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期中作业为起点的研究性学习能力培养实践初探

时间:2022-08-17 11:58:23

以期中作业为起点的研究性学习能力培养实践初探

【摘 要】高校历史学专业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期中作业是一个应当重视的课外教学环节,制订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期中作业运作机制成为必要之举,否则将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连续性。

【关键词】期中作业 历史学专业 研究性学习

项目基金: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课题《地方高校历史学专业创新培养模式实践探索》(项目编号:SGH12439)阶段性成果之一。

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当今教育界包括中学和高校共同关注的热点之一。对此,有的学者提出要重视课堂教学[1],这当然最为基础。但课外教学环节也不应忽视。鉴于此,笔者立足自己的教学实践,针对历史学本科专业在期中作业这一重要课外教学环节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对应的尝试性方案,以期对当前颇为重视的研究性学习方案的设计有所裨益。

期中作业在高校历史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高校历史教学环节中保留了中学教学环节中布置作业的做法,这并非有意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而正是实现学生从中学教育到大学教育良好过渡的必要之举。我国的教育是“倒金字塔”模式,越初级的教育阶段要求越严,反而到了大学却松弛下来。小学、中学教育的应试模式使很多学生失去了个性张扬的机会,在将考上大学作为唯一目标的思想指导下,进入大学的学生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内根本无法适应大学以自学为主和注重个性发展的学习生活模式,目标缺失所导致的将是光阴的虚度。所以,这就有必要将中学教育布置作业的做法延续下来,给予学生一定的外在压力,助其完成两个学习阶段的顺利过渡。

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讲,课堂学习只是其获得系统知识、激发其思维的教学环节。这虽然重要,但不能代替学生课外的学习实践,也只有在学习实践中才能进行真正的研究性学习。正如有的学者所提出的那样:要探索研究性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方式和管理机制,在具体操作上,要推进三个“密切结合”:即教与学的密切结合,教学与研究的密切结合,课内与课外的密切结合。[2]重视期中作业这一教学环节正是真正落实以上三个密切结合的做法。再者,从理论上讲,只有实践才是创新之根本,学生完成期中作业的过程就是一个实践学习的过程。

另外,历史学从学科性质上属于人文学科,其创新的最高标准是创新一种文化,即揭示社会一种更高尚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目的,使人更明确为什么而生存和发展[3]。对文科生来讲,创新的基础首先是继承。而期中作业的布置正好可以督促学生的读书意识,以激发其研究性学习的动机。

高校历史教学期中作业存在的问题

期中作业在高校历史教学中应该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但在教学实践中,过分强调了课堂教学,而忽视了课外教学环节,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

1.教师无视期中作业的作用,单为应付教学检查。期中作业之所以起不到应有的积极作用,一个首要因素是教师的忽视。首先表现在教授对布置的问题缺乏认真准备和思考,学生对此几乎都可以从网络上找到现成答案;其次,教师不重视对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不去教会学生如何使用相关工具书和阅读哪些参考书,导致学生在完成作业中不知路径;再次,对上交的作业,教师一般也不会认真评阅,导致学生不知道自己的问题所在。如此循环往复,没有任何改观和进步,长期下来,学生便养成了懒于思考的习惯。

2.学生单为应付教师,期中作业漏洞百出。就其内容而言,普遍的现象是缺乏原创性,抄袭现象严重。以笔者所授《中国古代经济史》课为例,在学期开始后的第五周,讲到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时涉及了小农经济这个内容,笔者在下课前给学生布置了一个题为《小农经济影响之我见》的期中作业,并将工具书和参考书列了名单,要求第十周上交,以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和书面表达能力。但大部分同学还是罗列了教材和课堂上所讲的内容,仅有一两个学生重点谈到了小农经济与中国国情的适应性和继续存在的理由。

就其形式而言,一个论述题的答案就是一篇议论文,应该有基本的观点、论据和层层论证的过程。结果,交上来的作业大部分就是以段为单位的流水账,缺乏逻辑,没有思路,语句不通,标点不对,诸如此类的现象如果出现在大一新生的第一次期中作业中尚情有可原,但高年级学生屡次作业屡教不改,重复出现此类低水平问题,不能不让人着急。

高校历史教学期中作业操作机制

首先,对任课教师来讲,要重视期中作业,认真设计,严格要求,用心指导,题目要具有一定的发挥性,形式要严格规范,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其次,对学生的作业要认真评审,尊重其劳动成果,并明其优劣,示于学生,让作业优秀的学生有一定的荣耀感。

再者,应该辅助以一定的奖惩制度。对作业优秀的学生进行评选和奖励,形式可以是展览,也可以是颁奖,也可以通过创办刊物刊发其文章,以提高学生认真对待期中作业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陈颖.课堂是研究性学习的主阵地[J].历史教学,2005(2):51-52.

[2]刘智运.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和实施要点[J].中国大学教学,2011(1):12-15.

[3]徐显明.大学理念论纲[J].中国社会科学,2010(6):36-43.

作者单位:渭南师范学院 陕西渭南

上一篇:教书育人(二) 下一篇:教书育人 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