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按摩治疗失眠的补泻手法应用

时间:2022-08-17 02:25:52

浅谈按摩治疗失眠的补泻手法应用

中国盲人按摩中心(北京西城区宝产胡同)(100035)

关键词失眠症病因分型按摩治疗补泻手法

失眠又称“不寐”、“不得卧”、“不得眠”等。是指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疾病。轻者入睡困难、眠而不实、时睡时醒,或醒后难以复眠。也有的表现为彻夜不眠(患者自述)。现代医学多将失眠归纳到神经衰弱范围内,是神经衰弱的一个典型的自觉症状。常伴有头痛、失眠、多梦、心悸、健忘、疲乏等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的症状。

1病因

1.1肝郁化火:由于情志所伤,肝失调达,致气郁不疏,郁而化火,肝火上炎,扰动心神,神不得安则失眠。

1.2心肾不交:由于素体虚弱,久病体虚,房劳过度,损耗肾阴,以致心肾不交,心火独亢,心神不安而失眠。

1.3心脾两虚:由于长期思虑过度,伤其心脾,血液损耗,血不养心,心神不实而失眠。

1.4痰热内扰:由于饮食不节,伤及脾胃,脾失健运,宿食停滞,水积化痰,酿成痰热,痰热上扰,以致睡卧不安。

2临床表现

2.1肝郁化火:症见失眠、性情急躁易怒、不思饮食、口渴喜饮、面红目赤、便秘溲黄,苔黄、舌红、脉弦而数等。

2.2心肾不交:症见失眠,心悸不安、头晕耳鸣、健忘、五心烦热、腰膝酸软,舌红、脉细数等。2.3心脾两虚:症见失眠,多梦易醒、心悸健忘、肢倦神疲、饮食无味、面色少华,舌淡、苔薄、脉细弱等。

3治疗

3.1治则:按照中医的“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原则,虚证则滋阴养血,实证则泻火、清热化痰。手法补泻是轻为补,重为泻;慢为补,快为泻;顺时针为补,逆时针为泻;顺经为补,逆经为泻。

3.2手法与取穴:3.2.1手法:揉法、点法、按法、拨法、推法、拿法、滚法、搓法。

3.2.2取穴:主穴有心俞、肝俞、脾俞、胃俞、肾俞、胆俞、神堂、膻中、神门、内关。配穴有命门、天枢、足三里、三阴交、气海、关元等。

3.3操作:3.3.1患者俯卧位,施术者站于一侧,在患者背部、腰部沿督脉和膀胱经路线,以掌推法自上而下直推10次,分推10次。

3.3.2患者仰卧位,施术者站于一侧,以单手或双手重叠揉腹3~5分钟;然后施术者位于患者头侧,在患者头面部施术,即分推印堂至太阳5~10次,点揉印堂至百会5~10次,点揉风池、风府各1分钟。

3.3.3分型施术:3.3.3.1肝郁化火:拇指泻法拨揉肝俞、胆俞、心俞穴;泻法点揉膻中、神门、内关穴;拇指补法点揉肾俞穴2~3分钟。

3.3.3.2心肾不交:拇指泻法点揉心俞、神堂、膻中、内关、神门穴各1分钟;补法按揉肾俞穴2分钟;横搓命门穴1分钟。

3.3.3.3心脾两虚:拇指补法按揉心俞、膈俞、脾俞、胃俞穴各2分钟。

3.3.3.4痰热内扰:拇指补法按揉脾俞、胃俞、肾俞、三焦俞、足三里、三阴交穴各1~2分钟;泻法拨揉心俞、神堂、膻中穴各1分钟。

用脑过度症见失眠,以梳理患者头皮为主,通常上午治疗时以指尖梳理患者头皮3~5分钟,使其大脑皮层兴奋,工作精力充沛,配以重手法点揉太阳、足三里、合谷穴各1分钟,下午或傍晚治疗用抑制手法指腹梳理患者头皮3~5分钟,使其大脑皮层抑制,精神放松,配以轻揉百会、风池、风府穴各1分钟,以致入睡。

笔者经过多年实践证明,在按摩治疗失眠中合理应用补泻手法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尤其是心肾不交的患者,施术者在点揉或拨揉心俞、神堂穴时,用重手法即泻法(以患者能够忍受为宜),使得气感由背部串至胸前,对肝阳上亢者在其肝俞、胆俞穴用泻法,而肾俞穴用轻松手法即温补手法,按摩时间长一些,以补其肾阴不足。可取得非常满意的效果,有的当晚就能熟睡。

上一篇:按摩配合刮痧治疗普通感冒 下一篇:推拿配合中药治疗颈性眩晕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