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固把握四个“突出” 建构充满活力的道德课堂

时间:2022-08-16 09:00:55

牢固把握四个“突出” 建构充满活力的道德课堂

【内容摘要】在语文道德课堂建设中,我们牢固把握四个“突出”:突出“情感体验”以点燃学生学习兴趣;突出“生命张力”以凸现学生个体差异;突出“课堂开放”以实现语文学习生活化;突出“教给方法”以教学生学会语文。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课堂上知识与技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身心得到最大限度的愉悦,最终达到“教是为了不教”,让课堂教学呈现一派勃勃生机。

【关键词】道德课堂 生命情感 开放给法 质量提升

叶澜教授说:“课堂教学是师生在学校共同渡过的时光,是他们共同创造的只有学校中才存在的活动方式,它是师生生命中重要而有意义的组成部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课堂教学也呈现过“万紫千红春满园”的喜人景象。可在所谓一些“优质”课堂热闹的背后,我们现实中的语文课堂却并非如此。课堂教学中我们逐渐失去了我们本该坚持的东西:失去了坚守兴趣的底线――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本,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又变得对学习过程无比讨厌,最普遍的的现象做作业让家长头疼不已,双休日坐在电脑前能整天或几小时不动;失去了坚守道德的底线――以学生的健全人格为本,学生逐渐变得对所有他(她)视线以外的东西非常陌生,甚至毫无健全人格可言;失去了语文课的可亲可爱的本来面目――以应试教育为指导,不从学生的实际学情出发,机械操作反复训练,课堂变得毫无生机可言。发生在语文课堂上的种种不协调的音符,造成了学生对语文学习逐渐失去兴趣和信心。近年来,随着道德课堂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我们在课堂上遵循“执中精进 合道臻德”的课堂理念,对语文教学课堂“以生为本”理念进行重新定位,让我们又回到了灿烂的语文教学的阳光中:课堂上学生学习充满个性,教师注重学法指导,注重引跑学生学习的步伐,课堂呈现一派万花争艳的景象。

一、突出“情感体验”,点燃学生学习兴趣,建构鲜活而有个性的道德课堂

语文是一门充满乐趣、充满情感、充满思想、人文性较强的学科。在文本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因素和深厚的人文精神,需要学生在课堂上调动一切智慧因素去潜心体悟文本的真正内涵。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行三维立体的全方位的整合,在整合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与学习技能。课堂教学中,教师对文本所蕴含的情感因素加以合理运用,让其成为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点,积极调动学生思维。充分体验感知的课堂肯定是快乐、充满活力的课堂。我们切忌将教学过程简单化或分割化,将语文教学变成知识的简单堆积、技能的反复或重复性机械操练,日复一日的枯燥课堂生活,使学生逐渐失去生命的灵性,让语文课失去“鲜活”的味道。

道德课堂建设重在人性化、生命化,课堂是师生幸福的家园。只有课堂教学的精彩才能造就学生学习的精彩。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深度解读文本,对文本进行科学的解读和取舍,深入挖掘文本中所存在的人文精神和情感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学生“学习共同体”构建过程中形成浓郁的学习“兴趣链”,把语文学习保持在“鲜活”状态,学生有滋有味的享受语文的快乐。如在教学杏林子的《生命,生命》一文中,我采取了首先播放有关杏林子的纪录片,让大家对杏林子的生命和经历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让学生理解认识“文如其人”的道理,热爱生命的人就会写出热爱生命的文章。再通过对飞蛾扑火等三个材料进行深度的阅读,同时,让学生听自己心房的跳动的声音感受生命的可贵。再结合其他人物如郑振铎、保尔等,让学生了解生命自强不息的精神。由于我注重了文本中情感和人文精神的深度挖掘和科学选择,敢于对学生进行成长中适度的“放手”,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引导学生在字里行间中琢磨文本的意趣,化他人的情感体验为自己的相似性情感体验,学生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本节课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文本阅读教学中情感因素的成功运用,可让学生在对文本的理解中实现对文本的二次建构,凸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差异,给学生的个性成长营造了良好的自主学习氛围,每一位学生在富有个性思辨的学习氛围中放飞智慧灵动的翅膀,让他们每节课都有所发展、有所收获。

二、突出“生命张力”,凸现学生个体差异,建构充满生命智慧的道德课堂

突出“生命张力”的课堂,重在学生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课堂上学生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是他(她)生命智慧的体现。语文课堂教学中,文本是学生生命智慧体现的最佳载体。教师所剖析的文本,都是作家或作者对生活、生命进行深入体验感悟后形成的文字的记录,它体现了作者的爱与憎、喜与忧。一个个优美的词语、一句句富有意味的话语、一段段令人深思的文字,都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同样,学生作为一个个独立而充满个性的生命体,都有他们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学习特点。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深入学生,尊重学生的不同知识需求和知识差异,研究他们的学习心理和学习习惯,关注他们在课堂上的生命张扬中最本质的东西,不断满足他们发展的需要,让课堂教学过程成为学生高尚情感的体验和丰富的人生感悟。

尊重生命,课堂才会变得丰富多彩、有滋有味;走向生命,学生才会学到真正的属于自己的知识。凸现生命的张力,学生才能变得智慧灵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给每个学生创设走进文本、打理文本的机会,学生在字斟句酌认真“品读”中真正感受到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学生很自然地走进文本,专注于作者所塑造的各种类型的人物和他们的内心世界,从而触发、拨动他们内心深处的情感之弦,与作者实现和谐的情感共鸣。教师在课堂上要树立“目中有文、心中有人”的生命道德意识,用发展的动态的眼光去看待学生,把目标定位于发现、发展学生的生命潜能,在个性的张扬、生命的律动的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由文本进入自己的生活,在深层体验文本中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实现生命价值的不断提升。师生对话的的过程,是平等互动、触摸心灵、彰显生命张力、构建“学习共同体”的过程,教师能深刻了解到学生内心对文本的理解程度,并适时做出教学策略的调整。在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关爱的“学习共同体”中,能实现思想火花的无数次碰撞,真正达到共享、共进、共识,促进学生在良好学习心态中学习,最终形成良性循环模式,在个性张扬中由量变产生质变。可以说,语文学习就是一种生命的经历。学生在学习中体验语文、运用语文,就是尊重了学生生命智慧的需要。

三、突出“课堂开放”,实现语文学习生活化,建构开放灵动的道德课堂

2011年《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强调: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汉语作为我们的母语,我们又处于各种自然人文资源无比丰富的农村,具有得天独厚的语文教学资源优势。因此,我们就要充分运用文本以外的教学资源,变封闭性的信息量狭窄的课堂为开放性的信息流量充足、满足学生语文学习探究需要的课堂。引导学生在广阔的母语社会环境课堂中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语文,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将语文课堂教学还原于生活,才能不断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语文存在。真正生活化、充满言语智慧的语言存在于丰富的生活中。但语文开放化教学的基础仍然是对文本的深入理解和运用。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树立“课堂为主阵地、文本为学习支架、探究性学习为抓手”的教学推进策略,让学生在获得知识成功体验的基础上,运用学习方法深入与文本有关的课外学习资源的探究学习。《语文课标》实施建议中强调: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农村语文课外资源分布很广,文物古迹、自然风光、风俗民情、日常生活等都可以成为我们积极利用的语文课程资源。“大语文教学观”也指出: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这本无字的书是最大的教科书。学生在广阔开放的无限丰富的生活视野里,在“大语文教学观”的影响下,才能进行广泛的有深度的探究,对课外资源自主进行“胆敢独造”的学习运用,并能主动获得一定的成果。如在《燕子》一课中,我们可以设计以下问题让学生进行探讨:1.燕子有哪些生活习性?可上网、查找资料;2.郑振铎为什么写燕子?3.这一课的写作手法有哪些可取之处?设置的问题只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能主动探究即可。这样的问题把学生引向了生活中更广阔的学习领域,扩大了学生的语文视野,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走向生活。“课堂加生活”教育模式是现今语文课堂发展的主流。在道德课堂建设中,教师要主动地创造性地开展各种语文拓展活动,全方位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语文课堂教学更加充满活力。

四、突出“教给方法”,教学生学会语文,建构学生自主学习的道德课堂

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曾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其实最重要的不是知识的传授过程,而是学生学习教师分析知识方法的过程。教师在注重教法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学法的指导。学生只有熟练掌握了学习方法形成技能,才能在学习中举一反三,逐渐成为一个自主的有独特思维的学习者。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在《倔强的小红军》《圆明园的毁灭》等教学案例中就非常善于注重指导学生读书、习字、分析文本等语文学习方法的传授,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内化成自己的“方法”,并逐渐扩大影响。像“不动笔墨不读书”“提笔就是习字时”,在学生感情朗读时对一次不过关的学生多次进行鼓励和读书方法上的指导,学生在多次反复中掌握了“有感情读”的方法的同时,也树立了自主学习的信心。

“教育的过程不是接受知识的过程,而是不断启智的过程。”语文学科作为一门人文性和工具性并存的学科,自然有其学习方法的独特性。比如预习、诵读、表演、体验、感悟、课外积累、写感受等,都属于语文学习的方法范畴。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就要根据不同的文本选择适合这一文本的学习方法,并选择恰当的方法“授生以渔”,让学生逐渐把握住并达到自能运用的程度。古希腊哲学家曾说过:“大脑不是一个等待填充的容器,而是一支等待点燃的火把!”课堂上我们必须想法设法运用恰当的“方法”这一利器点燃学生这支学习探究的火把。道德课堂视野下,教师首先必须把学生放在尊重、信任、合作的主体地位上。我们在教学中进行方法的渗透则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人翁地位,这样“注重方法渗透”的教学才是真正的“以生为本”的“合乎道至于德”的教学。在方法学习中,教师要保持学生充足的好奇心和兴趣,不能“绑架”学生的思维,给学生充裕的学习运用时间,为学生创设学生质疑和批判、合作的学习环境和学习空间。学生运用方法学习的过程,就是不断成长、不断享受成功乐趣的过程。当学生在身心愉悦中运用学习方法,自己经历了解决问题、得到知识,尝到自己探索成功的甜头后,“用法”自然会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他们会在今后的学海生涯里继续主动求知、享受获得丰富知识的无穷快乐。

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应该让学生在每节课上,“享受到热烈的、沸腾的、多姿多彩的精神生活”。在语文道德课堂建设中,我们只要本着从激发兴趣、尊重生命、开放学习、教给方法四个方面入手进行定位定向深度扫描,课堂创新改革到一定阶段时,道德课堂视野下呈现的语文课堂教学就是:具有鲜活的充满个性和兴趣的课堂,展现学生生命智慧、无比灵动的课堂,充满开放意识、引领学生前进的课堂。课堂上到处充满民主、充满质疑,师生合作互探和谐高效。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渠道之一,它让学生在充分展现生命张力的同时,又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充分的愉悦,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获得了过程成功感的积极体验,最大限度的得到了生命发展中应需的知识与技能,最终达到“教是为了不教”、“自能学习不待老师讲”的自主学习的境界,建构出独具本土特色、充满活力的道德课堂。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

[2]《道德,课堂上空的一面旗帜――聚焦郑州“道德课堂”》学习资料(2011年5月)、郑州市教育局副局长《田保华全力推进道德课堂建设 走好教育生态文明之路》等道德课堂相关文件资料.

[3] 董洪亮 主编.《新课程教学组织策略与技术》,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6月.

[4] 皮连生 著.《学与教的心理学》,华东师大出版社,2009年5月.

[5] 苏霍姆林斯基 著,杜殿坤编 译.《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8月第2版.

[6] 叶澜 著.《让课堂焕发命活力》,《教育研究》,1997年第9期.

(作者单位:河南省登封市唐庄乡第一中心小学)

上一篇:把握阅读策略,突破理解难关 下一篇:数学课堂融入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