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字图书馆建设

时间:2022-08-17 06:36:33

浅谈数字图书馆建设

[摘 要]通过对传统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服务与效益的对比分析,阐述了各自的利弊,讨论了数字图书馆的特征,提出了电子图书馆所需人才的标准。

[关键词]数字图书馆;建设;人才

数字图书馆是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国家信息基础水平的重要标志,数字图书馆的建设需要一批热爱图书馆工作的管理人员,不仅要具有图书馆管理知识,更重要的是懂得现代化数字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及其操作。数字化图书馆的技术要求不仅需要良好的硬件条件,更要让此条件符合开放式、服务模式。为此,要建设数字图书馆,就要培养人才、留住人才,形成符合未来图书馆发展要求的人才梯队,这是实现数字化图书馆的先决条件。

一、图书馆服务方式的转变

(一)传统图书馆无偿服务向数字图书馆的有偿服务转变

图书馆服务是以保障人们受教育的权利为前提条件,并向人们提供新的学习场所。19世纪以后,逐渐确立的图书馆服务原则,在图书馆环境发生激烈动荡的形式下开始动摇,即关于有偿与无偿的问题。随着数字化技术在图书馆的广泛应用,该问题表现的越来越突出。主要是增值信息服务应运而生。作为传统图书馆服务的内涵是为读者提供一次书目文献的流通借阅工作的基础服务和读者提供二、三次文献的情报服务与参考服务,在本质上对读者进行无偿服务应是责无旁贷的。但是在信息爆炸的今天,图书馆根据用户的需求,利用现有的人才智力及丰富的馆藏资源、组织、开发相关信息产品,不仅可以提高服务质量,更主要的是可以满足读者的各种特殊的信息要求和知识需求。因此不能一概而论图书馆对读者的有偿服务。传统的无偿服务与现代化要求的有偿服务的有机结合将有助于促进图书馆实现服务形式现代化和服务质量现代化。

(二)传统图书馆有偿信息向数字图书馆的有偿信息转变

大量有关技术革命的文献表明,外界信息多样化是技术革新得以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开展信息服务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今天信息服务的价值与效益日益受到社会的接受和认可,而应对信息时代的挑战,图书馆只有从事信息开发与增值服务才能取得实效,并获得社会的回报,这也是未来图书馆发展趋势之一。

作为图书馆管理人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寻求可利用信息。虽然信息资料可以快速复制,但很大一部分是毫无价值的信息,加工、提取信息的目的是为了读者的需求,有针对性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也是图书馆本身职能之一。(2)寻求信息的动机。研究信息服务价值与价格之间的关系,在传统馆与数字化馆并存的时期内,确定一种既不能有损图书馆利益,又能让读者接受的信息标价是图书馆管理人员必须切实考虑的问题。

二、数字图书馆的特征与目标

(一)数字图书馆的突出特征是计算机和通讯技术被应用在图书馆信息加工、处理和服务各个环节上

从以单机处理为主,缺乏大规模的自动信息处理的能力,逐渐发展到采用集成式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建立图书馆网络,实现信息采集、编目、流通、查询、咨询服务、管理和远程公共联机检索目录的计算机化和网络化,在保存、检索和开发信息的过程中,更加广泛地使用电子媒体。在电子图书馆时代,无论是联机检索系统、光盘检索系统和图书馆网络都是以局域网技术为主,网络建设以一个或若干图书馆专业网为主,因此处于一种相对封闭式的网络环境。

(二)图书馆的数字化是当今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数字图书馆是为读者提供一个局域或广域网络环境,使读者可以最大可能获取所需信息,并采用电子技术去开发利用信息资源,形成书目信息、文献索引、文献摘要及其它各类数据库和资源库等。其表现特征为计算机作为支撑手段,电子通讯作为利用手段,光盘存储技术等新技术作为服务手段,电子处理方式作为咨询手段。

图书馆建设必须以建立丰富的数字资源库为基础,否则要实现数字图书馆就是一句空话。各类型图书馆应针对本馆实际情况,将本馆馆藏资源数据化,建立具有本馆特色的数据资源库。数字资源库中包括中文数字资源群引进国外的专题数据库。通过相接的网络系统实现大部分地区图书馆文献资源的联机采编和馆际间互借。

三、数字图书馆建设的需求

数字化图书馆需求复合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又称通才,是指发展比较全面,知识阅历、活动领域比较宽广的人才。图书馆复合型人才知识结构除了具备一定层次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外,还必须具备与未来图书馆工作紧密相关的计算机知识、外语知识、文献管理等知识专业知识。

(一)计算机知识

21世纪计算机和广泛普及,要求图书馆工作人员必须在计算机理论、操作、维修、软件研制开发等方面有一定的知识量,使计算机成为得心应手的工具,在文献信息管理、开发及信息网络建设等工作中发挥作用。

(二)外语知识

国际间的交流与协作将日益频繁,各类型、各语种的文献随之大量产生。图书馆复合型人才不断丰富自己的外语知识将成为必然。应当提倡和支持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学习外语,有计划组织职工进行在岗培训。对已经具备了外语水平的复合型人才还应从中选出有培养前途的送到高等院校深造,鼓励他们学习掌握第二外语或第三外语。

(三)文献管理知识

学过图书馆学的和没学过图书馆学的在图书馆工作中就是不一样,这是许多图书馆长在用人上的共同体验。作为未来图书馆复合型人才,必须系统地掌握文献信息管理学知识,不论是基础理论、应用理论还是逐渐产生的新的理论,都应很好掌握并不断补充学习。专业知识是复合型人才提高服务层次的主要条件,特别是从事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和文献信息开发等岗位上的复合型人才,只有掌握某一方面的专业知识,深入到文献的具体内容中去,才能成为某一特定专业文献信息和相应专业读者之间的中介和纽带,为读者提供广、快、精、准的高质量服务。

进一步讲,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高素质人才。数字图书馆工作要求管理人员具有较高学历和专业素质,需要掌握多方面知识结构的人才,如计算机网络信息加工与管理知识产权与保护图书馆运营与管理等方面人才。图书馆只有培养出这样的高素质的人才方能保证数字图书馆持续不断地顺利进行。

总之,技术是为学术及科研、社会机构服务的,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必将会给图书馆带来更新的变化、更多的契机。图书馆要致力于一切技术手段的开发与利用,利用新技术来改进信息处理和服务,使现代技术与图书馆的使命、组织机构、用户需求、经费等有效地融合在一起,以发挥更广阔的作用空间。

参考文献:

[1]安淑兰.关于数字图书馆问题的探讨.现代图书情报技术,1997(2).

[2]张东.世纪图书馆需要复合型人才.中国图书馆学报,1997(3).

[3]杜宝娟.试论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1(4).

[4]娄建石.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上一篇:胥溪五堰兴废中的废坝与护坝之争 下一篇:数字环境下的图书馆资源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