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对策探究

时间:2022-08-16 07:43:53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对策探究

摘 要: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主体内容之一,其教学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体会和总结阅读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教学不同于语文教学中的其他部分,更加注重正确思维方式的引导。近年来随着高中语文课程改革的推进,在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上有了不少突破,但还存在许多不足。本文分析了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策略。

关键词: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 现状 改进策略

阅读一直在语文教学中占有一席之地,甚至可以说独占鳌头。学生通过阅读不但可以拓宽知识面、增长见识,还可以培养一定的文学素养,只有一个人的素材积累到了一定程度才能够写出好的文章。阅读能够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所以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所占的比重也相比之前高。虽然在新理念的引导下,语文阅读教学发生了一些变化,但是很多改革没有触及本质。笔者现结合实践分析当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

一、当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很多学校的教师在教学中还是以教师和书本为中心,教师在课堂上没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不能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虽然新的教学理念已经渗入教学中,但是从整体上来看很多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还是运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导致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如果只是单独地采用教师教、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将会导致学生不能够确立明确的学习目标,没有目标就无法开展互动学习。

其次,纵观高中语文的课程计划还有教学要求,会发现很多学校重视高中语文课主要是因为阅读在应试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为了能够提高学生的分数,他们制订的课程计划也几乎是为了考试而准备的。一般课本上有规定要进行活动教学的,教师也会为了节省时间而只是走个形式。阅读教学可能只是围绕一些考试阅读的材料展开,很多时候教师着重按照考试的方向对学生的阅读进行指导。学生在课本中所学到的阅读能力很难拓展到日常的课外阅读中去,知识的学习就不能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迁移的学习行为就不能够发生,学生也就不能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最后,仍然沿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如果只是单独地采用教师教,学生听的这种方式,通过对高中语文阅读课本进行整体研究,不难看出虽然相对之前的课本是有所改进的,但是语文课本阅读教学的内容还是比较单一,单一的内容会造成学生无法接触各方面的知识,不能够充分发展扩散思维,学生在课堂上难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阅读兴趣的提高有着很大的作用,如果老师不能够主动地引导学生进行一些迁移性的阅读,就不能够让学生积累一定的素材。

二、提升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对策探究

1.改变刻板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课件。

经济和科技的迅猛发展直接地影响了教学模式的改革。例如,我们在阅读徐志摩的《再别康桥》的时候,如果在教学中引进了徐志摩当时写诗的情景,通过短片展示并播放这篇文章的朗诵,那么这样的阅读方式能够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形象性思维,能运用听说读写看等技能。科学表明,只有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各种思维能力,学生才能够真正融入阅读的意境中去。现在很多学校已经或多或少地引用了多媒体教学。教育部门应该保证每个学校资金的供给,能够让学校有能力购买多媒体设备,这样才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会得到很大的提升。

2.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脱离应试教育的条框。

好的阅读环境、好的学习氛围会让学生自主地加入到阅读这支队伍中去,只有真正地感受到阅读带来的乐趣,他们才能够持久地进行学习。应试教育过分地注重分数,在实际的教学中总是围绕考试的内容进行灌输式的教学,通过这样的方式培养的学生不能够灵活地运用所学的知识,有的学生还产生了逆反心理,出现辍学、厌学、偏科的现象,间接地影响了学生的整体学习状态。在实际的教学中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有目的地选择一些合适的阅读内容,即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够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也需要引导学生课外的阅读。教师应该活跃课堂教学气氛,不要过于呆板。

3.创建良好的阅读体验环境,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

语文学习最关键的是阅读,要给学生营造一个好的环境。例如《狱中书简》,最能体现文章“情”“采”的内容当然是文中对自然景物描写的句段和拯救孔雀蝶、看杨絮飘飞、倾听夜莺歌唱的句子,抓住这些句子深入品读,学生的阅读热情就会被调动起来,交流碰撞的火花也就开始绽放,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阅读能力的提升能够帮助学生培养相关的能力,还能够为学生的未来打下良好基础。教师如果在学生阅读能力形成的敏感阶段给予一些引导,就能及时解决学生阅读时出现的问题,有效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4.提供自我展示机会,交流个人阅读经验。

学生在课堂上如果不能够发挥主动性,空间和时间都相对缩小,就会影响阅读兴趣。有的教师甚至硬性地规定学生不能够随意地选择阅读内容,必须按照他规定的范围进行阅读。如果学生真的是按照这样的方式进行阅读,将会产生反感情绪,不能够积极地投入到阅读中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阅读内容才能够在阅读中集中注意力,整个大脑参与到阅读行为当中去,全身心地阅读产生的兴趣会让学生持续地进行学习,还能让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深入的思考。

总之,在新课改的背景之下,基础教育应该更加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而不是生产应对考试的机器。自我反省和反思必须时刻地存在于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对一些先进的教育理念,高中语文教师需要及时地掌握,教学方法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以此提升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赵香花.浅谈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J].青海教育,1997(04).

[2]杨小炜.如何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0(10).

上一篇:道高一尺 我高一丈 下一篇:中专语文口才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