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贷工作中应关注的财务报表信息

时间:2022-08-16 07:51:07

信贷工作中应关注的财务报表信息

银行在实际信贷工作中,无论是对客户的资信评价、分类授信,还是项目论证、贷后管理,都需要对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详细的分析。企业所提供报表数据的真伪、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财务分析的结果,影响到银行信贷资金的安全,对报表信息如何去伪存真、仔细甄别,笔者结合信贷工作实务,谈谈会计报表分析所关注的要点。

第一,要关注会计报表的审计意见。

按照要求,企业提供给银行的财务报表必须经过会计事务所的审计。在实务工作中,信贷人员对审计后的财务报表也不能盲目使用,一定要关注审计报告所出具的意见类型。会计‘报表审计报告分为标准无保留、保留、否定和无法发表意见等四种意见类型,对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其会计报表信息可以正常使用;对出具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则要考虑审计报告说明段中会计事项对财务报表的影响,在进行财务分析时对上述影响要加以调整。如某个企业的审计报告第三节说明段中表述“贵公司xx交易不符合收入确认的条件,该事项将形成多增主营业务收入xx万元,多增应收账款xx万元,多增利润xx万元……”信贷人员在报表分析时则要对多形成的收入、资产、收益加以调整,如盲目使用,将会影响到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销售利润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等多个财务指标。对出具否定或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其会计报表本身就缺乏合法性和公允性,是无法使用的报表信息。

第二,要关注企业的应收款项。

企业的应收款项分为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和其他应收款。对于应收账款的分析,要关注应收账款的账龄及其可收回程度,检查应收账款是否按照一贯合理的方法计提坏账准备,计提的减值准备是否充分适当,有无少提坏账准备虚增利润,多提坏账准备设置秘密准备的情况,从而确定对流动比率、速动比率、销售利润率等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的影响。对于应收票据,则要详细检杳其贴现和质押情况,检查其与报表附注的披露是否一致,与短期借款的金额是否吻合,有无长期未收的应收票据未结转应收账款。对于其他应收款,则要重点检查其项目明细,防止企业股东抽逃出资在具他应收款项中虚挂往来,或者企、仅(新公司法出台前)实际对外投资超过其净资产的50%时,超额部分在此项日下挂账。

第三,要关注企业存货。

对一般企业而言,存货大多具有数量多、金额大、品种繁的特点,加之其在原材料、产品、产成品等各环节之间的流转时间长,核算手续复杂,因而极易成为企业夸大资产、虚列成本、虚增利润的“调节器”,

对于存货项目,一要重点检查其实际品质,检查有无残损变质或过时的存货未及时清理,有无未按制度规定全额或部分计提减值准备而虚增资产和利润;二要重点检查产品成本结转的核算,要根据企业历史或行业平均成本指标,检查其成本结转与主营业务收入是否配比,有无少转成本虚增利润的现象;二要重点检查企业存货各个时期的资金占用状况,结合历史数据,检查其资金占用是否合理,存货库存是否适当,有无原材料紧缺、产成品积压滞销的情况。

第四,要关注企业的对外投资。

新《公司法》出台前,国家对企业的对外投资严格控制,累计对外投资不得超过企业净资产的50%,新《公司法》虽然不再限制,这与国家鼓励投资的大背景相关,但作为银行信贷人员,对企业的对外投资仍然要持谨慎的态度!综观国内许多大的企业集团或上市公司,都因在主营业务红火的情况下盲目投资,涉入自己陌生的经营领域,最终导致投资失败,资金链断裂,陷入濒临破产的绝境:分析企业的对外投资,一定要看投资的资金来源,如果是通过高负债来进行对外投资,则要慎之又慎,对企业的投资能力和决策水平进行估价,捏紧银行的“钱袋子”。

另外,对企业对外投资的核算方法也要非常关注。会计准则规定,对投资企业控制、共同控制或具有重大影响的,一律使用权益法进行核算,其投资收益随着被投资企业净资产的变动而变动,反之使用成本法进行核算,只有等到实际分得股利时才确认投资收益。而现实中计多企业钻制度的空子,“报喜不报忧”,如果被投资伞业发生亏捌时,则采用成水法核算,不确认本企业的投资损失;如果被投资企业产生盈余,则采用权益法进行核算,确认本企业的投资收益,从而达到人为操纵利润的目的。

第五,要关注个业的金融负债。

金融负债对企业而言是一把“双刃剑”,在高速增长时期,较高的金融负债水平可以使企业获得超额的收益。更好的发挥财务杠杆效应;反之,当收益水平低于付息奉时,就会产生财务包袱,带来偿债危机,形成企业巨大的财务风险。因而,金融负债对企业的偿债能力和营运能力影响很大,也成为我们日常信贷工作所关注的重点。

对于企业的金融负债,首先要检查其期限结构是否合理,长、短期负债与长、短期资产是否匹配,是否有短期借款资金被挪用作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股权投资等长期资产项目,偿债期限与资金回笼不对应。

其次要对企业金融负债的保证:方式进行详细的了解,对抵押类资产的评估价值、变现能力进行科学的估价,对一些折旧率高、价格波动大的资产,以及某些变现能力差的专用设备更要慎之又慎,以科学合理的方法来确定其价值,规避市场风险。

再次要连笔检查企业长期金融负债的到期时间,重点关注有无将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转列为流动负债核算,人为夸大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短期偿债能力指标。

第六,要关注企业的所有者权益:

企业的所有者权益是企业的投资者在总资产中所占有的份额,通常称为企业净资产,下设实收资本(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等四个科目,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企业的资本公积。按照会计准则的要求,企业的投资溢价、外币折算差额、接受捐赠可以在此科目核算,而固定资产、太形资产的评估增值,在未实现交易前仍应该按照历史成本计价,不能虚增长期资产,确认资本公积,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大量的企业通过长期资产,尤其是土地使用权的评估增值来达到增加净资产,降低负债串的目的,现阶段最为关注的是:各类开发区工业园区为了招商引资,纷纷以低地价甚至零地价束手枪投资项目,某些投资者取得土地使用权后,往往通过评估增值来作为抵押物向金融部门融资,几万元一亩的土地评估成十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一亩,大打空手道,造成抵押资产评估价值与实际价格的背离,把企业的经营风险转嫁给商业银行。

第七,要关注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

主营业务收入是反映企业经营能力的重要指标,涉及到资产、负债、成本、收益等多个项目,极易成为企业造假的会计科口。―个正常经营的非投资型企业,

主营业务收入应该构成收益的主要来源,而投资收益、营业外收支带有相当的偶然性,只能作为补充,否则就会本来倒置。对一个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而言,银行信贷最关心的是两个方面:一是收入交易的真实性,应将收入明细账与企业增值税发票、所得税汇算清缴表进行核对,查找差异,杜绝虚假交易。对于年末、季未等企业核算的关键时点,要格外加以关注,谨防企业虚列收入。对企业发生销售红字退回,要逐笔核查,防止企业通过“先确认再冲销”的方式在年度间人为调整收入、二是收入定价的合理性。重点关注关联企业间的销售收入、分期收款销售收入、发出商品收入的核算是否合理,是否符合收入确认的相关条件。

第八,要关注企业的期间费用。

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是企业的三项期间费用,其与主营业务收入存在较强的线性关系,在分析企业三项期间费用时,要结合历史数据进行比较,才能分析出费用波动的主要原因。一般而言,营业费用、管理费用随着主营业务收入的增长而增长,而财务费用则不同,它与企业的融资规模配比,与资金成本相当,如果财务费用与付息水平出现差异,则要重点检查资本化利息的核算是否准确,有无将赞用化的利息支出人为调整为资本化。

如某些企业,其机器设备、厂房等固定资产早已进入可使用状态,但其固定资产贷款利息仍然在在建工程、固定资产科目归集,不在财务费用中列支,造成企业少列支出,虚增利润,夸大收益。

第九,要关注企业的现金流量。

现金流是企业生产经营的血液,是银行信贷资金还本付息的真正来源,一个收益率再高的企业,如果没有充足的现金流,其收益也只能停留在应收账款、存货等空洞的报表数据上,并不能给企业带来实际价值。企业的现金流量分为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三大类,其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最为重要,是企业还本付息的主要来源。一个理想的企业现金流量模式应该是: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正值,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为正值,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正负相间。

第十,要关注企业的报表附注。

会计报表、会计报表附注、财务状况说明书共同构成企业的财务会计报告,会计报表主表提供给我们的是企业的表内业务信息,而其大量的表外业务均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反映,会计报表附注涵盖了企业的对外担保、诉讼、或有负债、存货核算、固定资产折旧、对外投资、信用证、保函、银行承兑汇票等多种信息,这对于我们分析信贷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能力有时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注:“本文中所涉及的表格、注解、公式等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对票据业务的检查应抓好三个重点 下一篇:对基层国库管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