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2-04-22 01:29:19

建立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居民健康档案被列为国家九类公共卫生服务项目[1]之首,可见居民健康档案的重要性。随着居民健康档案建设工作的全面铺开,居民健康档案的日常管理工作已成为健康档案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的一个新问题和新挑战。分析了居民健康档案管理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建议,希望能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提供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健康档案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9-0489-01

健康档案是指与个体健康有关的更广义的信息资料,它涵盖了居民基础健康及预防免疫、就诊记录、健康检查记录、计划生育等方面的信息档案。是记录有关居民健康信息的系统化文件,通过建立、管理和利用居民健康档案,能够了解居民的健康状况和疾病构成,掌握辖区内居民的主要健康问题及其变化趋势,能够进行高危人群筛选,有效开展健康教育、疾病预防、基本医疗保健和健康康复等服务,全面提高全民健康素养。因此,卫生主管部门在对社区卫生服务的达标验收中,对健康档案管理的要求很高。如建档率>90%,对育龄妇女、儿童、65岁以上的老人及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等进行系统化档案管理。现结合我辖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情况中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

1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在健康档案管理工作中发现,有些居民健康档案的数量虽然按期完成,但不能保证质量;部分档案仅局限于记录社区居民与健康相关的基础数据。这些档案无法与居民个人、家庭成员健康变化相联系。对社区居民的健康管理缺乏指导意义;也有的符合要求的健康档案,由于种种原因不能连续利用而成了“死”档案。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是:

1.1政府对社区卫生服务投人不足,制约了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

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提出:“社区卫生服务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的具体体现。积极推进社区卫生服务是政府的重要职责,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对社区卫生服务的领导要把积极推进社区卫生服务引入政府工作目标;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要把符合要求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作为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把符合基本医疗保险有关规定的社区卫生服务项目纳人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畴;财政和卫生行政部门要调整卫生经费的支出结构,按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安排社区预防保健等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这些政策没有得到全面落实。如政府投入少,使部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需要靠自己的创收来获得经费补助;有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没有政府投入,完全靠自收自支,驱使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向营利性方向发展,无法抽出人力、物力进行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制约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功能定位、服务质量的提高及管理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1.2社区卫生服务人员观念陈旧。社区医护人员对健康档案的重视不够,现在社区中的医护人员大多以前从事过临床工作,他们的思想仍停留在门诊或常规慢性病患者的访视上,并没有将健康档案当作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必备工具。由于政府的政策落实不到位和人们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偏见,使得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对工作缺乏正确的认识,没有自信心;不少人认为从事全科医学低人一等,服务工作中缺乏积极性,这些医务人员对健康档案的利用、回访和更新,工作热情不高,责任心不强,影响了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的质量。导致花大量人力、物力建立的健康档案,由于得不到定时更新,成为了“死档”。

1.3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制约了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的效率。进行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的主体是社区医护人员,如果他们的专业技术水平低,对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肿瘤等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及健康教育指导不能满足居民的需要。往往导致居民对社区服务人员排斥的现象。杨瑶等170名大于18岁的社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进行健康管理的医务人员学历和技术职务较低,73.5%的居民不接受社区医师,60.6%的居民首选就诊于三级综合医院.仅有35.3%的居民就诊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4]。可见,没有过硬的专业理论和临床技能,社区卫生服务将寸步难行。因此,必须进行全科医学培训,使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能力得到全面升华。

1.4社区居民身份复杂,居所易变。社区居民在年龄、民族、性别、知识层面、等方面差异较大。老年人语言表达、听力、视力有所减退,不同的民族语言都影响居民与社区服务人员的交流;女同志对社区诊疗技术有偏见,只信任大医院;一些重点疾病患者,隐瞒病史难以沟通;低层次居民对建档作用不理解,高层次居民大多有公费医疗认为没必要在社区建档。而且辖区内人员流动性较大,存在人户分离和租住户问题,如年轻父母为让子女上好学校,跨区落户,人户分离;有的居民建档后又另租他处居住,造成档案的漏建和重建。最后居民担心某些个人信息外泄,大多采取回避的方法,或者是避重就轻,隐瞒病史,使得居民健康档案的推行严重受阻。

2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2.1强化政府职能,加大政府投人,完善补偿机制社区卫生服务是政府实行的具有一定福利性质的社会公益事业,如果没有政府强有力的领导和支持,将难以长期开展下去[3]。社区卫生服务如果没有经济基础作支撑,发展将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4]。因此,必须强化政府职能,加大政府对社区卫生服务的经济投入,增加社区居民预防保健经费,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提供经济保障:必须完善补偿机制,实行居民健康档案有偿管理,从而调动医护人员的积极性,让他们保质保量的完成居民健康档案管理。

2.2加强人才培养,提高人员综合素质医务人员的素质水平是搞好社区卫生服务的关键,加大社区卫生服务人才队伍的建设力度,是当前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加强现有人员的继续教育是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对社区医护人员进行培训。①鼓励、支持社区医护人员积极参加全科医学培训,转变医护人员的观念。②利用医疗系统优势组织社区医护人员轮流到急症科、心内科、神经内科、内分泌科、呼吸内科、外科皮肤科、小儿科、心电图室等部门进修学习;③组织有关专家轮流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坐诊指导,提升社区卫生服务的影响力,为社区医护人员进行传帮带。

2.3完善健全的健康档案管理制度可制定一系列有关健康档案的法律法规,完善档案收集整理、资料归档、保密、统计、借阅登记、鉴定销毁和开发利用等管理制度。确保在不泄漏居民个人信息以及涉及居民健康隐私的前提下,对健康档案进行有效、动态和科学的管理;积极将计算机技术及网络应用于居民健康档案日常管理工作中,建立健全居民健康档案管理信息化服务网络。做到居民健康档案动态化管理,适时更新居民健康档案,积极推进居民健康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使居民能够随时随地掌握自己最新的健康状况。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又重要的工作。

2.4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居民的健康和建档意识。充分发挥广电、报刊、网络等媒体作用,结合全国高血压日、世界肝炎日、预防接种宣传周、提高居民对健康档案管理的认识程度;要通过媒体、健康教育宣传栏、健康教育讲座等形式,宣传建立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重要意义。引导居民了解、认识建立健康档案的重要性。提高居民的认识程度,从而更好地做好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九类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治、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老年人保健、高血压与糖尿病等慢性病管理和重性精神病管理

[2]沈培林.社区健康档案的管理与应用[J].社区医学,2011,20(11):20-22

[3]程建新.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建立与管理[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20(24):18-20

[4]杨瑁,赵亚利,刘向红,等.社区合同式健康管理需求调查及影响因素研究.中国全科医学,2006.9(17):1642

[5]郭清.社区卫生服务理论与实践.广州:蛭南大学出版社,2o03.253―254

上一篇:新形势下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强化策略 下一篇:有关文化创意产业扶持政策解读(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