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借问题载体 培养创新能力

时间:2022-08-16 02:02:53

巧借问题载体 培养创新能力

摘要:问题性教学是解决有效教学的“双重性”和“过渡性”特征的重要途径。创新能力已成为高中新课标下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技能型人才所应具备的必备因素之一。结合新课标及相关理论,对高中数学问题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从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高中数学;问题教学;创新能力

教是为了不教,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学习。教育构建学认为,问题性教学是解决有效教学的“双重性”和“过渡性”特征的重要途径。数学问题作为数学学科章节内涵和知识点要义呈现的重要方式,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功效。如何借助数学问题这一有效载体,开展有效性问题教学,培养和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已摆在了广大高中数学教师面前,成为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一、发挥数学问题形式多样性的优势,让学生在“千变万化”的问题中挖掘创新潜力

数学问题是数学学科内涵的有效展现平台,在表达和概括知识点内涵方面,能够通过形式多样、类型各异的选择题、填空题、解析题、辨析题、证明题等多种形式,进行有效的展现。同时,数学问题也可以发挥数学学科的生活性特征,将现实问题或自然规律通过数学问题形式进行展示。高中数学教师在培养学生创新潜能时,就可以利用丰富多样的问题形式,通过贴近生活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激发学生,使学生内心产生“共鸣”,主动进行创新思维

活动。

如,在进行“三角函数”复习课教学时,教师针对该知识内容的特点,先向学生设计了“今天是星期一,100天后的那一天是星期几,100天前的那一天是星期几”的生活性问题,让学生进行感知、分析活动,初步调动起学生内在的积极性,然后针对该知识点内容重难点,设计了口答题、选择题、解析题和讨论题等不同类型的问题。这样,学生在接触、感知、分析不同类型的问题中,学习潜能得到挖掘,内心不会产生厌恶情感,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显著增强。

二、彰显数学问题解法发散性,让学生在“异曲同工”的解答中领悟创新要诀

上一篇: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复习质量 下一篇:浅议城乡结合部的学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