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大学生网络信息分辨能力的因素研究

时间:2022-08-17 06:31:13

影响大学生网络信息分辨能力的因素研究

【摘 要】本课题运用调查研究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华中高校的大学生为主要调查对象,通过分析大学生接触和利用网络信息的现状、网络信息辨别能力的自我评价、网络传播媒介的影响等,探讨影响大学生网络信息分辨能力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构建影响因素的数据模型,并分别从主体构建、高校建设和社会监控三个方面来寻求解决途径,以此提高大学生网络信息分辨能力。

【关键词】大学生 网络信息 分辨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14-0009-02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调查显示,从2008年9月开始大专及以上学生的互联网普及率已达100%,互联网所具有的开放性和公众参与性使网络信息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互联网也逐渐成为大学生除传统文本文献信息之外的又一信息资源利用中心。但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和自由性,加之大学生尚未形成系统和缜密的逻辑思维和独立判断能力,使得大学生在如何正确判断、评价网络信息资源的质量和价值,以及如何选择有用的网络信息资源方面显得力不从心。由此引出探讨影响大学生网络信息分辨能力的因素,并研究相应解决措施的现实需求。

本课题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对象为华中高校的在校大学生,采用抽样调查方法,前后共计发放310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293份,有效回收率为94.5%。其中,男生169人,女生141人。被调查对象的学科背景如下:人文类65人,社科151人,理工科84人,艺体类10人。问卷内容涉及大学生对网络信息的判断力、获取网络信息的途径、对网络信息的态度、大学生处理网络信息的能力,以及影响大学生网络信息分辨能力的因素等方面。

一 概念界定

由于目前学术界对网络信息分辨能力这个概念没有明确的界定,因此,本课题小组将从它的上位概念——信息素养概念着手进行定义。

美国图书馆协会在1989年对信息素养进行定义:信息素养是个人能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以及有效地搜索、评估和使用所需要信息的能力。我国学者蒋宏曾举出多个学者的定义做比较,认为 “信息素养”包括以下使用信息能力的综合:了解信息价值的能力;知道何处可获得信息的能力;检索信息的能力;解释、组织、综合信息的能力;利用与传播信息的能力。通过分析这两种观点我们不难看出,信息素养是利用者利用信息的各种能力的总和。

参考以上观点,本课题小组认为,大学生网络信息分辨能力是指大学生网民通过独立思考和判断,对网络中的信息内容的真伪进行鉴别和运用的能力。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认知能力。明确自己所需要网络信息的范围并有效获取所需信息,以及对网络信息的选择和认识能力。

第二,理解能力。了解信息价值的能力和解释、组织、综合网络信息内容的能力。

第三,辨别能力。运用学识、经验和其他辅助工具对网络信息的真伪进行理性判断和准确鉴别的能力。

第四,运用能力。充分掌握网络信息的内涵,并达到特定目的的能力。

二 大学生网络信息分辨能力现状分析

通过调查,了解到目前大多数大学生能对网络信息进行理性分析,但仍有部分大学生获取网络信息的渠道比较单一,对网络信息判断能力不够,信息检索能力和媒介运用能力有所欠缺。

1.大学生获取网络信息的途径分析

调查表明,大学生获取网络信息的方式中,从社交网络和搜索引擎获得信息的学生比重都达到62.75%,大型门户网站的比例为47.06%,专业的资讯网站等其他方式的使用率较低。在被问及网络信息可靠度的问题时,43.14%的大学生选择了专业的资讯网站,其中,大型门户网站、计算机信息资源数据库、国家新闻机构的主流网站所占比重分别为19.61%、17.65%和15.69%;而对大学生普遍使用的社交网络中信息的可信度只有3.92%。这体现了大学生的信息获取方式和信息真实性之间的矛盾。

2.大学生对网络信息的判断力

调查表明,45.1%的大学生表明偶尔会被一些虚假的网络信息所误导,43.14%的大学生会受到别人对网络信息的看法的影响。这反映出部分大学生的从众心理;只有11.76%的大学生表明能够清晰辨别出信息的真伪。在被问及能否在网络中找到想要的信息时,23.53%的学生表示网络信息太复杂,不能立即找到,28.41%的大学生表示不总能找到想要的信息,47.06%的人表示能够找到所需信息。

3.大学生对网络信息的态度分析

从调查结果看,37.14%的大学生认为网络信息不能违背伦理道德,28.57%的大学生认为网络信息要选择合适的网站,14.29%的大学生认为应该有专门机构来审核网络信息;只有20%的大学生认为网络应该包含所有信息。这表明大多数大学生认为网络虽然是一个自由的环境,但是网络信息的仍需要一定限制,仍需要严格意义上的“信息把关人”。

4.大学生处理网络信息的能力

调查结果显示,当遇到感兴趣的网络信息时,有56.86%的大学生会上网查找相关信息辨别真伪,同时进一步转播信息或者跟帖,有27.45%的大学生表示没有特别举动,等待网络信息进一步更新,有11.76%的大学生表明仅一看而过,不做进一步了解,而有3.92%的人表示会不加辨别地转播信息或者跟帖。表明仍有部分大学生对网络信息分辨能力不够,需要进一步引导。

三 影响大学生网络信息分辨能力的因素

在研究中,本课题小组首先通过文献资料法、咨询访谈法等确定影响大学生网络信息分辨能力的主要因素,再通过问卷调查法了解这些因素对大学生的具体影响程度和影响方式。通过对调查所获信息进行分析,将影响大学生网络舆论辨别能力的因素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类。其中,内因起着主导作用,外因则起辅助作用,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作用,共同影响大学生的网络舆论辨别能力。

上一篇:多媒体辅助实验教学 提高物理教学质量 下一篇:多媒体优化法律基础教学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