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论的发展趋势

时间:2022-08-16 10:56:22

教学论的发展趋势

摘 要: 教学论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有了很大的发展,通过读《教学论研究二十年》和《教学论热点问题研究》这两本书,作者对教学论有了很多的认识,对我国教学论的知识进行梳理,在大量的资料基础上对教学论进行反思,前瞻教学论未来的发展。

关键词: 教学论 《教学论研究二十年》 《教学论热点问题研究》

《教学论研究二十年》和《教学论热点问题研究》两本书对我国教学论发展的近三十年的研究进行了一定的梳理和总结,并对未来教学论的发展进行了展望。通过读这两本书,我对教学论这门课有了一定的认识。《教学论研究二十年》是对我国教学论改革开放到新世纪这二十年教学论研究成果的总结,在结合研究的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对我国教学论未来发展的趋势进行了展望,对我们后来学习教学论提供了方便。这本书在大量资料的基础上进行了综述,也为我们以后怎么学习写文献综述起到了示范作用。而《教学论热点问题研究》是对新世纪近十年教学论发展的研究。进入新世纪,我国的教学论在新课程改革的情况下有了很大的发展,对这时期教学论的研究,使我们感觉到教学论的理论能够指导实践,我们的实践工作离不开教学论的理论指导。

一、读《教学研究二十年》的感受

《教学论研究二十年》系统地总结了这一时期我国教学理论研究方面的成果,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学论研究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分专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在回顾过去二十年内已有成就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展望新世纪我国教学论研究的走向。全书共分为十五个专题,对二十年来我国教学论研究的进展作了综合的考察。每个专题大致分为三个部分:一是这一专题在近二十年内研究的历程及其特征,二是对这一专题研究内容进行评析,三是对这一专题研究的反思与展望。本书既为我国二十世纪最后二十年的教学论研究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又为新世纪教学论的发展做了奠基性的工作。

二、读《教学论热点问题研究》的感受

《教学论热点问题研究》是对《教学论研究二十年》的继承和发展。系统地对新世纪以来的与教学论相关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并在已有资料的基础上进行了分析研究,对我国教学论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这为我们以后的学习提供了便利。这本书首先对我国近十年的研究进行梳理,然后对这个领域的热点问题及新进展进行归纳,最后对这个专题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既有利于我们对教学论的理解,更有利于我们确定自己将来研究的发展方向,使我们的研究走在相关领域的前沿。对这本书的阅读,使我对教学论有了新的认识,也开阔了视野。

三、读《教学研究二十年》的反思

李定仁教授与徐继存教授合作开展了我国教学论研究二十年的文献研究,出版了《教学论研究二十年》一书,较为系统地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原则、教学设计、教学组织、教学评价、教学实践等方面,梳理了二十年来我国教学论研究的成果,总结了我国教学论研究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教学论发展的趋势,在国内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我对教学论的理解不是那么系统,这本书我在以前读了一遍,没有学到什么东西,假期我仔细阅读了这本书,这次我感受到教学论并不是那么乱,读了这本书,使我对教学论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一)对教学本质的认识

之前我对教学的本质的认识比较乱,不能辨别出什么是教学的本质。通过这次对第三章的阅读,我对教学的本质有了清晰的认识。首先,这本书对教学本质研究的背景和历程进行了梳理,并对研究教学本质的内容进行了评析。我认为这是本书最好的地方,提高了我以前对教学本质的认识,也能从各个方面对它进行理解。最后,在对前面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对教学本质研究的理论进行了反思与前瞻。

(二)对教学方法的认识

对二十年研究教学方法的相关资料进行梳理,使我对教学方法有了更好的掌握。这本书介绍了教学方法研究的基本历程,在这二十年中,我国的教学方法研究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介绍和引进阶段,教学方法的介绍包括国内外的教学方法的介绍。二是教学方法的理论研究及实验阶段,分析研究教学方法的主要内容及其评析。对教学方法的定义,教学方法的本质,教学方法的分类,教学方法的要素,教学方法的特征,教学方法的功能,教学方法的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观念,教学方法的运用,国外教学方法的评析十个方面进行研究。这本书对这十个方面进行了归纳总结,把这二十年研究中每一种有影响的研究都介绍出来,使我对教学方法的认识有了进一步提高。教学方法最重要的是灵活地运用,只有很好地知道每一种教学方法的实验研究,才能很好地在现实生活中运用。最后,这本书对我们以后研究教学方法给了一些启示,对教学方法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方法也进行了反思,使我对教学方法的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

《教学研究二十年》这本书在大量文献材料的基础上做了研究,这对我们这些初学者来说有很大的帮助,为我们以后学习教学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本书在每一章后面都对二十年中相关主要研究的进行索引,每一年索引的主要论文都为我们列了出来。这对我们以后研究相关的文献提供了便利,提高了前面观点的可信度,也为我们以后的写作提供了榜样。对于初学者来说,只有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才能很好地理解问题。

四、读《教学论热点问题研究》的反思

《教学论热点问题研究》是对《教学论研究二十年》的继承和发展。《教学论热点问题研究》也是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对教学论的相关要素进行研究。但是,新世纪我国的教学论有了很大的发展,教学论研究的领域也变得宽泛。教学论研究课题的复杂性、综合性,要求众多学科从不同方面、不同层次加强其理论支撑。一方面,原有的理论基础学科,如哲学、心理学、生理学、社会学等研究的深化和发展,为教学论提供了更为丰富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一些新型的学科,如语言学、思维科学、信息科学、人类学、社会学、伦理学、计算机科学、未来学、创造学、生态学、数理逻辑及模糊数学等,从不同角度为教学论提供了全新的思维方法与研究基础。这本书是在我国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编写的,紧密结合时代的背景,热点问题的研究主要放在新世纪以来我国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进行。教学论的研究必须与当时的时代背景相结合,才能很好地指导教学实践。我读完这本书,我对课程改革后出现的热点问题有了更深的了解,也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有了比较深入的认识。进入新世纪后,我国教学论学科发展处于跨世纪的历史性转折过程中,随着国际社会形势、科技水平、人文社会、科学理论等的发展,我国教学论研究呈现出了新进展与新特点。总结近十年来教学论的发展,对我国教学论的学科建设和认识教学论研究的走向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对教学与课程的认识

《教学论热点问题研究》详细介绍了教学与课程的关系。教学与课程的关系共经历三个历程:一是教学课程阶段,二是课程相对独立阶段,三是课程与教学整合阶段。在对以前回顾的基础上,论述了教学与课程关系的热点问题及新进展。这本书把课程与教学的主要观点罗列了出来,使我对以前的研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此外,这本书中对教学与课程的关系进行了反思和前瞻。教学与课程的关系对我来说是模糊的,我通过阅读,视野得以开阔。

(二)对教学与有效教学的认识

随着我国新课改的推进,学校都在追求有效的教学。“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获得了具体的进步和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效率能否提高的唯一指标。①我们怎样才能判断教学是否有效呢?这一直是我不能理解的,我以前认为只要学生学好了就是有效的,读了这一章之后改变了我的这种看法。教学是否有效,既是教师专业水平的表现,又是学生发展的基础。②首先,其介绍了“有效教学”研究的阶段及其特点。分析了每个学者对有效的理解,从影响“有效教学”的因素方面研究了有效教学。其次,这本书结合新世纪我国的新课程改革等因素,分析“有效教学”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这给我们指出以后在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地方。

《教学论热点问题研究》对我国教学在新课程改革情况下出现的热点问题进行了研究。这本书共有十一个热点问题研究,对教学与教学论、教学与教学生活、教学与教学目标、教学与课程、教学与经验、教学与知识、教学于文化、教学与学生、教学与教师、教学与有效教学、教学与教学评价等热点问题进了研究。这些问题都围绕新课程改革下怎样很好地教学,为我以后在教学论领域的研究指明了方向,教学论并不是只有理论研究,也可以与现实教学相结合。这样,教学论的研究就有了更广阔的空间。

五、启示

这两本书在运用文献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三十年的教学论进行了研究,阅读了这两本书,使我对教学论的认识有了一定的提高,以前我认为教学论只是对教学的认识,现在我认为这是把教学论研究的领域狭隘了,我们的教学论在现实生活中有更大的空间,教学论必须与我们的教学实践相结合,研究教学过程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在《教学论热点问题研究》一书中,王鉴教授始终强调任何理论都要本土化的过程,他认为教学论在引进介绍国外教学研究成果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这是十分必要的。但不得不承认,其在引进和介绍上还存在某些简单化、表面化的问题,简单地拿来与套用现象仍时有表现,忽视了从整体上、从学科体系的角度进行批判与统整工作。多年来中国教学论一直未能真正解决立足本身文化传统、汲取外部必要营养、成就独立自我的问题。建立科学化的体系是一门学科成熟必不可少和不可逾越的,于是,在简单化的理论复制中,中国教学论迷失了自我成长的正确方向,远离了文化传统的精神家园,成了盲目漂泊、无家可归的流浪儿。若教学论的本土化或中国化问题不能很好地得到解决,中国的教学论研究仍将是用自己的汗水浇灌别人土地上的果树,永远品尝不到甘美如意的果实,更构建不了适合自己口味的优良种系教学论学科体系,关系到教育科学的发展和教学论研究本身的深化,关系到教学论学科的进一步完善和教学工作的改革与创新,关系到如何建构新世纪的教学论学科体系,如何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教学论体系,如何实现教学论的功能转换等。

这两本书的阅读对我有很大的启示,对我学习教学论有很大的帮助,尤其《教学论热点问题研究》是与新世纪的新课程改革相结合的,这些都是基础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这些问题有利于指导我们在教学生活中的问题,提高中小学的教学效率。并认识到:在以后的学习中,学习别国的教学理论,要与我国的现实教学实践相结合。要学好教学论,我们必须查阅以前的研究资料,并结合现实教学中的热点问题。

注释:

①崔允.有效教学的理念与策略(上).人民教育,2001(6).

②王鉴.课程教学的有效性问题研究.宁夏大学学报:认为社会科学版,2006(1).

参考文献:

[1]李定仁,徐继存.教学论研究二十[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王鉴.教学论热点问题研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上一篇:畜牧养殖专业的教学现状及探索 下一篇:对钢琴慢速练习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