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历史教学中高效课堂的构建

时间:2022-08-16 05:30:26

浅谈历史教学中高效课堂的构建

摘 要:“高效课堂”,就是要最大程度地发挥课堂教学的功能和作用,即在课堂45分钟内要最大限度、最完美地完成教学任务、达成育人目标,在课堂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最完美地实现教育教学目的课堂。

关键词:历史;高效课堂;课堂教学;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6-320-01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教学质量的提高,就摆在了我们广大教师的面前,形势紧迫,时不待我,这也是今后各科教学改革努力的方向。下面我就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教学谈谈我的个人见解,与各位同仁商榷。

所谓高效课堂,就是教师教的高效,学生学的高效的课堂。简言之,就是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限度的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的课堂。就是最大限度的使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的课堂,是师生良好互动,生生良好互动,取得最大化教学效果的课堂。

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高效课堂必须具备两个条件:1、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是学习的主人,心情愉悦的参与教学活动全过程,积极学习与思考;2、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限度的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学习知识,提高能力,潜移默化的接受正面的思想教育,即达到三维目标。

高效课堂要注意量的适度:信息量、思维量和训练量,最大化不是没有限度,学生要真正接受信息,要有一定的思考时间,而且训练题不宜太多、太难或机械的重复。课堂要充满生气,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要让全体学生参与互动,才能达到高效课堂的目标。

我认为,要构建高校课堂,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注意:

一、教师方面

1、充分的课前准备

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句话本意是指在台上表演的时间往往只有短短几分钟,但为了台上这几分钟的表演时间,需要付出十年甚至更多的艰辛努力,教学工作何尝不是如此。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教学设计和安排学生预习,是高效课堂的必备条件。

2、活跃的课堂气氛

教学过程中,逐渐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注入式”传统教学模式和理念。在教学活动中,要坚持“巧设情境,精心设问”的原则,努力利用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快速融入教学过程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利用材料精心设问,培养学生的学习、思维能力。情景的创设要真实,要连贯,要合理,要有针对性。问题的设计也要因需要而设,要精选,构思要巧妙,要为教学活动服务。

3、科学的学法指导

教师在传授历史知识的同时,还应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学习能力的提升,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认知方法,如问题的提出、问题的分析、问题的解决答案的表现方式等。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学生能力的提高是构建高效课堂前提和终极目的。

4、适当的激励机制

新《课程标准》要求,课堂评价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在不同的评价方式中我们都可以找到适当的激励机制。一个好的评价应该面向全体学生,应该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力的作用。从课堂上的口头表扬到作业的批语,从课堂活动中的激励到考试后的评价,处处都有激励的影子。我们不但要使学生有一个好的学习方法,还要培养学生好的学习习惯。适当的激励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高效课堂的教学效果。

5、张扬的个性和激情

一位优秀的教师应该具备自己的个性特点和特色。事实证明,一个有个性、富有激情的教师更容易获得学生的认可,拉近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进而促进教学相长。正所谓:三尺小讲台,人生大舞台。

二、学生方面

1、课前预习

学生提前通读教材内容,找出教材中对自己而言的重难点,提出疑问,带着问题上课,以待问题解决。这样课堂学习才有目的,才能有的放矢,事半功倍,提高学习效率。

2、课堂练习

实行小组合作、互助探究,既有成果展示,又有自测互评,还有思维拓展、师生质疑等。在课堂上要努力做到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让学生及时跟随教师的思路学习。学生精力高度集中,积极参与,课堂效率就可以达到最大化。

3、课堂识记与巩固

对新《课程标准》要求的内容,要引导学生注重识记的思路、方法与技巧,课堂上及时识记、复习、巩固,达到对所学知识及时消化。

4、延伸探究

结合学校实际,积极进行校本教研,开发利用校本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如让学生出手抄报,成立历史兴趣小组,历史演讲比赛,历史知识竞赛,撰写历史小论文,参观历史博物馆和德育教育基地,红色旅游等活动。通过这些生动活泼的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历史课程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真正落实历史教学的“三维目标”。

三、师生关系方面

教学活动是学生和教师的共同活动,任何一方的不完美都不会达到高效课堂的预期效果,师生双方都要准确定位,明确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这样教学过程才会相得益彰。要达到上述目标就必须加强师生交流。

高效课堂应该是活泼的、互动的、无间的,教师与学生之间除了知识的传授,情感交流应该是不能忽视的。作为教师,我们首先要学会表演的艺术、沟通的艺术,让学生对你产生好感,进而被你的人格魅力所吸引,形成浓厚的学习兴趣,在老师的指导下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其次要从心底里关心、关注每一位学生,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使学生感受到被关注,被理解,使他在肯定自己的价值的同时,也培养了表达的勇气和自信心。再次,合理的利用肢体语言,用眼神、手势,面部表情等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暗示。另外,对学生的活动及时进行恰当的赞扬、点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的教学效果。

总之,今后的历史高效课堂教学要体现如下特点:以教科书为依托,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以知识梳理为基础,以思维训练为主线,以自我测评为手段,以自主学习为方法,以小组合作学习为形式,以落实“三维”和培养能力为目标,从而达到高效课堂的目的。

上一篇: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下一篇: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做好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