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构建“和谐校园”发力

时间:2022-08-17 04:30:12

为构建“和谐校园”发力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有着“亚社会”称谓的中国高校,作为“十一五”期间为我国和谐经济社会的构建提供高科技智力支撑和高素质人才支撑的独特的重要区域,承担着全力铸造和谐校园重要一环的历史使命。校报作为高校的主导媒体,无疑在这一伟大而重要的进程中担负着营造舆论环境、新闻事实、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作用。校报迄今已是有着110余年历史的老报,在当代传媒理论研究与改革创新颇具成效的今天,校报只有积极发力,鼎力推动新闻理论研究与新闻传播方式和观念的创新,才能在积极构建和谐校园的进程中真正发挥其新闻传播的功能,对“和谐校园”产生积极而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影响。

第一,主导媒体的地位与正面宣传的方针不可动摇。

校报是社会主义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浩浩荡荡的新闻传播大军中一个重要的行业方阵。社会主义高校的重要性无疑同时决定了主导媒体校报的重要性。因而,要为“和谐校园”的构建发力作贡献的校报,首要应是体现它的新闻传播具有坚定的党性。坚定的党性在校报上的体现,首先是应在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才培养方面紧紧把握住宣传马克思主义,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在提高师生员工的政治思想素质等方面的不可替代的舆论引导力量。校报在新闻传播的实践中,应积极引导舆论,交流信息,弘扬与褒赞社会主义新风与新人,传承与繁荣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担当起全面营造推进和谐校园进程的舆论氛围的重任,要牢牢把握引导师生员工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与世界观的方向,杜绝消极与颓废的言论,杜绝以“探讨”为名,玩弄“高雅”而实质兜售自由化倾向的言论。这样,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校报才能不辱使命,也才有了尊重新闻宣传的内在规律和提高新闻传播水平和效果的坚实基础。

第二,以质取胜,高举深度报道的旌旗。

深度报道是一种立体式的新闻传播方式,它强调和要求多侧面、深层次、综合性地把握和揭示新闻事件的过程,以及新闻事件与所在区域的种种关联。深度报道的特点是以质取胜,它能够弥补校报(多为半月报)时效性不强的弱点,扬长避短,充分挖掘当代校报的优势特征。校园网迅捷,不如校报承载的内容多、视角广;校园广播有声,不如校报文本的可视性与流传性;社团刊物眼花缭乱,但不如校报的权威性精确性公正性。正是这些优势,校报的深度报道才具有广阔的空间与时间,也是校报发挥党报优势的重中之重。深度报道从某种意义上说还是新闻的延伸,是一种对新闻素材深层次的开拓,它往往附着在重点言论、重点报道(人物和事件)上,是对新闻精髓的立体挖掘,而不是仅仅给受众五个“W”。校报在推进和谐校园的进程中的深度报道应注意的是:一要加大言论的力度与深度,根据校报普遍开本小的特点,多登常登精登结合时事与中心工作、受众关注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的短小精悍的短评、时评,以阐明事理,沟通受众,发挥强有力的舆论导向功能,发挥好耳目喉舌和桥梁纽带的作用。二要让新闻的“重武器”通讯占据版面。通讯是一些校报传媒的弱项,而通讯恰恰是最能凝聚时代背景、时代特点、时代精神、时代风貌,对受众具有强大震撼力的新闻体裁。在当代高校,校报的通讯笔触首要关注“教书育人”、“科教兴国”的员工,关注勤奋好学、逆境中不坠青云之志的莘莘学子,关注科技自主创新为社会服务的先进群体,关注在管理、服务与育人中体验出的科学性、节俭性、高效率和以人为本的种种亲和力。三要坚决杜绝校报“文件的复印机、旧闻的加热器”的呆板形象,这样办报无疑最省力并不担责任,但这是对新闻资源的极大浪费。在校园网覆盖面极广的今天,许多不具保密性的文牍都可挂在网上,实现高校真正意义上的“无纸办公”。校报要追赶社会媒体的改革步伐,加大新闻改革的力度,真正掌握受众喜闻乐见的新闻传播方式,探讨新闻传播的艺术与技巧,让校报的新闻活起来深起来实起来。只有这样,校报才能在构建和谐校园的进程中,真正以新闻的力量,整合广大师生员工的认知和行为,真正汇聚起师生员工构建和谐校园的群体能量,不断提高校报的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不断提高校报的社会影响力。

第三,面向基层,贴到实处,塑造“和谐”。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原则是对新闻本源的最集中最朴素的阐释,是指导校报在构建和谐校园、整合新闻资源、创新报道形式、提高传播效果进程中的纲领。真正剖析一下校报,我们发现,一些校报在新闻的传播形式上存在着“浮、浅、单”的态势,这正是违背落实“三贴近”的原则之果。在构建和谐校园的新闻实践中,一个称职的新闻工作者应脑勤、手勤、脚勤。新闻要上来,记者要下去,采访永远是记者的“吃饭家伙”和看家本领。校报的“三贴近”不能只停留在对重要会议的报道上,应加大以下层面贴近的力度:从教师层面,要贴近到课堂教学、科技创新、科技服务、教书育人、科研团队等方位;从学生层面,要贴近到课堂、寝室、社团活动、党团教育、勤工助学、奖学金和助学贷款等方位;从管理层面上,要贴近到学生工作、教务管理、食堂、医院、学生社区等方位,这些真正贴近师生员工的方方面面应是校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新闻素材的源泉。这些层面的新闻,真正具备了新闻的及时性、显著性、重要性、趣味性,对于校园新闻传播的客观规律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和谐校园以人为本,只要坚持“三贴近”的报道原则,校报就会突出“以人为本”的报道,突出对校园新闻受众主体的报道,突出校园优秀人文精神的报道,真正达到新闻的人民性与和谐校园的人本性在新闻报道中的一致性的完美融合,为推动和谐校园建设的进程而显示出新闻的威力和魅力。

(作者为郑州轻工业学院校报编辑部主任编辑)

编校:施宇

上一篇:突破媒体变局的拐点 下一篇:思想工作的“望闻问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