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管理用低值易耗品进项税抵扣问题

时间:2022-08-17 02:35:19

浅议管理用低值易耗品进项税抵扣问题

摘要:通过对低值易耗品的分类分析,依据税法规定,详细阐述了管理用低值易耗品进项税抵扣问题,从而得出观点,即管理用低值易耗品进项税应抵扣。

关键词:管理用低值易耗品 进项税 抵扣

中图分类号:F810.4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30-0036-02

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办公自动化程度的提高,使得对低值易耗品的需求不断扩大,如何对它们进行更系统、更准确的管理,成为了财务工作者共同关心的问题。

一、低值易耗品的定义

1.低值易耗品是指劳动资料中单位价值在规定限额以下或使用年限比较短(一般在一年以内)的物品。它跟固定资产有相似的地方,在生产过程中可以多次使用不改变其实物形态,在使用时也需维修,报废时可能也有残值。由于它价值低,使用期限短,所以采用简便的方法,将其价值摊入产品成本。

2.低值易耗品的分类。低值易耗品按其用途一般可以分成:

一般工具:直接用于生产过程的各种工具。如刀具、夹具、模具及其他各种辅助工具。

专用工具:指专门用于生产各种产品或仅在某道工序中使用的各种工具。如专门模具、专用夹具等。

替换设备:指容易磨损、更换频繁或为生产不同产品需要替换使用的各种设备。如轧制钢材用的轧辊、浇铸钢锭的锭模。

包装容器:指用于企业内部周转使用,既不出租、也不出借的各种包装物品。如盛放材料、储存商品的木桶、瓷缸等。

劳动保护用品:指发给工人用于劳动保护的安全帽、工作服和各种防护用品。

管理用具:指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用的各种家具和办公用品。如文件柜、打字机等。

其他低值易耗品:指不属于以上各类的低值易耗品。

二、管理用低值易耗品的进项税抵扣问题

管理部门领用的低值易耗品由两部分组成:产品买价、产品销项税。当管理部门领用低值易耗品时,大多数企业仅将产品买价部分计入管理费用,而将产品销项税部分作为本企业的进项税予以抵扣。由于税法上对这部分内容没有具体的明文规定,因此对这个问题有着许多不同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增值税是对生产经营单位销售货物的增值额征收的并由消费者或使用单位承担的一种流转税,即生产经营者销售货物时,向消费者或使用单位收取的销项税金与购进货物时支付的进项税金之差为增值税税金。管理部门领用低值易耗品,没有产生出真正意义上直接增值销售的产品,所领用产品的增值税无法由消费者或使用单位承担,增值税的流转税性质没有得到体现,因此管理部门所领用低值易耗品进项税不能予以抵扣。

第二种观点认为,管理部门领用低值易耗品虽未形成具体的产品,但管理部门是为产品的生产所服务,其领用低值易耗品进项税也间接地成为了企业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应当予以抵扣。

本文认为,管理部门领用低值易耗品进项税额可以予以抵扣。

对于进项税的抵扣问题税法有如下规定:

准予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进项税有:(1)从销售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2)从海关取得的完税证上注明的增值税额。(3)购进免税农产品准予抵扣的进项税额,按造买价和13%扣除率计算。另外,运费发票按7%抵进项税。购买废旧物资做原材料的可抵10%进项税。

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进项税有:(1)用于非应税项目的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2)用于免税项目的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3)用于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4)非正常损失的购进货物;(5)非正常损失的在产品、产成品所耗用的购进货物或应税劳物。

从直观上来讲,低值易耗品的进项税属于从销售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因此它属于准予从销项税中抵扣的进项税。而仔细分析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进项税,非应税项目是指对某一税种来说不需要缴纳的项目,即不属于该税种的征税范围,以增值税为例,对于应缴营业税的交通运输业、建筑业、金融保险业等就属于增值税的非应税项目,而管理部门的低值易耗品都属于增值税的应纳税项目,所以第二条不成立。免税项目是指不用缴纳增值税的各种项目,这条显然也不符合。低耗品不属于固定资产,第一条也不符合。低耗品从外部单位购买由管理部门领用,四、五、六条都不符合。

三、小结

税法是中国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处理税务问题的基本依据和行动指南。对照税法中关于进项税抵扣问题的具体规定,对管理用低耗品进项税进行分析,我们不难发现,管理用低耗品的进项税属于准予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进项税,而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进项税的六条规定对管理用低耗品都不符合,因此管理用低耗品的进项税应当予以抵扣。

参考文献:

[1]国务院.第538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S],2008.

[2]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S],2008.

[3]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责任编辑 刘娇娇]

上一篇: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企业所得税政策建议 下一篇:关于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战略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