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学习方法简论

时间:2022-08-16 06:24:56

高中语文学习方法简论

【摘 要】高中阶段,学生面临着学习科目增多和高考的压力,如何提高每门学科的学习效率就显得尤为重要。对此,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本文中我将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探究一下什么样的学习方法和策略,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语文学科学习的有效性。

【关键词】高中语文 学习方法 有效性 探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1.090

众做周知,语文是一门以汉语为载体的学科,教材内容综合语言和文学两部分的内容,对于中国学生来说,语文可以说是最为容易的学科,毕竟,每个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时时刻刻接触到的都是汉语。但从教学实际情况来看,语文也是众多学科中学习效果提高最不明显的学科,尤其是对于高中语文这门学科来说。一方面,进入高中阶段,各科知识内容更加趋向于专业性,教材知识向着纵深方向发展,难度和广度大幅度提高,对于学生的学科思维能力有了一定的要求,这也就导致学习难度的进一步加大。

另一方面,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认为语文是一门非常慢热的学科,学生只有在掌握学习方法的前提下,能够持之以恒的努力,才能保证教学效果的显现,任何突击性的学习都是基本无用的。所以作为教师,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除了教给学生规定的语文知识以外,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从而保证学生在高中三年的学习过程中能够不断进步,最终在高考中能够有优异的表现。

一、日常积累

从某种意义上讲,语文是一门语言性学科,尤其是关于字词部分是学生语文学习的基础性内容。在高中阶段随着学生智力和学习能力的不断提高,字词已经不是日常课堂教学的重点内容,学生也不会拿出太多的时间来进行字词的记忆。但字词依旧是学生语文学习的奠基石,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主动性的引导学生利用零碎的时间进行字词的学习。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自己准备一个“口袋本”和一支笔,方便带在身上,这样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可以随时发现,随时记录,尤其是在做题过程中遇到的陌生字词,或者是容易出错的字词,进行及时的整理和记录。口袋本方便随时带着,充分利用课间、等公交时间进行字词的记忆,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节省时间,避免大批量的字词记忆导致的学习枯燥感,还可以帮助学生养成时时学习的好习惯,继而带动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

二、学会听课

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也是学生进行知识学习最主要的阵地。作为教师,我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在课堂听讲过程中缺乏目的性,仅仅是凭借耳朵和大脑进行记忆,这就容易导致学生在课下知识遗忘速度快。所以,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学会听课。

在我看来,学会做笔记是提高学生课堂听讲效率最有效的一种方式,上文中提到让学生准备一个口袋本用来进行字词的累积,而课堂听讲过程中口袋本的容量是不够的,所以需要学生准备一个日常用的笔记本。当然,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不提倡学生进行笔记,一是时间不容许,二是动手记笔记容易打断学生的听课思路。作为高中教师常有的习惯就是将课堂教学重点留在黑板上,而且通常情况下教师一般会将讲课时间限制在三十分钟之内,这样就留给学生足够的整理时间,学生可以在知识讲解完毕后进行重难点知识的总结和记录。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自主归纳能力,避免学生在听课过程中只是习惯于跟着教师的思路亦步亦趋,而是可以有自己的思想,按照自己所需来归纳总结重点内容。

三、多读多练

除了语言性之外,文学性也是语文这门科目的一个显著特性。尤其是对于高中语文来说,在历年高考过程中阅读和写作占据着整个语文考卷超过百分之八十的比重,直接决定着学生高考语文成绩的好坏,所以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教给学生正确的阅读和写作方法。

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目的性的扩大学生的文章阅读量。一方面,教材中所收录的文章不论是在结构还是题材方面都具有非常高的代表性,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课本文章为例教给学生如何阅读,如何体会文章情感。另一方面,在教材文章的基础上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阅读同一个作者的其他有代表性的著作,如教材中选择了《红楼梦》中的某个章节片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红楼梦》这本书作为课外读物进行阅读。同时,教师还可以给予学生一定的选择自由,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和需要选择课外读物。学生读得多了,知识储备丰富,在文章分析和情感体会方面角度也会变得开阔,同时通过课外阅读还能够帮助学生放松身心,减轻压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进行模仿性练习。写作是一门语言综合运用的部分,高中阶段的写作在字数和文采方面要求更高。所以仅仅是组织起语言去叙事或者是论证是远远不够的,作文中不仅要有情感更要兼具文采。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不断练习。一开始可以引导学生从文章结构、观点切入角度、叙事方式、修辞方式等方面进行模仿,逐步提高学生的语言转换和情感表达能力。然后,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释放自身情感,逐渐从仿写走向创作,最终形成自己的写作模式和语言风格。

四、温故知新

知识的学习存在着一定的遗忘规律,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只是一味的埋头前进,则只能是学到的越多,忘记的也越多。尤其是对于语文这样一门记忆性内容较多的科目来说,有计划性的知识复习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我看来,语文知识的复习可以遵循两个原则:一网打尽和查缺补漏原则。

“一网打尽”主要是针对每天所学知识而言。对于高中生来说,每天接触的科目众多,课堂几十分钟学到的知识内容属于短暂性记忆,虽然有笔记辅助,但是当堂记住的内容不代表永久性记住,所以课下时间,学生要结合课下作业,对当天所学的内容进行总体性“回忆”,从而进一步加深学习印象。“查缺补漏”则主要是针对阶段性复习而言,教师可以以几周或者一个月为界限,引导学生将日常学习中遇到的难点或容易出错的部分,集中整理成试卷,然后进行自我检测,教师也可以参与其中,站在教师的角度添加几道重点题目。这样师生都可以检查出这一阶段教与学的成果,发现不足,及时改正,并且为接下来知识的学习做好准备。

总之,学习方法得当,学习效果就会事半功倍;学习方法不当,那么学习效果将会事倍功半。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至关重要。以上是我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结合具体教学实际总结出的几点教学经验,希望对其他语文教师教学工作的改进起到一定的启发意义。

上一篇:试析如何提高高中生物的教学质量 下一篇:“时”起两江“尚"动山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