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中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2-08-17 03:56:42

浅谈农村中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

【摘要】作文,是语言的积累,是学生语文综合学习能力的一种体现,在教学中是至关重要的。能否运用自己的能力水平写出一篇出色的文章,决定着一个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语文教学中应重视作文教学,重视学生的语言积累,重视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

我是一名农村语文教师。相对于城市,无论哪个方面的条件,都是有一定的局限的。学生无法借助图书馆、阅览室、网络等方式了解更多的知识,所以说,农村孩子的知识面是比较窄的。就从我所带的农村中学生写作看,学生的作文兴趣呈现出相当明显的冷淡趋势。许多同学讨厌作文,对作文没有兴趣。为了使学生愿意写作、乐于写作。我认为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其次要扩展学生的写作思路,然后养成阅读的习惯与写作的方法,自觉地积累生活素材,把它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最后作为农村学生要学好普通话,避免方言误导学生的表达能力。

【关键词】激发兴趣 题材 方法介绍 培养阅读习惯

作文作为一项理论性、创造性、实践性很强的活动,凝聚了学生语文学习中的一切知识,是学生语文学科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但是就目前来说,所有我们农村孩子的作文教学,像一台赛车跑道上的拖拉机,虽然在同一起跑线上,但由于条件的限制,因而被城市的作文教学远远地抛在后面。张志公先生曾经说过:“语言教学在普通教育过程中恐怕算得上一个‘老大难’问题,而作文教学恐怕又是语言工作中的一个‘老大难’也就是说作文教学是‘老大难’中的‘老大难’”。一点儿都没错,作文难教,作文难写,几乎成为我们农村小学师生及家长的共同难题。 经我这些年在作文教学中的经验及对学生的各个方面的分析可以得出,学生,尤其农村学生在作文写作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学生对写作文毫无兴趣可言。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在学生的学习中,兴趣有着定向和动力作用,学习兴趣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基础。激发起了兴趣,学生学习就会积极主动,学得轻松而有成效。对,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是学习最好的老师。而在大多数学生的心里,写作文只是一种任务,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而进行写作,没有真情实感,也就没有好与坏之分,当然作文也就谈不上发表,使学生没有了成功的感觉,和荣誉的滋味。因此,学生对作文没有丝毫的兴趣。

第二,学生知识面窄,写作素材显得单一。

农村学校资源有限,学生知识面窄,写作素材显得单一; 而阅读是吸收,写作是表达,学生写作必须与阅读相结合。要向学生写出较好的作文,就应该拓宽他们的知识层面,增强语言表达能力,丰富他们的写作素材。平日我们常说: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学生知识面和生活的接触面都较为狭窄,如果将阅读范围仅局限于语文课本,不去了解外面的大千世界,平时无积累,作文又何以倾吐?以我所在的农村学校的学生为例: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农村中学,从参加工作至今都是在这块土地上,这里所有的孩子孩子都是农民地孩子,相对与城市孩子而言,我们的学生由于受生活环境、家庭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学生见得少,听得少,读得也少,造成知识面狭窄,生活经验少,生活内容单一。学生的生活除了校园就是家里,接触社会的机会不多。

第三,学生写作方法不当。

学生写作方法不当直接影响他们的写作;学生写作文是让他们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有意义的内容用文字的方式表达出来,并不是简单地把头脑中储存的材料搬到书面上来。可在当前的作文教学中,常常会看到学生不知怎么写作文而着急的现象,学生往往拿到作文题目时大部分学生就埋头苦脸, 都不愿意把自己所做、所想、所看说出来,更重要的是他们无法准确的表达出来。这样时间一长,在学生心理上形成一种不健康因素,那就是他们逐渐对作文失去兴趣,害怕作文、厌恶作文。这些问题严重地阻碍了学生写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积累素材,激发兴趣,加强阅读,并恰当运用语言来表述,从而逐步使学生有所为面作,提高写作能力。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也经常鼓励学生作文并不难,就是用自己的话表达自己的意思,自己对一件事是怎么做的,怎么看的、怎么想的,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的过程写出来,就是作文。不要愁眉哭脸去埋头苦写,而是先说后写。

第四,学生的阅读量少,同时无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农村的孩子,课外学习条件极其有限,这将严重阻碍了孩子们的阅读及习作能力。什么图书馆呀,网络呀等等对他们说是遥不可及的,再加上农村学生的课外读物少之又少,这将对他们的兴趣的培养造成很大的困难。我所带的班级学生家里几乎找不出一本象样的课外书籍,除了学校的书籍,学生无法了解到更多的知识,无法更大程度拓宽知识面,学生阅读量少,写作习惯的养成就别提了。当遇到一个话题时就无话可说,大多数学生也就流水账似的记录了他的相关的一些生活资料,没有感情的诉说。也难怪,本来他们回到家也就是帮家长干点活,和同伴玩耍,周末和节假日大多也只是单一的在家里度过,出门的机会也不多。因此,作文很多时候题材都是雷同的,内容题材都显得很单一。如我曾经让学生以“我终于学会了… …”为题进行作文,超过一半的学生就写了“我终于学会了做饭” 、然后“是我终于学会了洗衣服”和“我终于学会了骑自行”等几个简单的话题来进行。没有任何的新意。全班那么多的学生,内容竟然只限于简简单单的几个题材,可见学生的生活经历感受的单调、知识容量的匮乏是多么的严重。

第五,学生受语言习惯及方言的影响太大。

俗话说的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错,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没有丰富的生活经验,足够的对事物的感性认识和体验,要让学生写出具体、生动、内容丰富的文章来,对学生来说,无疑是要做“无米之炊”。同样,由于学生从小受方言的影响,写起作文来也用方言贯通一气,让人感觉一头雾水。然而他们却不知道,有些方言和书面语有很大的区别,写上去的东西也只有自己看得懂,而别人却很难理解。因此,学好普通话也是农村学生提高写作能力的关键所在,对于农村孩子来说显然也是不容忽视的。

那么,到底应该如何改变农村作文中出现的这种现状呢?我将从以下五方面谈谈我对我校孩子的作文教学方法的研究。

1 作文教学不能流于形式,要精心地创设情景,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解决学生“想写”的问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作文写作也要从最根本抓起,激发他们的写作愿望。如果孩子们没有了写作愿望,那么习作的教学目的就很难达到。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是个有主动性的人,他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的支配,强迫工作是违反心理学原则的,一切有效的活动必须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同样我们可以根据这一特点,在作文教学时一定要调动他们的写作积极性,让他们树立自信,体验成功。成功的学习体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进一步努力,从而提高学生的作文自信心。因此,在每一次作文批改时,在题目要求的前提下,都能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给予作文分数,作文中发现一个词,一句话用的好,就用红笔画上波浪线,并加以眉批,给予肯定。对写的好的及时表扬,写得较差的或不着边际的及时指导改正。同时常把一些学生写的好的作文在班上读给他们听,作简要讲评,让他们得到借鉴。并把写好的作文有机会上报参加作文比赛,以此来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其次让学生互相修改作文来激发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常人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话确有道理,我要求学生把自己第一次写的作文交给同学修改,因为学生往往自己难以发现自己的缺点,却十分容易指出别人的不足。当他指出别人的同时他就会觉得他比别人高一筹,这样既能是学生学到同学的长处,又能帮同学指出某些不足,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而且学生相互提出的缺点更容易接受。如:在让学生修改过程中,有的同学指出作文条理不够清晰,分段不够明确;有的同学指出作文中的用词不准确,欠好词好句等。

通过同学之间的修改我发现这样学生不但掌握了修改作文的基本方法,还像样的给同学的作文加上了恰当的批语,由此可见,让学生互相修改作文确实能激发学生下一次积极写作的欲望。

所以,对于农村中学生来说,他们缺乏对外界一些新鲜事物的认识,但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接触的是一个广阔的农村天地。这也是农村语文教学的独特优势。应引导他们认真观察农村的民风民俗、乡情乡貌,优美自然的山水风光,勤劳朴实、任劳任怨的农民。改革开放给乡村大世界带来的巨大变化,这些都是农村学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乡村作文素材。教师多启发教育他们,热爱农村,热爱家乡。爱,才是学生作文的源头活水。教师要引导他们多去观察,去体验,去发现。亲手去做,去尝试,将整个身心融入到农村的大千世界之中。这种种优势,只要语文老师认真利用,就可以为农村中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提供一个良好的创作天地。比如教师命题,不只根据教材或自己的生活经验,虚拟一个题目,强制学生写作。因为这样的作文课只会扼杀学生的灵感,使他们厌恶写作文。而应该根据农村学生生活环境和特色,紧靠“农”字出一些实实在在的题目,能让学生从自己熟悉和感兴趣的农村事物入手,或通过自己观察和向农民伯伯学习来积累写作素材,学生就不会觉得没有东西可写了,当然也就乐于写作了。

2 尽可能最大限度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写作素材。

相对城市的学生来说,虽然他们的学习条件远远不及城市的孩子,有动画大片看,有丰富的作文看,但是他们同样拥有特殊的条件与感悟,只是他们不以为然。如果能够养成好的生活方式与学习习惯的话,相信也会是写作能手。这边要求他们多留心、多观察、多积累。

农村孩子们的习作具有特定的素材优势。拥有美丽神奇的大自然景观,有丰富的人文底蕴,也有现代农村乡土气息,为农村的孩子提供了取之不尽的作文素材。语文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用耳朵听、用手摸、去感受、去体验、去思考,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人和事,花鸟虫鱼、风雨雷电、山山水水等。

《语文课程标准》也曾指出:“写作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教师的责任是引导学生去感知生活、品悟生活,丰富学生的个性体验”。因此,教师要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调动学生观察、思考的积极性,留心周围的事物,引导学生写熟悉的人、事、物、景,养成眼看、耳听、心想、笔记的好习惯。做到见中有感、闻中有思、勤于笔耕,乐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作文教学要将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灿烂多姿的大自然作为学生学习习作的“源头活水”引导学生深入实际、真切体验、动手操作、动脑思考、愉快参与。这样,学生的习作才会有话可说、有话能写。例如描写景物的文章,就要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的怀抱,让学生在自然中观察、体验,感悟春、夏、秋、冬四季的灵动性及景物变化特点,贮存写作素材。留心观察还应体现在生活中的每一个小细节,哪怕是一缕阳光、一滴露珠、一朵鲜花、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一个微笑,只要用心感悟,都会有与众不同的体验。同样在教学中应多注意引导学生要联系生活实际,让“习作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以学生的农村生活为基础,做到生活就是习作,习作就是生活,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培养学生做一个细心观察生活,观察身边的人、事、景,做生活的有心人。同时要教育他们养成阅读的好习惯,在阅读的时候注意积累好词佳句,注意词语句子的运用,积少成多,慢慢的,些许就会变得得心应手。

3 注重学生的写作方法的指导。

写作的主要目的在于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因此作文教学应从应试训练转移到扎扎实实的作文基本功训练上来,及时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写熟悉的事物,我尽力引导学生把日常大自然中看到的,听到的,都互相交流交流,尽量给他们一个展示的平台、有想说的话就要给说的机会。同时让他们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把自己当日最有感悟的事情写出来,最重要的是表达出实实在在的感情,而不是应付差事。这样一来,既可以锻炼他们语言表达的能力,又可以培养他们经常写作、喜欢写作的好习惯。

4 教给学生写作的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写作习惯。

要写好作文,掌握一定的写作方法是很重要的。只有掌握了方法与技巧,写作起来不会那么拘束。学习方法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要使学生能写好作文,我们要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写作能力,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从阅读教学入手,从中学习写作方法。因为不管是城里的孩子还是农村的孩子,模仿是他们儿童的天性。课文习作范文到读写例话,正好体现了由读到写这一过程。“语文教材编排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巧,阅读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为了使学生得到方法于课内,然后再得方法于课外,实际就是给他们借鉴提供范例。离开阅读教学去搞作文教学,必然使他们失去依傍而造成作文难的后果。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扩大他们的知识面,给他们提供课外阅读的“物质条件”。鉴于我们农村小学的经济条件,我们可以在教室里办一个阅读角。由我们语文老师组织征订一些优秀的适合小学生阅读的报刊、杂志等,还可以办一个小型的班级图书馆,就是让同学们把自己有的图书带来和别的同学交流看看,鼓励学生坚持不懈地进行读书积累,以丰富他们语言材料的仓库。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又可以增强班级的凝聚力。所以,通过大量的阅读,学生才能感知丰富的感性语言材料,增强语言沉淀,提高读书写作的能力。对于好的精彩的地方画一画,反复的体会好在哪里?为什么要这样写?对于典型的好词佳句抄一抄,写一写,用专门准备的练习本积累下来,勤积累、多记录、善思考、可以积累一个生活片断、一个村庄角落、田园的美景……定期在班里开展“积累生活素材比赛”。他们可以在基于实际情况的条件下,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情可言,写出有当地特色的文章。这些是城市里的孩子所不具备的有利因素,从而改善学生的“无米之炊”,这样长期坚持学生对作文也就不会感觉困难了。

5 学好普通话,有利于作文水平的提高。

普通话是祖国的语言,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可以听的懂的语言。从作文教学的课堂结构来看,说好普通话是写好作文的基础。我们应该大力弘扬祖国语言文字,以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我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除了祖国通用的语言文字之外,各个地域又形成了自己的方言区。方言是地区通用的一种语言表达形式,方言是一种没有汉字使用的习惯和统一标准的语言,与普通话比较,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没有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表达能力;能够读懂、理解的读者范围比较狭小……因此,方言对作文教学存在着明显的负面影响。为减少方言对作文教学的影响,应该做好校园推普、社区推普和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让学生潜移默化地、自觉地运用好祖国的语言文字。

农村学生从小受到方言的影响写作时方言时时困扰着写作水平的提高。方言阻碍着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学好普通话是多么的重要。因此,农村学校应要求学生、教师无论在学校的什么地方,什么时候人人都讲普通话。从一进学校开始,也就是说从学前班开始就培养孩子说好普通话,还可结合一些活动,如开展普通话演讲比赛,读书比赛等进行了训练,以培养、提高他们讲普通话的能力,避免在作文中出现方言对学生作文质量的影响。从而解决方言对学生习作的干扰。

综上所述,只是我从事作文教学几年来的几点看法,我深深认识到:作文教学是一门学问,作文能力是一个生命个体与灵魂与社会对话的能力,不管是应试教育的昨天,还是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学习语文,重点就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要想提高学生作文水平,都要以“练”为主,让他们在作文中有话可说,有情可抒,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把作文教学渗透到整个语文教学中,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总之,面对农村中学生基础差,素质不高,学习条件落后等不利因素。我们要发挥农村自然人文优势,挖掘有利于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潜在因素,多想一些对策,充分调动学生写作的兴趣,使教学相辅相成,互相促进,走全方位的开放型的作文教学之路,共同努力提高农村中学生作文水平。如何使我们的孩子写作的写作水平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是我们每个农村语文教师应深入反思的问题。“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参考文献】

[1] 《中小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结构的研究》.李毓秋,张厚粲,李彬,李凤玫.中国教育学刊2003年3月第3期。

[2] 韦志成《作文教学论》 广西民族出版社 1998年11月

[3] 任长松《走向新课程》 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2年4月

[4] 教育科研网 《培养浓厚的兴趣 提高写作的能力》

[5]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6] 徐家良,徐鹄,顾维萍著.生活中的作文[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10.

上一篇: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兴趣的培养初探 下一篇:鼓励 让学生扬起自信的小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