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焕发生命的活力

时间:2022-08-16 10:21:59

让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焕发生命的活力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高中语文教学也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取得不错成绩之余,也为祖国培养了大量的人才。但这其中也暴露出了不少问题,尤其是在当前应试教育和高考的双重压力下,高中语文教学往往缺乏活力,重点全都放到了怎样给学生灌输知识、怎样在卷面上取得更好的成绩上面,完全违背了我国著名学者吕叔湘提出的“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而不是传授知识”的原则。长期下去,缺乏活力的课堂必将使得语文课程在泥潭中越陷越深。本文根据本人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以下几点使得语文课堂焕发活力的方式,以供参考和研究。

一、双向教学模式

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思维的限制,我国高中语文课堂常常是一种师生间的单向交流模式,具体表现为:教师在上唱独角戏,学生在下被动接受同行们。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无法对学生的学习状况有一个很好的了解。所以,制定出的教学计划也无法反映出当前学生的真实需要,如此一来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便处于停滞的状态,学生与教师彼此之间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心理上的隔阂,学生即便是有问题,也不会将教师列为第一讨论对象。在交流出现塞车之后,有的学生对于难于理解的部分就会产生抵触的情绪,从而使课堂陷入一片死寂。为此,打破现有的教学僵局,建立师生之间的双向互动模式是非常必要的,这样的化,在交流中,就可以实现不同角度的想法和观点之间的互换,大家一起集思广益解决面临的问题。比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专门为交流和互动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随心所欲地提出自己的想法。再比如,在提问上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为其量身定制包含不同难度的问题,力求满足每位学生的需要。

不仅如此,在课堂上还可以鼓励学生向教师提问,以培养他们严谨的逻辑判断能力和敢于突破常规思维,勇于向权威挑战的精神。在这其间,师生间相互学习、相互了解、相互促进,共同保持课堂学习氛围的活跃。

二、教学情境的创建

高中阶段语文的内容比较枯燥,其中包含了大量的古文言文知识和晦涩难懂的诗词,如果教师还是按照以往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学生难免会产生厌学心理。适当地进行教学情境的创建,是改变这一现状的不错选择。在情境的创设中,可以充分利用课文的不同特点,例如讲到鸿门宴等课文时,可以创建一种情景剧的教学方式。在表演中,学生可以对文中的角色有直观的把握,可以近距离地体会主人公的喜怒哀乐。而且,在你一言我一语的台词表达中,原本死寂的课堂一下子活跃了起来,学生纷纷举手表示要上来亲身示范一番。借助多媒体技术的创建情境也是渲染课堂气氛,激发学生活力的好方法。借助于多媒体丰富多彩的网络资源,平面化的语文知识立马以3D的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在充分享受视听说带来的愉悦感之时,课堂学习的气氛也达到高潮。比如学习《孔雀东南飞》这首诗歌时,教师可以事先播放一段感人至深的教学视频,让学生们了解这一段曲折、凄美的爱情故事;再比如《诗经》一诗的意蕴较为深远,教师可以播放一些节奏舒缓的古典音乐来创设出增强语文知识的可感知性的情境,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知识内涵。

三、课堂冷场的避免

考虑到当前高中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应当在现有的语文教学中避免冷场的出现。这一方面要求我们认识到,高中学生心理与以往学生心理层面上的不同,他们在心理发育上已经接近成熟,自身具有独立自主的思考能力和判断力。如果我们对于语文课本知识的挖掘还停留在表面上,那么很有可能在高中的学生看来显得特别的肤浅,因而造成对于教师所授知识的不屑一顾和轻视。

其次,对学生做出的答案进行评价时,一定要摸清学生的心理再进行合理的判断,因为高中的学生通常很重视别人对其的评价,尤其是有异性在场时,这种评价对于学生的心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很有可能就是因为教师评价得不合理,学生在心理上采取了封闭的措施,拒绝与周围同学学习和交流,这样学习的兴趣也就大打折扣。

另外,教师在提问方面也要有所注意。我国当前的高中语文教育实行的是大班制教学,坐在同一个教室里的同学往往在学习上处于竞争的关系。如果我们提出的问题被成绩较好的同学抢到,那么其他的同学无形之中就成为了那位成绩较好同学的陪客。久而久之,学习好的成绩更好,学习差的更加不愿意学习。课堂从此分化为两级,教学的活跃度降到了低谷。因此,在这方面我们要格外小心。

四、加大人文关怀的力度

高中语文不仅要传授语文学习的基本知识、应对高考,还应当承担起相应的育人职责。在学生的情感生活建设方面,要充分运用课文中丰富的人文内涵,在学生面前揭示出深刻的做人的道理或者闪耀着光芒的世间真理。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性格养成上,高中语文课本也是很好的载体。教师要时刻注意到语言文字中所透露出的文化积淀,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使得学生对语文教学肃然起敬,在平时的生活中自觉地严格要求自己。

总之,高中语文课堂的活力焕发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它需要我们坚持不懈的努力。我们只有牢记以上方法,紧紧围绕在真正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的周围,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活力才能够经久不衰。

(作者单位:江苏省金坛市第一中学)

上一篇:重视物理思维教学,提高学生能力 下一篇:新课标下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与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