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慈善事业的缺陷与立法保障

时间:2022-08-17 08:12:24

浅析我国慈善事业的缺陷与立法保障

中图分类号:D922.1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0)10-245-01

摘 要 中华民族素有积德行善、扶危济困、乐善好施、同情弱者的传统美德。如何将这些民族品质内化于现今的社会经济生活当中,是值得我们思考与不断探索的话题。而慈善事业的萌芽与成长为释放中国人民的善良情怀提供了条件与便利。作为一项充分体现国人价值取向的社会公益活动,慈善事业由于起步较晚、基础薄弱、重视程度不高等原因,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许多阻碍,甚至有些畸形。所以,有必要对其进行全面的保护与规制,使之沿着理性、健康的道路发展下去。在这条道路上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制定出符合慈善事业发展规律的法律制度,给慈善事业以制度上的保障,并在慈善事业的管理与监督上双管齐下。

关键词 慈善事业法律保障慈善组织制度创新

一、我国慈善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国人对慈善事业的理解存在偏差

慈善事业也称慈善捐助,是指人们在慈善理念指导下,将自己的一部分财务无偿转让给需要救济的人们,其实质是社会资源的又一次分配①。而如今大部分人都认为慈善就是富有的人对穷人的一种慈悲施舍,富人行善的筹码都是从穷苦人身上剥削去的。这样理解慈善有其片面性,只是看到了表面的形式,并没有真正领悟到慈善背后的社会积淀,这种误解不利于慈善文化的社会主义建设,也间接导致我国慈善事业发展的滞后。

(二)我国慈善事业的立法体系不完善

目前,我国仅有一部《公益事业捐赠法》,它是保障与规范公益捐赠活动的法律。许多人把公益事业与慈善事业等同视之,其实他们两个并不是同一个概念。公益事业是指众多的社会成员为公共事物谋取利益的事业,其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而慈善事业是建立在志愿基础上所从事的一种无偿的、对不幸无助人群的关爱行为,其利益只属于需要救济的人们,故慈善事业中的许多内容并非是《公益事业捐赠法》的调整对象②。《公益事业捐赠法》主要调整捐赠人与受赠人的捐赠法律关系,而对慈善组织的法律地位确认、运作规则、管理体制以及监督约束等内容却没有涉及,这样使我国慈善事业没有具体的可行规则可依,使慈善活动陷入混乱与被动之中。

另外,从我国现行有关规范对慈善事业的调整上来看,这些规范仅仅停留在国务院各部门的部门规章这个级别上,而部门规章在我国并非正式的法律渊源,其立法层级低、规范性不强、执行力不高等缺陷导致对慈善事业并未真正起到保障作用。所以,急需出台一部专门调整慈善活动的基本法律法规,来对慈善事业进行规范,使慈善活动有法可依。

(三)我国慈善事业的制度缺失

慈善事业发展受到我国现阶段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的制约,如何使慈善事业从各种制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是关系其能否不断完善的关键。而慈善组织在慈善事业这个伟大使命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可以说慈善组织是慈善事业的“职业经理人”,慈善组织的独立性与廉洁性决定了慈善事业的成败。在我国,不允许民间慈善组织单独进行慈善活动,政府在慈善事业中一直充当着“老大哥”的角色,这使得大量的民间慈善组织均选择挂靠政府中具有管理公益活动的职能部门或经政府授权的组织这种方式,民间慈善机构深深的打上了政府权威的烙印,成为政府慈善的人,而自己并没有取得独立的法律地位。这样既不利于公民社会积极参加慈善活动的高涨情绪,更可怕的是有可能使慈善事业的发展背离广大仁爱者的初衷。

作为“壹基金”的创始人,功夫巨星李连杰先生在接受中央电视台《面对面》栏目组的采访时表示,该慈善计划目前正面临中断的可能③。究其原因,其实质可谓“行政垄断”排挤了民间慈善机构的生存空间。

二、完善慈善事业的立法体系

慈善事业作为一门新兴的公益事业在起步之初就应该将其纳入规范的轨道上来,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其在发展过程中健康与有序。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人们对《慈善事业法》出台的呼声日益高涨,制定《慈善事业法》的各种条件也日渐成熟。所以,有必要也有能力对我国慈善事业进行规范系统的调整。这部法律应将重点放在慈善组织法律地位的确认、慈善组织机构治理、监督管理模式及其法律责任上。这样既能充分发挥民间慈善机构坚实的群众基础,从而提高筹款效率,又能对慈善机构在内、外部上施以有效制约,净化了慈善腐败的不良社会风气,打消了捐助人对慈善机构不信任的后顾之忧,进而建立起文明的慈善文化。

三、探索慈善事业的新制度

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必然伴随着新事物、新情况的层出不穷,为应对新情况的出现,必须研究出适应新情况发展规律的新制度体系。例如,捐助方式的多样化、捐助内容的丰富化、慈善机构管理模式的自由化等问题,都需要有配套的规则来调整,尽量减少慈善事业的盲区与慈善制度的空白。但是一项新制度的诞生并非轻而易举,需要研究人员对新情况进行透彻分析后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在借鉴国外成功先例的基础上,从宏观上整体把握、综合分析才能起草出来,可谓任重道远,需要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不懈努力。

四、结语

慈善事业的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经济力量的晴雨表,是一个民族整体道德素养的体温计,也是全人类共同福利的伟大工程。我国作为一个世界大国,理应承担起更多的慈善义务,因此我国把慈善事业纳入了“十一五”规划体系之中,并制定了《中国慈善事业发展指导纲要》,鼓励与扶持民间慈善组织不断发展,相信我国的慈善事业在一个负责任的国家和众多怀有仁爱之心的民众的共同努力下必将生生不息。

注释:

①吴兴国.我国慈善事业发展之立法选择.2005(7).

②阿斗.慈善立法:商业社会.2007(19).

③杨云红.我国慈善捐助事业法律规制现状评析.2010(5).

参考文献:

[1]吴兴国.我国慈善事业发展之立法选择.2005(7).

[2]阿斗.慈善立法:商业社会.2007(19).

[3]杨云红.我国慈善捐助事业法律规制现状评析.2010(5).

上一篇:浅论共同正犯意思与行为构成体系 下一篇:我国政府集中采购的激励效应模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