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英语口语表达困难的原因及其对策

时间:2022-08-17 03:13:51

中学生英语口语表达困难的原因及其对策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推行,英语口语教学地位更加突出。本文从中学生口语表达困难的原因下手,提出了相关对策,可以真正让学生走出应试误区,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真正发挥英语交际功能。

【关键词】英语口语 口语表达困难 原因 对策

一、中学生英语口语表达困难的原因

1.语音教学的薄弱。口语的表达离不开语音,尤其是在学习的初级阶段。英语和汉语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语种,有些英语语音因素在汉语中是没有的,有些音素与汉语似是而非。许多老师忽视音标教学,对一些发音舌、唇等器官的位置没有讲解到位。许多学生只是模仿,更有少数学生用汉字代替发音,因而难免出错。

2.词汇的缺乏。词汇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离开那些单词和短语,就无法表达任何东西。对初学者来说,扩大词汇量是十分必要的。然而,许多学习者在学习英语过程中感到词汇量大,没有系统的规律性,在词汇学习上遇到很大困难。结果,不少学生语法学的不错,但由于词汇量不足或者对词汇用法掌握不够全面,不能用英语来交流。

3.考试制度的阻碍。口语考试在试卷中所占比重少,仅在最后中考时考。因为平时不考,更多老师只是最后突击一下,平时只是针对考试来教育,也就是你考什么我教什么,过多地强调语法和句型的讲解与练习。

4.班级的规模和学生素质。基本上班级五、六十人,教师课堂上组织口语训练十分困难,很难让所有学生都参与进去。其次,学生素质也不一样,要求也不能一样。如今农村中学好生源在流失,学生基础很薄弱,就连简单口语表达都完成不了。面对生数多、起点不一的状况,老师应在教学上做出相应调整。

二、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策略

1.重视语音教学,加强基本功训练。加强音标学习,首先要学好发音,正确的发音是语言交际的基础。教师要重视语音的训练,不但要交给学生语音、语调方面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不断去模仿、操练。学好语音需要长时间的训练,教师应把语音教学贯穿英语教学始终。让他们多听广播、磁带,自己录音再对比,找出问题然后解决。

2.重视朗读和背诵。口语表达前提得有一定词汇量,积极背诵范文、精彩段落和习惯用语,打好坚实英语基础。通过朗读背诵,不但可以在大脑储存大量有用的词汇、习惯用语、英语国家的生活习惯、人文历史知识,还可以调动视觉、听觉和发音器官。同时,参与学习,更快地提高听说读写能力,形成语感。另外,朗读还是训练语言、语调和连贯的、流畅的口头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

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学生敢于开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巨大推动力。英语教学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英语的兴趣。学生一旦对英语产生了兴趣,就会自觉投入英语学习中去。在口语教学上,要培养学生说的兴趣,了解他们感兴趣的话题,诱发学生讲英语的热情。要精心设计教学流程,要鼓励他们开口。老师要注意纠错的技巧,千万不要中途打断他,鼓励他们错误是难免的,只有不怕错,才会少犯错,是错误让我们成长。

4.组织多样课堂活动,提供多说的机会。(1)值日生报告。学生轮流值日,每个学生都有机会锻炼口语表达能力。活动内容可以非常广泛,包括对话表演、故事讲述、新闻报告、即兴演讲,而且要求学生课前做精心准备。表演完毕,全班拍手鼓掌,让他们有成就感。有的学生开始不敢开口,内容很少,后来都很流利,内容也逐步增加,这也有助于一上课就形成良好的英语氛围。(2)自提问题,互相竞答。 为了活跃课堂气氛,锻炼学生的听说能力,教师可示范性地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竞答,然后学生互相提问题,众人抢答。问题随意性很强,要求学生集中注意力,久而久之,不但锻炼了学生的听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而且也锻炼了思维能力,活跃了课堂气氛。老师适当提供一些帮助,多给些鼓励和肯定,少一些批评和指责。(3)复述课文。每教完一篇课文,笔者都要求学生口头复述。刚开始,许多学生就是把课文背诵一遍,我引导他们,不是背诵,可以用自己的话,把课文意思讲述出来,句子结构也可以改变。这项活动既可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还可复习以前学过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5.经常口语测试。适当摆脱目前考试现状,期中、期末加上口语考试成绩。笔者以为,听说训练和笔试时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并可以互相促进。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其本质是交际,每学期除了笔试,我还附加上口试,通常占20%。如简单会话、朗读短文、给一篇短文五分钟后复述出来、唱一首英文歌曲等等。

三、结束语

英语作为一种交际语言,需要我们加强口语教学。但是,“听”应该始于“说”之前,学生通过听,大量接触英语语言之后,才可进行口语能力训练。想有效提高口语表达能力,首先要从学生实际存在的困难入手,找到切实有效的方法。同时,教师也要注意自身素质的提高,尤其是口语水平的提高。要注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点及面,由少到多,反复循环,系统性与针对性相结合,这样,一定会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水平。

参考文献:

[1]基础课程改革通览编委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通览[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

[2]周力,胡光忠.英语交际会话与文化[M].广东旅游出版社.2000.

上一篇:对高中美术新课程实施管理工作的建议 下一篇:浅谈职业中学的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