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促进语文教师专业化的发展

时间:2022-10-18 05:08:49

谈如何促进语文教师专业化的发展

【内容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和实施,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和教学水平提出了多样化的要求,随之也要求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的层次。目前,大多数教师专业化程度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当今教育发展和新课程的实施。为了解决这一大瓶颈,使课堂教学真正有效地实施,我根据自己在实践探索和积累、从专题教研、互动教研、网络教研、反思教研等多方位、多渠道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以解决实际教学中的困惑,落实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使教师成为教学领域的研究者。

【关键词】:教研活动 教师专业化 反思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5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全面推进,对语文教师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和教学水平提出了多样化的要求,随之也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新课程的推进中也确实存在一些新问题、新矛盾、新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当前教育发展和新课程的实施。如何解决这些新问题、新矛盾所形成的瓶颈问题,使课堂教学真正有效地实施?我根据自己在实践探索和积累,认为实施新课程强化教研活动不妨是一种提高教师素质手段,通过专题教研、互动教研、网络教研、反思教研等多方位、多渠道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以解决教师实际教学中的困惑,从而推动以骨干引动,新老带动,上下促动,使教师成为教学领域的研究者。

一、专题教研,提高教师驾驭课堂教学能力。

教师在平时课堂教学中往往只注重一节课的教学过程,而对教材体系、本节课的设计理念、需解决的问题、目标达成的要求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心理需求等很少去考虑。再说教师教学工作繁忙,若单凭自己感觉力不从心,出现了教师只重教轻研,而学科组活动多数参与者少,思考仍然停留在一人主讲式的教研活动。即使有互动教研,大多教师对研究的问题凭直觉,很少反思,造成就课论课、泛泛而谈,不能从理论到实践的高度来研究教学。因此开展有效地研讨活动尤其重要,根据专题研讨活动呈现方式不同来分,有沙龙式的研讨,如组织教师不拘形式、各抒己见,畅谈对课标的理解和在实施中的经验或困惑;有专题学习理论,如就围绕教学实践中的某一具体问题进行的理论上的探究,或围绕某一教学理论所进行的教学实践上的探索。在研究过程中,教师要提出问题,搜集与问题相关的资料,并通过对问题资料的分析与整理,找出蕴涵于其中的本质性的规律性的东西,形成有助于理论促进实践的实施,或实践升华为理性的行动策略,意在通过尝试,提升教师理论研究水平,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进程。第一学期我们就把研究的重点落在学生自主预习习惯的养成研究、教材拓展性研究和处理好主导与主体关系的研究上。因为有了较为扎实的实践基础,所以第二学期我们很顺利地就把研究的重点转移到第二个层次上来,着力研究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问题、教材的呈现方式问题和课堂教学气氛的营造等问题,这样专题教研就围绕一个问题进行研究讨论,大家达成了共识,更有实效性。因此,我认为专题式教研活动是最有效地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的一种手段,它能使教师融入平时的教研之中,又能强调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改变了以往在课堂教学中理论与实践脱离的状况,促进了教师教育智慧的生成,让全体教师在校本教研活动中磨砺自己,进一步提升学校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了学校跨越式发展。

二、互动教研,为教师搭建高效互动教研平台

教学研究应向教师和教学实践回归,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引路人。互动教研作为一种教学群研方式,在教学研究活动中,通过参与者对课堂教学的评说进行认识沟通,产生观点上的碰撞,是教学观念与教学策略的互相交流。特别在教研活动就问题而展开的课例研讨显得尤其重要,因每位教师自身发展水平的差异,教师面临的问题是各种各样而又具体的,教师们希望有一种学习环境可以有效地帮助他们解决实践中遇到的困难,搭建一个使教育理念逐渐转化为教学实践的平台,让教师们在理论指导实践的活动中能够透过课例现象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并内化为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上。我认为开展以教研组为单位的"同课异构"课例研讨活动,让教研组组员选择同样的课题,进行各自的教学设计,然后相互听课观摩,说长论短,研讨切磋,集思广益。当新教师提出自己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运用指导性策略方面遇到的困惑时,老教师则以自己教育生涯中所积累的经验帮助新老师分析问题、解答问题,使参与者既能明晰自我教学设计、实践中的优点,以便扬长而为,又能清楚自我教学设计和实践中的弊端。

三、网络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随着网络技术普及和发展,给人类创造更优良的学习工具。也让教师承担更重的学习任务,那是网上教研,它以一个全新的理念,一种全新的形式,进入了教研领域,为学科教研有了崭新的展示平台。实现教研活动有网上直播,短信互动、网上论坛、QQ群在线研讨,大大提高了教研活动的参与面和影响面。许多教师依托教育网络的优势,使教研形成了多向、民主、开放、快速、高效、共享的教学研究机制,改进和完善了学校教学研究制度,大大提高了教育教学情况的传播效率,为研究者相互交流、合作研究和信息共享提供了良好环境,实现信息的交换、经验的共享。为此,我们要充分发挥网站方便、快捷、信息量大、交互性好的特点,创建了一个互动交流栏目──博客、智客网、论坛。

四、反思教研,引领教师经验积累和素质提升。

大家知道,如果一个教师只满足于经验的获得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反思,那么他的旧理念及不适当的行为就很难改变,其结果他的教学将可能长期维持在原来的水平而止步不前。可见,反思教学对教师成长的影响作用是巨大的。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只有经过反思,教师的经验方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并对后继行为产生影响。这些理论告诉我们:教师的成长过程应该是一个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反思教学实践的过程。可以说,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提高课堂教学水平的关键。因此,教师在平时教学中把自己教学实践中的经验、问题和思考积累下来,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交流,并对自己教学现象中的典型事例和思考深深地记忆下来,通过参阅一些资料、翻看一些书籍,促使教师进一步学习,是自己的思考与倡导的理论结合起来,从而实现对理论认识的提升,便真正成为了一个有丰富教学经验和理性思考的教师。

综上所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实现自己专业化发展和内在需求的有机结合,要向个性化、多元化趋势发展,利用网络资源及时地捕捉最新教学理论,进行教学研究,在行动中践行和反思,渴求成长发展的内在愿望和需要,保持一个积极进取的心态,悦纳自己。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向专业化发展,才能推动教育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走进新课程(理论篇)》,浙江教育科学研究所。

2、叶澜主编《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教育科学出版社。

3、刘良华:《一个课程关键:让教师成为研究者》,中国教育报

上一篇:肝硬化结节CT与核磁共振成像临床分析 下一篇:浅谈《故都的秋》的情感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