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教学中的几点感受

时间:2022-08-16 11:58:52

计算机教学中的几点感受

摘要:人们已经清楚地认识到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知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掌握计算机学习技能是迫在眉睫的事。然而,各个学科的差异性决定了教学方法的不同。计算机本身的特点决定了计算机教学在开展创造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笔者根据教学经历浅谈在计算机教学方面关于学生特点、学生学习计算机创作性方面的几点感受。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 学生特点 创造力

随着计算机知识向各学科领域的渗透,人们已经清楚地认识到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知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由于计算机是人脑的延伸,是人脑思维活动的模拟。是对人类思维活动的结构、功能及其规律的把握,所以,其在教学上的运用十分有利于学生的发展,符合现代教学的要求。

计算机本身的特点决定了计算机教学在开展创造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那么,计算机教学实践中,怎样实施创造教育,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呢?

一、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好胜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好奇心是对新、特、奇事物进行探究的一种心理倾向。学生对感知到的新信息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进而产生深入分析、思考的急切心理,教师要利用这种心理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及学习兴趣。

技工学校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转折时期,随着生活由普通教育向职业教育的转变,发展方向由升学为主向就业为主的转变,以及他们将直面社会和职业的选择、面临职业竞争日趋激烈和就业压力日益加大的环境变化,他们在自我意识、人际交往、求职择业及成长、学习和生活等方面难免产生各种各样的困惑和问题,特别是在学习计算机这门课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的问题。例如,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认为计算机的学习就是用来上网聊聊天、玩玩游戏,会打点字,会简单电脑操作就行了,进入社会后,多数也跟计算机打不上交道。针对这种想法,我在所讲授的这门计算机课程――《中文Word 2003职业技能培训教程》第一节课中给学生讲了一些简单的例子:如果你现在就面临社会,面临择业,你是不是需要写一份“自我介绍”和一份“求职信”呢,那么,我们就可以应用Word 2003中所学习的基本知识,首先编辑好一篇文章,然后根据文章的内容、多少,编排出一个合理、美观的版面,最后把它打印出来,递给用人单位。从这个角度来说,一篇整洁、美观的“自我介绍”或“求职信”就是求职成功保障的第一步,我们要做到这一步,就离不开我们在《Word 2003》中所学习的一系列知识了。学生在大学深造4年,最终都是希望能够找到一份好的工作,因此,这样的实例引导可以直接激发他们潜在的好胜心。

由此,将学生们的好奇心、好胜心提起来,就能更加顺利地进行下一步的计算机课程的学习了。

二、尊重学生的主体精神,培养主动性

没有主动,便无法充分挖掘潜在的创造力。教学过程中,我既注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更注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上机操作时,我总是提出问题。让学生去解决。开始个别学生有畏难情绪,依赖性很强,希望教师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或实际操作一遍给他们看。我故意不回答他们提出的问题,也不许相邻的同学帮忙,这些想“偷懒”的学生只好自己摸索。例如:我在讲图形插入一节中,要求学生们利用给出的基本图形,画出一幅春游的景象,并配上简单的文字。学生们利用所学的知识,将基本图形经过各种图形的叠加、组合、加粗、调色、图形间的搭配等操作完成了一幅很好的春游图。看着自己独立完成的图,他们特别兴奋,有一种特殊的成就感,这样以后也就乐于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了。这样既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又启迪了学生创造的思维:既提高了学生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意志。有的学生在计算机学习中总结说:“最大的收获就是通过基本的知识能自己摸索出别的知识与技巧。”我认为学生的这种收获。就是教师的最大收获!

三、注意因材施教,开发创建才能

要使所有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尽可能地发展,必须“因材施教”。计算机的特点决定了“因材施教”可以在计算机教学中很好地实行。技校的学生来自不同家庭,毕业于不同的中学,有的学生在学校学过计算机课程,有的学生家里有计算机,而有的学生则从未接触过计算机。针对这种状况,我在讲课时先跟学生说:学过这部分内容的同学可以不听课,但要学会自学后读课程,把时间利用好,要借助已掌握一定程度的计算机能力的优势,在原来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走在其他同学乃至老师的前面;而没接触过计算机的同学也不必心急,踏踏实实从头学起。上机操作时,我就多出些练习让这部分学生多操作,而已会这部分操作的学生则让他们进行更深一步的练习,使他们分别在不同程度都得到提高。

总之,计算机课程的学习,有利于因材施教,因材施教要求教师以学生的实际出发,依据学生的特征和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有利于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上一篇:信息技术教学之我见 下一篇:社会互动理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的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