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教学 精彩无限

时间:2022-08-16 10:30:09

识字教学 精彩无限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育中,识字教学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它是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口语交际的基础。小学语文教师应想方设法让枯燥的识字练习生动起来,使学生带着愉悦的心情去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使学生主动的去学;还要教给学生必要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识字教学;快乐学习;积极主动;掌握方法

阅读写作的基础是识字,小学低年级语文更是以识字教学为主。整个小学阶段要求学生的识字总量约为3500个,低年级就占1600-1800个。可以说,识字教学的成败直接影响这一阶段教学任务的完成,对学生今后的语文素养也至关重要。然而,识字是枯燥的,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所以,教师必须在汉字教学中,采取多种形式,想方设法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让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愉快地识字。

一、激发兴趣,快乐学习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特点,在教学时,教师应遵循教学的直观性原则,恰当地运用直观教具,例如挂图,实物,简笔画等,尤其是交互式电子白板,使复杂、抽象的教学内容显得比较简单,直观和具体。低年级小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间持续比较短,而鲜艳的色彩、栩栩如生的形象、动听的声音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力牢牢抓住;图片的对比,识字转盘的使用,清新明快的儿歌,不仅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效提高学生识字的效率。例如:我在教象形字时,先尽可能出示实物或者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并说出它的名称、特征,然后再出示生字卡学习生字,找出两者之间的联系。

特级教师高林生曾在一次讲座中说过:“要学会‘哄’孩子”,“要准备一百顶高帽给学生戴,要真心实意地给他们戴”。相对于严厉的批评,真诚地表扬更能赢得学生的信赖和尊敬。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带着欣赏的眼光对待孩子,不吝惜赞美表扬之词。课堂上,我常挂在嘴边的是“你真棒!”“有进步了,继续努力!”……只要学生说得好,我还会和学生一起鼓掌,为他加油,所以学生的自尊心得到了保护,有了很大的成就感,学习的兴趣更浓厚了,求知欲被激发,今后的学习自然水到渠成。

二、积极探索,自主学习

兴趣是一株脆弱的幼苗,有了兴趣还远远不够,它不能转化为学生的内在动机,要预防“三分钟热度”的现象就应该趁热打铁,调动学生的探索欲望,让兴趣变成最好的催化剂,点燃学生心中求知探索的火苗,变“老师要我学”为“我自己要学”,这样才能有效地完成识字任务。

《新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第一学段的识字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这里的“喜欢”,“主动识字的愿望”正是考虑了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众所周知,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汉字数量又很多,难认难记难写,对于一个七八岁的孩子来说更是难上加难。如何让这一艰难的任务持续下去,就得靠主动识字的愿望。有了这样的愿望,才能克服学习中遇到的种种困难,才能与自身存在的惰性作斗争。

如教学生学会了汉字“青”后,我让学生自己想办法来记这个字,然后问他们:“青可以和哪些偏旁交朋友?你认识它的新朋友吗?”学生经过转转盘动手操作后发现,可以给“青”加上三点水,言字旁,日字旁,目字旁等等。学生更惊奇的发现,原来通过学习一个汉字可以认识更多的汉字。于是,我应势利导:“聪明的你能利用这种方法学习汉字吗?”学生的探索欲望一下子被调动,兴趣盎然地讨论起来。而我心中窃喜:有什么比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更有效,更高效呢?

在学习的过程中,形近字总是令学生困扰,令老师头疼,例如“己已”、“今令”、“晴睛”、“幼幻”等,学生经常感到混淆,记忆起来十分困难。尽管教师想了许多方法,但收效甚微。我觉得最有效的办法是让学生自己找出它们之间的异同点,只有通过自己的观察和讨论,才能记忆深刻,此时,教师适当地指导,学生反复地练习,真正区分形近字便落到了实处。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自主地学习;不再是被牵着鼻子走,而是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三、授之以渔,掌握方法

学习伴随着孩子的一生,教师应该有发展的眼光。尽管低年级的学生还很小,不知道怎样自学,必须在老师的搀扶下学习,但这并不意味着“包办”。教师要为学生将来的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在教学方法上可以采取先扶后放的策略,“扶”是为了“放”,而“放”又离不开“扶”的累积。

学习具体的汉字固然重要,然而方法的指导也必不可少。就精力和时间而言,教师不可能对每个字都一笔一划地进行指导,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也不允许教师这么做。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比单纯地教授知识更加有益。

用类比法学习汉字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不仅大大提高识字的效率,还可以锻炼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汉字中70%是形声字,掌握基本字可以学习更多的新字。比如“包”,“丁”,“青”,教材中还有生动有趣的儿歌,贴近生活的情境,都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素材。用类比法还能帮助学生区分汉字之间的细微差别,避免犯错。

另一种有效的方法是理解汉字的构字意义。汉字不同于其他文字,它是一种表义文字,如果能够理解它的构成与意思之间的联系,势必可以更好地掌握它。特别是汉字的偏旁,提手旁和手有关,足字旁和脚、腿有关,三点水和水有关……有些汉字最初是根据事物的具体形象发明出来的,如“竹”、“舟”、“燕”、“川”、“日”……

总而言之,识字是学生阅读的有力保障,运用巧妙的教学手段,把学生领进文学的大门,感受祖国文化的无限魅力。在识字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体会成功的喜悦,为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上一篇:有效开展课外科学活动,让孩子扬帆远航 下一篇:金融岛:为中小企业打造专属的金融社交服务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