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应重视语文素养的培养

时间:2022-08-16 02:47:20

语文课应重视语文素养的培养

《新课程标准》在阐述课程基础理念时提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新课标的内容已深入人心,“语文素养”也成为当今使用频率极高的一个词语。那么,到底什么是“语文素养”呢?

要清楚这一概念,我们要先了解“素养”一词的含义,在现代汉语中常用的意义有二:一指“理论、知识、艺术、思想等方面的一定水平”,一指“养成正确的待人处世的态度”。这里应该取前者。“理论、知识、艺术、思想等方面的一定水平”是要通过长期的学习和实践才能达到的,“向来、平日”有一贯、稳定之意,所以我们把素养解释为:人通过长期的学习和实践达到的理论、知识、艺术、思想等方面稳定的水平。

了解了“素养”的含义,“语文素养”的内涵也就比较明确了:人在语文方面通过长期的学习和实践达到的理论、知识、艺术、思想等方面稳定的水平。在中小学,它主要是学生在语文课程学习过程中通过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写话)、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不断地将优秀的语言文化成果内化成生命个体的一部分。由此可见,语文素养包括语言积累、语感、思维品质、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识字和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品德修养、审美情趣、个性特点、健全人格、情感态度、思想观念等内容,它是一个复合性的概念,涵盖面广,概括性强,语文能力就包含在语文素养之内。因此,语文素养能更准确、更全面地表达语文课程的基本目标和基本理念。

清楚了“语文素养”这一概念的丰富内涵,也就理解了为什么我们要在课堂上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语文素养是学生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的基础,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只有具备良好的语文素养,才能全面和谐地发展,才能适应现代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

那么,语文课如何培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

从学生的角度而言,首先应明白学习语文是自身发展的需要,生存的需要,要端正学习态度。不明白这一点,学生就会讨厌语文,认为语文学习是负担,尤其在新高考模式下,更要让学生明白学好语文的重要性。其次,培养语文学习兴趣。要想使学生学好语文,提高语文素养就必须积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人全神贯注,深入思考,甚至可以达到废寝忘食的境地;没有兴趣的学习会变成一种苦役。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学习兴趣是指向语文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的积极心理倾向,是推动语文学习的强大动力。最后,要培养良好的语文习惯。良好的语文习惯对提高语文素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良好的语文习惯有利于身心健康,有助于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和良好的思维品质。这种习惯对语言功能的发展,语文规范的形成,语文能力的提高都会起到直接的作用。

从老师的角度而言,应树立“大语文”的概念。什么是“大语文”观?语文教育,是以人获得更好的身心发展为基点的,因此,语文教育不仅在于让学生更好地进行语言表达,更在于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培养美好健康的情感与心理认知、完善和提升学生的人格与人文修养。古人说:“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语文教师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不但要走出书本、课堂,还要注重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浸润和必要的社会实践。学生对此很感兴趣,因为这样可以激发学生自主地进行灵活多样的语文活动,从而使他们获得全方位的收获。反过来,文本诸多因素的潜移默化造就的理性思维又会自觉地指导学生对文本知识的学习,达到相得益彰的效果。总之,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过程。在新课改下,教师要用科学发展的观点,不断采取多种形式的语文教学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他们审美、探究的能力和适应未来学习、生活和工作的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做到“实”学和“活”用相结合,“钻进去”和“走出来”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为培养跨世纪人才尽力。

具体到课堂上,我们应充分利用课堂资源,和学生一起感知、积累、领悟,从而发展、提高语文素养。汉语是世界上最美、最丰富的语言,语文课所选的教材大多文质兼美、情文并茂,应鼓励学生多读多背经典美文,这是学生积累知识、提高语文素养很重要的途径。

在课堂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语感能力的高低决定语文能力的高低,语感能力的高低决定语文审美能力的高低。把语感培养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当今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思想亮点,是语文教学的前提与基础任务,还是当前语文教学的目的之一。在课堂上,可以听说结合,读写结合,勤记多背,积累知识,增强语感,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辅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保证。《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课外阅读的面和量都做了要求,要求学生广泛地涉猎书籍报刊,阅读各种类型、各种体裁、各种风格的作品。“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随着网络的普及,还要鼓励学生上网浏览。广泛的课外阅读可以帮助学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增长智慧,提高读写能力,课外阅读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极大的作用。

开展语文活动,丰富文化积淀。“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无论何种版本的教材,无不关注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参与活动是丰富学生文化底蕴的必要途径之一。

其实,只要教师做有心人,生活处处是语文,而培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途径是无处不在的。从理念到方法,从理论到实践,从课堂到课外,不断积累,不断探索,不断提高,就能实现质的飞跃,学生语文素养何愁不能提高?

上一篇:在英语教学中如何落实新课标 下一篇:也谈如何在物理教学中“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