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Web的毕业设计综合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时间:2022-08-17 12:17:01

基于Web的毕业设计综合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结合毕业设计管理工作实践,以校园网为依托,利用.NET技术开发基于Web的毕业设计管理系统,实现了指导教师与学生在毕业设计课题的自主双向选择,增强毕业设计选题的灵活性和评分评优环节的互动性,解决了当前毕业设计管理存在的诸多难题。

关键词:毕业设计;UML;综合管理系统;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6-0101-02

目前,毕业设计实践管理中的许多环节,例如教师命题、学生选题、毕业设计过程管理、毕业设计选题情况结果的统计分析等工作,一般采取的是原始手工报送方式,这种方式有很多缺点:学生在选指导教师、毕业设计题目等方面缺乏较好的公开性和针对性;在整理和归档时重复工作量多、效率低等。为了解决毕业设计管理过程中的各项问题,我校自主开发了基于Web的毕业设计综合实践管理系统。

一、需求分析与系统建模

1.需求分析。结合毕业设计管理工作特点及存在的问题,迫切需要实现我校毕业设计过程的网络化管理,以便于学院、指导教师和学生三方获取相关信息,同时能够实现论文在线互动选题、论文提交及抽查评比等功能。本系统的使用角色主要有四类:教师、学生、系部管理员、教务处管理员。这些角色的具体功能如下所示。

教师:管理题目、管理任务书、查看学生选题情况、接收论文、学生答辩在线评分等。

学生:查看毕业设计时间进度安排、选题、下载任务书、提交论文、查看成绩等。

系部管理员:学生毕业设计题目维护、选题情况查询、数据导出备份等。

教务处管理员:公告管理、进度安排、选题信息查看、数据备份和导出、系统维护等。

2.系统建模。本系统利用UML(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统一建模语言进行了面向对象建模设计,这将能够保证项目开发过程的更加流畅,日后系统的维护更加容易。用例图(Use Case Diagram)是显示一组用例、参与者以及它们关系的图。在UML中,一个用例模型由若干个用例图描述。图1为指导教师与学生的用例设计。

二、系统设计

1.系统开发框架结构。通过对项目的需求分析可知,整个毕业设计管理系统的模式最终以毕业设计的学生、指导教师、系院管理员为依据,为学院学生毕业设计的各个阶段带来易用性和灵活性等,整个系统最终设计的体系结构,如图2所示。

2.系统数据库设计。根据实际需求,选取SQL SERVER 2005作为系统数据库的支持,针对本系统所要实现的全部功能,在充分考虑了数据冗余度、可靠性等因素的基础上,对数据库进行了设计。将系统中涉及到的数据对象分别设计存储于10个数据库表中,主要有:教师基本信息表、学生基本信息表、部门表、毕业设计(论文)选题表、毕业论文表、毕业论文成绩表、毕业论文公告表、优秀毕业论文表、抽检毕业论文表、毕业论文系统时间表。表1为优秀毕业论文表,主要存放优秀毕业论文相关信息:

3.系统的功能设计。根据系统需求分析和要求完成总体设计功能,把整个系统分成公告管理、系部人员管理、教务处人员管理、学生管理、教师管理四个模块,每一模块负责一个或几个功能的实现,图3给出指导教师的操作流程。

三、系统的实现

1.基于下的MVC设计模式的实现。MVC(Model-View-Controller)结构是为同样数据提供多个视图的应用程序而设计的,很好地实现了数据层与表示层的分离。它把交互系统的组成分解成模型、视图、控制器3种部件。视图部件把表示模型数据及逻辑关系和状态的信息以特定形式展示给用户。系统应用界面如图4所示。

2.安全体系结构模型的应用。在用实现系统时,为了防止后台数据库中的数据被恶意地修改等,主要采取了如下几个安全策略。(1)基于角色的身份验证。系统分为四种类型的角色:教务处管理人员、系部管理人员、一般教师、普通学生。这四种不同的角色定义了不同的功能、用户界面和权限。每个用户分配了一个角色,即在存储用户名和密码的数据表中新增一个数据段存储用户的角色。在进行用户登录验证时,根据角色的不同,进入不同的页面。(2)数据验证。当用户提交信息给服务器时,对数据的类型,长短等进行验证。系统基于Web Service的独立安全服务体系结构如图5所示。

本文通过.NET技术实现了毕业设计的选题、选题查询、网上指导、相关公告、毕业设计(论文)上传、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等功能,从而实现了对毕业设计的整个工作流程的动态管理,提高了院系管理效率,解决了很多实际困难。今后,该平台还将应用各种先进技术不断升级完善,帮助教师、学生、评审专家、以及管理人员等利用该平台来解决相关问题,更好地开展毕业设计管理工作,抓好高校教学过程的最后一环。

参考文献:

[1]Joseph Schmuller.UML基础、案例与应用[M].李虎,等,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2]郑耀东,蔡骞.Visual C# SQL Server数据库开发与实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3]Shalloway,Alan.Design Patterns Explained:A New Perspective on Object-Oriented Design[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4]黄光芳.面向接口编程在三层架构系统中的设计及应用[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9,26(6):133-136.

基金项目:本文是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研究应用课题(2012-R-23130)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高之圣(1978-),男,研究生,主要从事实践教学与管理研究。史宜巧(1975-),女,副教授、研究生,主要从事实践教学与管理研究。

上一篇: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多层次模块化模拟实践教... 下一篇:论卓越法律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