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用"新",破译留守学生心灵密码

时间:2022-08-16 04:07:13

用心,用

【摘要】对留守学生的管理还是引导学生健康成长都是一个难题,老师们都在用心,用"新",破译留守学生心灵密码。用"情"和"爱"化作扁舟,驶进学生的心湖,给学生心灵"按摩",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纸上学习辅导",把顽劣学生培养成骁勇的士兵。

【关键词】用心;用"新";留守学生;心灵密码

【中图分类号】G442

"夏老师,您待我们班的同学如子女,但我对不起您,开学第一周就和以前交的一些不良朋友在一起吸烟,昨天又在校门外打架,还招惹了一些人到我们班来捣乱......,今天,一个以前的朋友向我要烟,我说没有,我不吸烟了......"

"很高兴你终于有勇气跟老师说。我对烟很敏感,所以,你瞒不了我,我只不过我一直跟自己打赌:你聪明又勇敢,一定会主动向老师说的,一定会改的。事实证明,我们都赢了。希望你摈弃不良习惯,从此好好珍惜自己。老师会为你加油的!这是笔者所在学校"心灵交流平台"上师生交流的一段真实的内容。

"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一切。"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基本信念。作为教师,在上课下课、迎来迎往的轮回中,可能渐渐地便有些不经意,甚至还有些麻木了,可每当自己用心聆听老师和学生的心灵对话,我们都会受到震撼。因为,每每透过这些文字,我们能听到孩子们拔节成长的声音。

每年春节一过,一列列呼啸的列车就带走了成千上万的在外务工人员,他们带走的是新一年的希望和憧憬,留下的却是故土家园和一家老小。于是,伴随着民工潮,"留守学生"大量出现。家长不在身边,怎样全方位引导孩子健康成长呢?

笔者所在的学校有1800多名学生,父母外出务工家庭的学生有800多名,无论是学生管理还是引导学生健康成长都是一个难题,但老师们都娴熟地运用着学校自创的方法:在用心,用"新",破译留守学生心灵密码。

具体做法是,学校给每个学生发个小本本,让孩子想说而不好意思或不方便说的话,用笔记的方式告诉老师,老师在上面或释疑,或鼓励,或交心。这种方法,实现了老师和学生的"无障碍交流",孩子们亦"从学习方法、家庭生活到早恋现象,都愿意跟老师交流和探讨",这是现实版的QQ空间,比虚拟的QQ更直接,更温馨,更值得信赖与寄托。

一、老师的"情"和"爱"化作扁舟,驶进学生的心湖

初中学生处于青春期前后,生理上接近成人,心理上向成人靠拢,内心常常处于独立与依赖、沟通与封闭、自负与自卑、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冲突中。随着独生子女人数的增加,其教育管理难度更是陡然加大。尤其是在农村,外出务工的学生家长有增无减,家庭教育严重缺位,客观上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么多留守的孩子,他们需要在学校得到加倍的关注和关爱,这就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十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们认识到:教育学生首先要爱学生,而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必须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真诚地对待学生的情感。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应时刻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在他们气馁时拉他们一把,在他们骄傲时敲一警钟。要和学生有一定的默契感,无论是批评还是表扬,都要让学生体验到你是在深深地爱护他们。因为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应该变单纯的"责任"为丰富的"情感",把更多的"情"和"爱"化作扁舟,驶进学生的心湖。

二、把顽劣学生培养成骁勇的士兵

构建新型师生关系,强化学生的心理和情感引导,力争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把顽劣的学生培养成骁勇士兵,这也是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基于这个思路,"心灵交流平台"这种师生沟通互动机制要求:每位教师必须与5名以上的学生进行书面沟通,学生在自备的手册上写下自己想向任何一位老师咨询或倾诉的任何问题,老师应及时进行书面解答、点评,或找学生谈话,有问必答,有应必求。多年的实践证明,它成为教师了解学生、与学生沟通的纽带和桥梁。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真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有位老师在回复中写道"看了你写的,我久久不能平静:有吃惊,有担忧,有愧疚。我竟能不知道你心里藏着这么多烦恼,真不配做你的班主任。庆幸的是我现在知道了,我愿意成为你的知心朋友......关于你妈妈,我有这样的建议:你仔细想一想,她为何骂你打你?即使教育方式不对,但出发点是为你好啊,你是个聪明的孩子,你怎么会不明白这一点呢?我这里有篇文章《有些情感我们为何视而不见》,你拿去看看,应该会有所收获。我真的希望你能自信、快乐起来!"只有把学生当朋友,才能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学生都能与老师毫无障碍地交流,从学习方法、家庭生活到内心情感,都愿意跟老师交流和探讨,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给学生的心灵"按摩"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任务首先是了解孩子,而为了了解孩子,就应该不断地观察、研究。不了解孩子,不深刻注意发生在他们内心深处的复杂活动,我们的教育就是盲目的,因此也就是没有意义的。"为人师者,一定要想办法走进孩子们的内心世界,接近她们的真实想法,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她们,也才能使她们愉快地接受我们的指导,而不至于产生不可逾越的代沟。老师每天会收到很多心灵交流本--通过"心灵交流平台",不少学生都把她当成了无话不说的知心朋友。

陈文(化名)是七年级的一名学生,在升学考试中,以前三名的成绩考入了现在的班级,但进入初中以后,学习成绩、表现每况愈下,老师为此忧心不已。"我记不清妈妈有多久没有回来了,如今,我迈入了中学,进入了人生的一个重要阶段,多么希望妈妈能回来看看我......"在一次交流中,了解到陈文对母亲的深切思念,以后每次上语文课,老师都叫他回答一次问题,表示对他的特别关注。在"心灵交流平台"上,老师也告诉陈文,妈妈和老师都在关心他。在老师的关爱下,陈文很快有了进步。在最近的一次考试中,他从27名跃入了前10名。"只要是苗,它就有向上生长的愿望,只要是孩子,他都有积极上进的一面。"老师如是说。对于留守学生而言,他们为了得到关注,常常用了一些不正确的方式,如各类违纪的言行,表面的倔强、孤僻、自卑、反叛,掩盖了内心深处积极要求上进的一面。为了找回他们的自信和上进心,老师对他们要付出比其他学生更多爱心。

四、一对一的"纸上学习辅导"

"老师,我的数学在计算时总避免不了粗心,小学时也常因为这些毛病让我的数学成绩落后,怎样才能不犯这样的错误呢?"--夏将勤。"粗心如感冒,不医治就会犯大错。处方:掌握运算法则;学会检查方法;经常出错的题目写在错题集上熟记。"--你的数学老师。

在师生"心灵交流平台"的笔记本上,有很多类似这样的对话。比起和老师正面交谈,一些内敛的孩子更倾向于和老师在纸上沟通。在这些笔记本上老师不仅会细心地为学生释疑解惑,还会更正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一些小错误。很多老师已经习惯了和学生进行书信往来这种交流方式。老师在上课的时候不可能关注到每一个学生,而大多数学生回家后又没有家长辅导,"心灵交流平台"能以书信的方式因材施教,弥补这一缺陷。学生手中都有一个小本子,可以随时和老师书面交流。

心与心的沟通与碰撞,向学生传递着关注与关爱,同时也向老师传递着信心与力量。实践证明,"心灵交流平台"是关爱留守学生,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一种不错的方式。师生互动,教学相长,也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良性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

我们深深懂得:教育是爱的事业。一位哲人说过"教师的爱能使犯了错误的学生重新振作起来,教师的爱是用深情融化学生心灵上久积而成的'坚冰',教师的爱是打开学生心灵大门的密匙。"我们坚信,皮格马利翁能用真情使石头变成少女,我们也一定能用心,用"新",破译留守学生心灵密码。

上一篇:中学语文汉语言文学教学问题研究 下一篇:小学英语教师应具备的提问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