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生代农民工现状与激励措施

时间:2022-08-17 11:25:23

浅析新生代农民工现状与激励措施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新生代农民工的现状,并以建筑业企业为例,提出了新的激励措施,帮助企业更好的管理新生代的农民工,最终实现企业的最大利益。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 激励措施

一、新生代农民工现状

2010年1月31日,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 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首次提出了“新生代农民工”的说法。新生代农民工,主要是指出生在1980年、1990年之后的进城务工人员,他们的年龄大都集中在18岁-25岁左右,这批农民工目前在我国1.5亿农民工大军中占据了60%之多。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他们如今生活的现状已经完全不同于我们老一代农民工。

(一)客观方面

1、独生子女且农村没有土地

这些新一代的农民工,他们大都属于家里的独生子女,自幼娇生惯养,父母溺爱。同时,在农村他们没有劳动土地,不熟悉传统的农业生产。选择进城务工,成为他们唯一的选择。

2、受教育程度及知识能力增强

与第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大多数都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而在这其中,接受过高中及以上教育的比例达到了26%左右,年龄在21-25岁之间的比例更是超过了31.1%。同时,新生代农民工中接受过职业培训的人员比例高达36.9%,他们的文化素质水平和知识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3、工资偏低且缺乏保障

新生代农民工的工资水平总体不高,收入在1500-2000元之间的占16.9%,1000-1500元的占21.6%,700-1000元的占26.6%,500-700元的占23.4%。以建筑工人为例,他们的平均工资额仅为43元/工日。对于建筑工人全家而言,在这样一个物价飞涨的时代,这些工资也仅仅能维持一家三口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同时,他们的劳动权益得不到最基本的保障,职业病频发,劳动安全危险性突出。他们享受不到城市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大部分没有医疗保险、养老保险。

4、企业忽视人性管理

现代企业大部分采用流水线作业,而且面对日益严峻的竞争形势,企业生产的劳动效率必须提高,使得工人劳动强度不断加大。流水线专业化分工,使得新生代农民工有被工具化的倾向,企业缺乏对他们人性的尊重。

(二)主观方面

1、有强烈的城市化取向

这些新生代的农民工,他们自幼生活在城市,对城市环境更加熟悉、更加适应。他们希望与城市人享有同等的社会资源,享受物质生活欲望强烈。他们追求时尚,攀比心重。他们希望自己能够留在务工地,成为一名真正的城市人,并拥有城市户口。

2、对工作要求高

在2011年春节过后的招聘会上,大多数企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招不到农民工。在我国目前这样一个就业难的大背景下,这与实际情况似乎是格格不入的。

究其原因,便是这些新生代的农民工,他们对工作普遍期望值高、要求多。他们希望月薪在1500元以上,并且能享有医疗和养老保险。他们强烈反感工作的无趣性和重复性,不喜欢做一些脏活累活,吃苦耐劳性差,不愿意加班。

3、自我实现的需求强烈

这些80后、90后农民工渴望精神需要和自我满足。选择工作时的取向从以工资为主导,到实现自我价值和自身发展前途上转变。

在接受企业培训方面,有多达75%的人希望得到企业的培训,喜欢参加企业的夜校来增进自己的职业技能水平,从而更好的实现自己的职业和人生价值。

二、新生代农民工的激励措施

面对着新生代农民工的种种现状,我们的企业必须转变以往的管理方式,采取新的激励措施,更好的引导和管理新一代农民工员工。

作为建筑业企业,这是我国农民工最为集中的行业,也是农民工需求量最大的行业。企业必须建立一整套完善的以人为本的激励措施来吸引更多的新生代农民工,并充分调动农民工员工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以提高组织的效率,从而最终达到提高企业效益的目的。

托马斯・彼得斯曾说过:“管理的实质是激发人的积极性。人的因素第一,要面向人,以人为核心。”彼得・圣吉在其名著《第五项修炼》中说:“发挥人们的创造力已成为管理努力的重点。”所以,基于以上两点,我们为建筑业企业制定了以下以人为本的激励措施。

(一)物质方面

1、工资制度建设

(1)工资按时发放

据调查,在建筑业农民工中,约有11.5%的人在过去半年里有过一次被拖欠工资的经历,有4.3%和6.4%的人有过两次或者三次以上被拖欠的经历。

一些农民工为了追讨回自己的血汗钱,屡屡采取跳楼、服毒等极端方式威胁;还有一些农民工因讨薪遭到雇主的暴力殴打,讨薪不成,反被打成重伤,甚至丢失生命。

面对这些现实,我们的建筑业企业所要做的,首先是按时发放农民工最基本的工资,为他们提供一个最基本的生活保障,他们才能安心为企业工作。

(2)采用浮动工资方案

考虑到建筑行业工作难以衡量,无法采取计件工资等方式,所以我们的浮动工资方案采取基本工资+工龄工资的方式。

基本工资制定需明确企业所处的行业、市场范围和竞争对手的情况,根据企业的战略目标确定基本工资水平。基本工资定的过低,容易造成优秀的农民工流失,但过高的基本工资一定程度上又会阻碍激励工资的发放和效果。

工龄工资按照员工在企业工作的时间长短发放工资,能够有效的解决新生代农民工员工跳槽率高的问题。

(3)在浮动工资方案的基础上,采用技能工资方案

技能工资方案,不是根据一个人的职称发放工资,而是根据员工掌握多少技能和能做多少工作来发放。它鼓励员工学习,扩展其技能和成长。

2、灵活的福利待遇与企业医疗保障

由于大部分新生代农民工无法享受到政府最基本的医疗福利待遇,为弥补此不足,我们的建筑业企业需制定最基本的医疗保障制度。基于农民工数量庞大,为使企业成本不至于过高,我们采取灵活的福利待遇。

依据建筑业员工分为木工、外架工、钢筋工、瓦工、起重工等工种,企业可以根据各个工种的危险性为他们提供不同金额的医疗保障。如外架工、起重工,属于高冒险性的工作,医疗保障水平应相应提高;木工、瓦工等低冒险性工种,医疗保障水平可以适当降低。

同时,为降低企业医疗保障成本,企业可以建立自己的医务室。平时工作中受轻伤或者生活中的小病,可以在企业内部给予治疗。不但降低了就医成本,减少了企业支出,而且节省了就医时间。

3、员工参与与企业收益分享计划

新生代的农民工员工,对于企业的要求越来越高,他们希望参与到企业的经营活动中来。

虽然这些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程度有明显的提高,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他们整体的文化素质水平依然不高,所以我们可以采取代表参与的方法。这些建筑业农民工,他们大都来自一个地方,拥有自己的代表,也就是所谓的工头。是这些文化素质水平相对较高的工头带领他们进城务工,所以他们对于工头十分的信任。所以,我们选取农民工中的工头,代表广大农民工参与到企业经营活动中来。通过工头的参与来影响企业管理者的决策,提高决策者对农民工的关注度,可以有效的提高农民工的积极性。

同时,我们的企业要实行收益分享计划。定期告知农民工企业的经营状况,并根据企业的收益状况给予农民工一定比例的薪酬奖励。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工作与企业利益息息相关,而企业利益有与他们的薪酬息息相关,从而使他们工作更加认真负责,效率会得到明显的提升。

(二)精神方面

1、以培训为基础并行岗位轮换制

以前,有些企业为节省成本,采取员工边工作边学习的方式,忽略对职业技能和安全的培训,导致建造的房屋质量得不到有效保障,且伤亡事故频发。而这些新生代农民工,由于他们的年龄集中在18-25岁,年龄偏小,经验不足,不培训而直接上岗将会造成更大的成本支出。同时,我们的企业也要看到他们年龄小的优势,人力资本回报周期更长,企业受益时间更长,所以,企业应积极采取岗前培训。

除此之外,我们的企业也可以开办更多的夜校,满足新生代员工对于学习更多技能的渴望。这样不但可以夯实他们已有的技能,也能开发他们更大的潜能。

在夜校培训的基础上,我们企业还能采取员工轮换制。一是解决了员工对于重复性工作强烈的反感度问题,二是为企业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工种。如,瓦工可以在夜校学习钢筋工的工作,使他们额外具备了钢筋工的技能。当瓦工长期从事瓦工工作厌烦时,他们可以从事钢筋工工作;当企业需要更多的钢筋工时,以前接受过钢筋工培训的瓦工又可以作为钢筋工来调配使用。

2、抛开歧视成见

作为建筑业企业,必须抛开以往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看法,客观理性的看待他们的存在,要形成一个优秀的企业文化氛围。不能仅仅因为媒体报道的表面现象而把他们看成受教育程度高,职业期望值高,物质精神享受高,工作耐受力低,所谓的“三高一低”群体。我们要根据他们的存在现状以及他们的特点,因势利导,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

我们要给予他们足够的尊重,允许他们个性化的存在,这样才能让他们更忠于自己的岗位,忠于企业。

3、组织丰富的业余文化生活

考虑到建筑业行业的流动性较大,没有固定的工作地点,不适合修建公共文化设施。但是,我们的企业可以通过组织业余文化活动来丰富农民工的精神生活。

如我们可以借助于日常工作中的砖瓦,组织农民工进行搬砖比赛,只要设置一些奖励,大家都会为此而努力比拼。这样,既娱乐了农民工,又激发了他们的参与热情,也丰富了他们的精神生活。

当然,激励既包括激发,也包括约束。激励措施也不能仅仅停留在激发阶段,我们的企业仍就要实施必要的惩罚措施,用奖惩结合的方式管理新生代的农民工员工。

总之,在新时期下,我们的企业转变以往的管理方法和激励措施势在必行,要充分分析新生代农民工的现状和特点,采取相应变化来应对这些新时代的农民工员工。充分运用情感管理,在理智的沟通和行动中融入企业的深厚情谊,让农民工感受到企业的温暖,从而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的聪明才智,最终实现企业的最大效益,并实现企业与人的合一。

参考文献:

[1]高晓芹龙如银.《组织行为学》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3

[2]李晓阳.新生代农民工情绪管理研究,科教导刊,2010

[3]杨春华.关于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思考. 农业经济问题,2010,第四期

[4]蒋国虹,唐敏.从企业人力资源角度看新生代农民工管理.中国经贸导刊,2010,第十九期

上一篇:浅谈公司预算管理和绩效考核的设想 下一篇:国家发改委详解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