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农业科学信息分析的学科服务实践研究

时间:2022-08-18 10:58:04

基于农业科学信息分析的学科服务实践研究

[摘 要] 本文选取农业科学文献为研究对象,利用Citespace软件进行引文分析。分析了引用文献期刊来源及所属类别,对期刊影响引子和国别进行统计,统计引用期刊论文的出版年;绘制引用文献的时间序列图谱,展现农业科学的研究热点;分析引用频次最高的文献内容,得出该领域的研究基础。通过引文分析得出有效的数据,指导我馆开展学科服务。

[关键词] 农学;Citespace;知识图谱;学科服务;学科馆员

开展学科服务是高校图书馆的工作重点之一,是实现图书馆存在价值、提升在用户中影响力的有效方式。学科服务发展到了嵌入式服务阶段,嵌入科研、院系等,无论发展到那个阶段都需要了解用户的需求。发现用户的潜在需求、了解用户的信息行为是有效开展学科服务的基础。本文就是通过对农业相关文献的引文分析,得出农业科学的发展基础和研究热点,掌握服务院系所需的信息,提升学科服务质量。

1 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1.1 数据来源

本文选择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SI)研制的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的科学引文数据库(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作为研究样本数据来源,时间跨度为2010-2014年,数据库最后更新日期为2014年9月12日。以“agronomy or agriculture”为关键词进行主题检索,共得到文献20 209篇,选择“PEOPLES R CHINA”精炼,共得到2 145篇相关文献,其中期刊文献1 959篇。对这次精练结果进行统计,按国别相关研究排名前十的国家如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中国排名第二。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人均资源相对不足,国家比较重视农业的发展,我国在SCI中的农业相关文献的发文量比较高。

1.2 研究工具及方法

数据分析工具Citespace是美国德雷克塞尔大学(Drexel University)的陈超美博士基于Java编程语言开发的一种多元、分时、动态的应用程序和可视化软件[1],有助于分析某一科学领域的研究进展和研究前沿及其对应的知识基础,CitespaceⅢ是最新版本。

本文主要运用文献信息计量学方法分析,注重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利用聚类分析法、引文分析法揭示农业这一领域的研究基础和研究前沿。从而发现用户的潜在需求,使针对农学院的学科服务有的放矢。

2 引用文献分析

2.1 分析引用文献期刊及所属学科

对得到的2 145篇文献的参考文献进行引文分析,所有参考文献均来自1 995种期刊。选排名前20种期刊进行分析,利用JCR数据库统计这些高频次引用期刊的影响因子及其所属学科。引用频次排名前20种期刊所属的学科主要是综合、农业、环境为主。多学科综合期刊共计引用频次1 804,占29.9%;土壤归属到大类农林学科,农学共计2 411,占40%;环境1 565,占25.9%;其他占4.2%。多学科期刊也涵盖农业学科,环境科学也有与农学相交叉的。排名前20咱期刊中有8种是来自荷兰,其中有6种是Elsevier期刊,两种Springer出版。美国和英国分别有6种期刊。

根据中科院对SCI期刊的分区,上述期刊基本都属1、2区的,在该领域属于高影响因子的期刊。

2.2 利用citespace统计引用期刊所属类别

citespace按catalog类别进行统计,共计划分74类。农业学科,引用频次占24.59%,分类设置有所不同,有些交叉学科比如药学、林学、营养等没有归属大类。

2.3 引用期刊论文的出版年

引用期刊的出版年时间跨度86年(从1931年至2014年),1931年出版的J POLIT ECON期刊,引用频次22。出版年越近,引用的数量越多,2000年后出版的占70.97%。

2.4 共引文献分析

共引分析是引文分析的一个重要内容,利用Citespace共引分析统计,共计生成174个节点,297条连线。通过时间轴实现的文献时间序列图谱,图中列出了近几年的研究热点,可依此来分析判断农业科学这一领域的研究前沿。

图中所列出的前10领域:①origin(起源),②wheat-maize(小麦、玉米),③ food production(粮食生产),④ methane(沼气),⑤ adaptation,⑥ emerqy(能值),⑦hit-rate contamination(污染点击率),⑧irrigation requirement(灌溉条件),⑨chinas agriculture(中国农业), ⑩ammonia-oxidizing archaea(氨氧化古菌)。

共引文献的被引频次越高,说明该文的内容越有价值,对该领域的贡献越大,是该领域的研究基础。通过对共引文献的分析可以提示农业学科的研究基础。上表中引用频次最高的是中国农业大学的植物-土壤相互作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巨晓棠等发表的题为“Reducing environmental risk by improving N management in intensive Chinese agricultural systems”,该文发表在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上,2009年出版[2]。至2014年10月,该文共被引370次。排名第二的是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的朴世龙教授,他于2010年发表在Nature杂志上的The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 on water resources and agriculture in China[3]。该文在SCI中的被引频次是286。排名前十的文献作者国别:1-3,7中国农业大学;4-6美国;8英国;9-10中国科学院。从中可以看出中国在这一领域有很深的研究基础,发文年代较新,这些人可以看作是该领域的领军人物。

上一篇:新媒体与科学技术传播 下一篇:郑州黄河湿地生态旅游开发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