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思政工作中隐性教育的应用研究

时间:2022-08-17 10:30:03

企业思政工作中隐性教育的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D64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6)06-000-02

摘 要 从实践角度看,企业传统的思政工作多为正向价值的直接传导模式,然而此种模式易出现效度欠佳以及难以被员工认同接受的情况,有鉴于此,唯有创设隐性思政宣传教育模式,方才能够使企业员工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正向价值的浸染,进而实现对正向价值的接受与认同。为此,本文从隐性教育的特征入手,分析企业思政工作中隐性教育应用,以供参考。

关键词 隐性教育 思政工作 新媒体 企业文化

所谓的隐性教育,最初由教育学者杰克逊提出,杰克逊注意到缄默知识对受教育对象的影响效用,进而由此形成教育学界对隐性课程的重视与推广。基于内涵角度审视,隐性教育乃是指依托灵活的教育模式,改变显性教育的直接价值传导模式,使受教育者无形之中实现对教育内容的最大化接受。思政方面的隐性教育主要是应用于学校层面,但是本文将其引入企业,是为了使职工更好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便于后续工作的开展。

一、隐性教育的特征

隐性教育具有渗透性、广泛性和持久性等特征,有利于对职工渗透思想政治教育。

(一)渗透性

所谓的隐性教育,最初由教育学者杰克逊提出,杰克逊注意到缄默知识对受教育对象的影响效用,进而由此形成教育学界对隐性课程的重视与推广。基于内涵角度审视,隐性教育乃是指依托灵活的教育模式,改变显性教育的直接价值传导模式,使受教育者无形之中实现对教育内容的最大化接受。

(二)广泛性

隐性教育突破了显性教育的种种限制,它具有较强的广泛性,可以跨越时空,除了正式的思想政治教育与理论宣传之外,社会、家庭生活中的各种要素都可以成为职工潜移默化受教育的内容。比如,企业可以营造广泛的舆论环境,并不一定要耳提面命地灌输给职工,只需要点滴渗透即可获得相应的效果。

(三)持久性

显性教育是企业直接对职工所进行的价值观、人生观的教育,所起到的效果常常会大打折扣。而隐性教育则不然,在隐性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且在接受教育的同时,其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价值观念也逐步的发展完善,受教育者通过一点一滴的吸收和内化,最终把整个隐性教育过程需要传达的思想和挂念彻底的融入到自己的观念中,那么这种观念一旦形成,便会扎根于受教育者的内心深处并产生持久的作用。所以隐性教育更具持久性。

二、企业思政工作中的隐性教育应用

企业思政工作者开展隐性教育,需要营造积极向上的隐性教育氛围,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利用新媒体开展思政隐性教育,使思想政治工作更为巩固和高效。

(一)营造积极向上的隐性教育氛围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隐性教育,首先需要一个良好的、积极向上的隐性教育氛围,只有营造了这样一个积极的隐性教育氛围,才能“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为此,企业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营造良好的思想政治软环境――文化氛围。在企业内部,职工之间会自然形成一种互为影响的软环境,这种软环境就是企业的文化环境,企业文化对于职工的思想状态有着不可或缺的影响力,良好的企业文化势必会使职工受到潜移默化的良好的熏陶。企业应该积极从事文化建设工作,利用宣传栏、标语等载体来向职工传递一种向上的价值观;为企业树立道德模范,号召职工向道德模范学习,使职工在内心深处有一个价值观的衡量标准……这样并非刻意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灌输,能够使职工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科学价值观的影响,从而改进自身错误的观念。

2.在企业内部积极开展各项活动。企业可以通过积极开展各种活动来营造活跃的思政氛围,使思想政治教育以不同的形式影响到职工。例如,企业可以经常性地开展运动会、环保家庭日、公益活动、思想政治演讲等,这些活动开展的过程中都可以渗透思想政治教育,而且形式活泼,使职工比较容易接受。通过不断地开展各项活动,整个企业都会有一种浓浓的思想政治氛围,隐性教育环境便会发挥作用。

当然,营造积极向上的隐性教育氛围是一个长期的、持久的过程,并不是一时一日之功,因此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应该下大力度,持之以恒。

(二)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

企业思政工作具有多种施行方式,任何方式均由其独到的价值效用,同时任何方式也并非万能灵药,而是在实践中均带有各自的局限性。就企业思政工作显性教育模式来看,其涵盖的对象范围相对较窄,同时在实践中往往带有一定的强制性特质;与其不同的是,企业思政工作隐性教育模式所涵盖的对象范围相对较宽,同时在实践中因其柔性特质因而能够更好地唤起企业员工的价值认同。可以说,在企业思政工作之中,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并非彼此不相容,而是应当相互补充。同时需要注意的是,隐性教育乃是对比于显性教育而得名,如无显性教育则也无所谓的隐性教育。因此企业在思政实践工作之中,应当注重对二者的科学使用,实现二者的合理利用,以便充分彰显企业思政工作的宣传教育效度。

(三)利用新媒体开展思政隐性教育

经济新常态下,企业应当结合新的历史条件,依托各类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以及新媒体技术,为企业员工创设思政隐性教育模式。基于此种考量,企业的思政工作者应当在工作中充分依托新型数字媒体技术,为企业员工构建网络思政教育平台,使企业员工得到全新的思政教育契机。但是也需要注意新媒体也会给企业职工带来思想上的多元化和复杂化,甚至会影响到一些职工的价值观与人生观,产生不良的效果。为此,企业思政工作者还要善于利用新媒体带来的新技术、新思想、新途径,提高认识、勇于创新,不断改善相关的落后机制,与时俱进,研究新问题,汲取新思维,采用新手段,为思想政治工作营造一个良好的隐性教育氛围,并积极探索新媒体在思想政治工作中产生的负面影响,并尽最大可能降低新媒体的负面影响,使企业的思政工作为企业的长期发展提供长久动力。

从以往的企业隐性思政教育情况来看,因相关的教育理论欠缺系统化,以及创新教育观点缺失等问题的存在,导致了一部分企业思政工作者对思政隐性教育的可行性与实效性产生了一定程度的质疑,有鉴于此,企业思政工作者应当积极进行思政工作理念创新,改变思政工作方式,在工作之中充分注重对域外先进的隐性教育成果与范式进行吸收和借鉴,以便切实提升企业思政隐性教育的实效性。

三、结语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外的思想观念、意识形态的大量涌入,使得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在面对社会、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显性教育方法已经变得很难满足当前石油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因此不断研究探讨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提高企业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已成为重要的现实课题。同企业思政显性教育的“硬性”价值灌输情况相比,隐性教育以其润物无声的教育模式更易于引发员工的价值认同,从而使员工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正向价值的传导,进而规范自身的言行举止,使企业内部的不和谐因素得以最大程度地得以消除。为此,企业应该积极开展思想政治隐性教育,做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

参考文献:

[1] 余永亮.隐性教育视阈下的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途径研究[D].安徽大学,2012.

[2] 吴强,徐华平.浅谈高校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整合[J].山西青年,2013(20).

[3] 张林英.试论隐性教育在高校思政工作中的运用[J].学理论,2010(26).

[4] 鹿晓红.论高校思政隐性教育资源的效能扩展[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3).

[5] 张军波.浅析开放型社会下如何加强部队隐性教育[J].党史博采(理论),2013(11).

上一篇:高校图书馆面向地方企业开展信息服务探索 下一篇:核电站发生严重事故的处理思路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