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浩补肾汤并腧穴经络按摩综合治疗高血压肾病的疗效观察

时间:2022-02-27 05:24:36

新浩补肾汤并腧穴经络按摩综合治疗高血压肾病的疗效观察

广东省惠州市人民医院(516002)

深圳市新浩保健食苑、健康城(518053)

关键词高血压,肾性中药治疗按摩治疗高血压动脉性肾硬化症是肾脏病的第二位常见原因。高血压病既可引起肾脏损伤,也可为肾脏疾病的主要表现。而肾功能下降程度与血压升高程度密切相关。一旦肾功能损害至一定程度,其在临床上治疗就比较困难。探索应用中医药特色,合理有效可行防治高血压肾病的方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新浩保健食苑、健康城采用补肾固本汤并腧穴经络按摩综合方法,对伴氮质血症的高血压肾病38例进行辨证施治。与其他单纯西药常规治疗的同类病人比较,取得较好效果。

1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均采用“中医虚证辨证参考标准”、“高血压动脉性肾硬化诊断标准”[1、2],研究对象为1999年9~12月社区业主及部分市区工商界、政界人士。观察组38例,男25例,女13例;平均年龄532±56岁;高血压病程67±43年;血压:190~165/95~110mmHg。全部眼示动脉纡曲硬化、渗出29例,出血10例,视水肿7例;心电图示S―T段压低22例,T波倒置9例,期前收缩17例;肾阴虚22例,肾阳虚16例;有头晕头痛、耳鸣目眩、手指麻木、多尿、夜尿增多、腰膝酸软、舌红苔腻,脉弦等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夹有湿浊诸证候。对照组41例,平均年龄565±57岁,其他一般情况大致与观察组相致。

2施治方法

观察组施治期间停服任何西药。采用深圳新浩保健食苑调制的补肾固本汤,主要由仙灵脾、女贞子、石斛、枸杞、肉艹从蓉、丹参、菟丝子等中草药配烹鸡肾、黄牛肝菌,或鹿鞭等,每周用膳2~5次。同时由新浩健康城技师采用特色手法,按压肾俞、足三里、三阴交、昆仑及督脉经、足太阳膀胱经等,每次30分钟至1个钟。并指导进行调息保健引导,早晚于家阳台安静环境心平气和、专心致志、微闭双目的入静状态,意守丹田,均匀深呼吸,左右旋转上身及腰部,每次5~15分钟。疗程45天,随访(通讯、信)3个月。对照组41例常规服用尼群地平15mg、3次/日,双氢氯噻嗪25mg、3次/日;或服用卡托普利、科素亚等。

3结果

观察组38例经新浩补肾汤并腧穴经络按摩综合施治后,症状明显缓解,血压控制在160/90mmHg以下者为显效;证候有改善,血压控制在165/95mmHg以下者为有效;无改变者为无效。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显效、有效、无效依次分别为:11例与9例、19例与12例、8例与20例。两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89%(30/38例)、512%(21/41例),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

两组治疗前后Hb、TG、Tch及肾功能参数改变见表1。

4讨论

伴有氮质血症的高血压肾病属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夹有湿浊,为虚实夹杂之证。采用中药补肾汤并俞穴按摩、引导等综合疗法,在改善症状、控制血压(尤其是舒张压)方面,明显优于单纯西药常规治疗。本组总有效率789%,而对照组为512%。可见中医药特色综合防治高血压肾病疗效明显。深圳新浩保健食苑补肾固本汤除有滋阴补肾的诸药外,加上血肉有情之物(鸡肾或鹿鞭等),具有益肾填髓、益气养血、固本祛邪功效。现代科学研究揭示,传统中医补肾方剂能滋补肾阴、调节肾阴肾阳平衡;方剂中仙灵脾有降低血脂和降压作用,能抑制高灌注引起的肾小球肥大[3、4];益肾固本疗法可延长机体细胞寿命和生物生存时间。这对高血压肾病的肾功能损害有独特的修复作用[5]。

高血压肾病伴肾功能不全常合并有贫血。本组资料表明,新浩补肾固本汤有改善贫血之功效。这与诸药配伍血肉有情之物益气养血,促进红细胞生成素生成,抑或补充造血过程中其他所需成份而发挥作用密切相关。本研究随访结果还表明,新浩食疗、按摩对高血压肾病伴氮质血症继发性血脂代谢紊乱也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使甘油三脂下降。

另外,特色中医腧穴经络按摩以疏通气血、调节脏腑功能,增强体质达到治病强身的作用。

本组38例在补肾固本汤基础上,由采用背督脉经、肾俞、昆仑、足三里等相应穴位进行按压、搓、颤、捋等手法,通过按摩腧穴和经络,调济脏腑,平衡阴阳,增加经络动力,促进经络的气化功能,改变局部及脏腑血运状态,分析资料显示观察组临床疗效及各项实验室指标参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参考文献

1、沈自尹,王文健.中医虚证辨证参考标准.中西医结合杂志,1986;6(10):598

2DunnMj,SmithMC.ThePatietsWithhypertension.In:Schr:erRW,eds.Mannalofnephrology

:diagnosisandTherapy,3rded.Boston:little,BrownandCompany,1990;226~258

3、程庆王乐,师锁柱,于力,等.淫羊藿对7/8肾切除大鼠肾脏病理改变的影响.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1993;2(3):239~241

4、张庆怡,丁钰熊,王宇峰.慢性肾衰虚证的研究。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1995;3(4):1~3

5、郑大坤.补肾疗法.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2;1~4

上一篇:中医推拿中的模糊观初探 下一篇:牵引推拿治疗颈源性高血压3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