,档案管理工作专业意识不强。

2.4 提高学历、改变专业方向成为缓解就业压力的新途径

在图2中,考取研究生的比例增加了一倍多,从7.3%增加到17%。而在对该校此专业大三学生的调研中,发现有接近二分之一的学生在准备考研,了解其考研动机和方向,居然有不少学生认为目前所学知识不够,希望通过提高学历来提高就业能力,希望通过改变学习方向,来改变知识结构,从而能更好地就业,说明提高学历、改变专业方向的目的主要是缓解就业压力。

3.技能需求层次指标体系构建

3.1 技能需求架构

企业对档案专业的技能需求比较多,但主要包括基础技能架构、专业技能架构、发展能力架构三个方面,因为档案工作比较烦琐,且需要耐得“寂寞”,因此,需要增加工作情商技能架构。

基础技能架构应该是所有专业都应该具有的,也就是综合素质,包括沟通技能、组织技能、学习技能等,对于档案专业来说,更包括文书写作技能。专业技能架构主要是企业、单位对大学生在完成具体档案业务方面的技能需求,这也是培养体系优化的重点方向,而且随着环境的变化不断改进。发展技能架构则考虑大学生工作后的发展,是迅速提高业务能力、职务职称的关键,包括创新技能、职称规划技能等。工作情商技能架构主要包括思想品德、个人修养、工作作风、协作意识等。

3.2 技能需求层次分析指标体系

根据企业技能需求架构,在遵循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的情况下,最终确定一个具有1个一级指标、4个二级指标和25个三级指标的技能需求层次指标体系,如表2所示。

3.3 基于评价体系的分方向技能需求

专业技能需求是专业培养的重点,根据上述指标体系,通过到单位人力资源进行实地调研、对已经毕业的学生进行问卷和电话跟踪、访谈高校从事就业管理工作人员等方式,获得各就业方向的专业技能需求如下:

3.3.1 单位办公室

档案学专业的学生,应聘到各单位,从事办公室管理工作,其实主要是办公室文员的岗位,因为企业认为档案学的同学,具备了办公室工作的基本素养和技能需求,且不少企业并没有为企业领导配备秘书,因此办公室文员也经常需要写一些公文。该岗位与档案相关的工作职责和技能需求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单位文件的起草撰写、文件收发、资料整理、文档的归类、印章的使用和保管等行政工作;二是添购办公设备、办公用品的计划编制和申购手续工作,办公设备、办公用品的发放使用的管理;三是企业员工的入职、请假、调动、辞职手续,全面负责员工考勤工作;四是企业员工人事档案材料的建立、完善。

3.3.2 企业、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

此方面的工作技能需求,符合学校的培养方案,尤其是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此专业学生的培养方向主要为科技档案管理,这也是虽然就业比例降低,但依然是主要的就业方向。在此方向,除了传统的文件材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工作和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登记、统计、检索等基础工作之外,现在还要求具备档案安全的保障能力、档案数字化与信息化工作等新的业务技能[2]。

3.3.3 公务员和事业单位

近几年来,各级别政府、事业单位招收档案专业的公务员和职工的比例略有下降,但档案专业的学生,可以考取与专业相关的其他岗位,准备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考试的学生比例,仅次于考取研究生的同学。档案专业的学生,除了考取各级政府和政府职能单位、档案局馆的档案管理人员之外,还可以考取上述单位文职人员。这些学生,除了本专业的理论知识之外,还需要掌握《宪法》、《档案法》、《保密法》、《信息法》等涉及自身工作的法律条文,甚至包括公务礼仪、国际政治、军事、经济形势等课程。考取事业单位的学生,还要熟知文书学、秘书学等相关课程[3]。

3.3.4 档案服务公司

档案服务公司是这几年新兴的从事各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档案整理业务的公司,具体工作主要包括8个方面:①文件与档案管理技术咨询、交流;②文秘与档案人员实用技术传授服务;③档案馆、室信息化、智能化建设;④工程文件编制与档案整理;⑤档案工作达标升级业务指导;⑥各种文件与档案数字化技术服务;⑦文档管理软件开发与技术支持;⑧文档用品与设备销售等。这些企业招聘的学生,除了档案相关技术外,还注重学生的打字速度,要求工作仔细认真,严谨周到,但因为大多数工作主要是档案数字化,所以待遇不高,且需要经常长期出差,因为人员流动性比较大。

考取研究生和从事非档案岗位的学生,则根据学位方向和岗位的具体技术要求,有不同的自我学习和培训内容。但经调研发现,在这些非档案岗位中,只有极少部分学生从事有技术含量的工作,其他人员主要集中在人事专员、销售代表、客服专员、各级助理等方面。

4 档案专业培养方向剖析

4.1 档案就业市场逐渐广阔需要全面人才

近几年来,国家和各单位对档案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不但要求高级别大规模的企业应该拥有更加完善的档案馆、室,而且要求政府部门也加强档案力量,发挥档案作用。除了传统的编史修志之类的工作外,认为在民生政事决策、科学发展观建设等方面,也可以发挥其重要的凭证和参考作用。2008年5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明确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在国家档案馆、公共图书馆设置政府信息查阅场所,并配备相应的设施、设备,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获取政府信息提供便利”、“行政机关应当及时向国家档案馆、公共图书馆提供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这些要求需要档案人员除了具备传统的档案技能外,还需要掌握信息收集、分析和挖掘能力。

4.2 档案管理技术日新月异需要新技能

档案信息化和数字化的普及,不仅仅包括传统档案的二次加工,还包括档案建立伊始的数字化;数字档案整个生命周期的管理和安全要求,需要具备信息管理、安全管理知识的档案人员,甚至还需要具备硬件技术、软件技术、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从档案的多媒体展示到新媒体展示和全媒体展示,又需要档案人员具备较强的数字档案使用技术[4]。上述技术不但对档案管理人员提出技术挑战,对档案专业的培养方案、培养环境也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和要求。

4.3 档案服务功能提高需要

现如今,档案除了传统的参考和凭证作用之外,在服务社会、服务民生方面,也开始发挥积极的作用。有价值档案的整理;民生档案的有偿或免费提供;社会保险业务档案、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档案、农村五保户供养档案、民事诉讼档案、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档案、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档案等群众关切的档案服务等工作,内容多且杂乱;档案主动服务、上门服务、全面服务等理念的提出等等,都体现出档案工作的社会化服务功能越来越强,分工越来越细,所提供的服务越来越专业,这就要求档案人员不但“术业有专攻”,而且还要具备较强的组织能力、社交能力和工作热情[5]。

5 档案专业培养体系优化

根据上述研究,提出就业分析与企业需求评价驱动档案专业培养体系优化策略

5.1 就业需求驱动的培养体系优化

除了传统的档案学相关课程之外,应该建设少部分符合就业需求的课程,直接面向就业单位,减少就业单位在招聘之后的继续培训时间,提高毕业生的实际“上手”能力。根据往年就业方向和就业前景与趋势分析,应该设置三个新的课程模块:

5.1.1 办公自动化模块

此部分在原有课程体系中,仅包括大一时设置的48个课时的计算机基础,而且学习内容比较多,考试也为理论考试,学生难以提高,而且不少高校和专家甚至认为,目前的电脑普及率比较高,这方面的知识学生早已经自学了,从每年指导毕业生论文中可以看出,其实此方面的能力,各个专业的学生都比较差。

5.1.2 电子商务模块

随着“互联网+”和双创的提出,不少档案学专业的学生,将电子商务作为创业的方向,这不但是毕业之后的选择趋势,不少在校生也在课余兼职。但主要因为选择方向不清晰,跟风随大流的思想占据主流,所以失败较多。

5.1.3 社交能力培养模块

不管是从事档案管理工作还是文员行政工作,现在的档案管理都提倡“走出去”、主动服务,这就要求档案管理人员需要具备较强的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这不仅需要学生自己在学校里参加社团当班干部培养,更需要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指导,增加针对性。

5.2 技术发展驱动的培养体系优化

档案数字化和数字档案已经成为档案管理的主流工作,在现代档案管理的收集、传输、加工、存储、维护和使用的所有阶段,都充分需要技术支撑。这需要增加三个方面的课程模块:

5.2.1 数字档案加工课程

数字档案的加工,不仅包括简单的扫描处理,还包括对加工内容偏斜度、清晰度、失真度等的质量处理,对影响内容的杂质进行去污处理,对蓝图的消蓝处理,对大幅档案的拼接处理,对影像、动画档案的采编,对实物档案的智能3D处理等。

5.2.2 数字档案安全管理课程

安全管理涉及加工的安全、存储的安全和使用的安全。主要需要学习备份技术、加密技术、确认技术、访问控制技术等相关课程。

5.2.3 数字档案使用技术

如今,数字档案的使用,不仅包括在电脑上阅读,还包括在专门的档案阅读器上使用,展示的形式,除了平面展示,还包括以多媒体、全媒体等技术支撑的立体展示。

5.3 网络学习模块优化策略

目前,网络上的学习资源比较多,但针对档案专业的资源较少,能够进行学习和考核的平台更少。福建省档案干部培训中心研发了福建省档案专业人员继续教育网络学习平台(http:///),主要面向已经工作的档案人员,还开发了手机端,值得借鉴。

上一篇:我国干细胞领域研究状况的计量分析 下一篇:提高职教英语教学中学生『抬头率的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