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病虫防治策略与方法

时间:2022-08-16 05:41:29

森林病虫防治策略与方法

摘要:文章从多方面论述了森林病虫害的可持续控制的意义和必要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利于森林病虫害可持续控制的防治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森林病虫害;可持续发展;防治策略

中图分类号:S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07-0150-2

0 前言

资源是有限的,即便是森林这样的可再生资源,亦经不起人类工业文明大口的鲸吞。人类要生存繁衍,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满足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这种发展是可持续的发展,以这种发展为特点的现代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

现代林业“具有林产品生产和保护性资源经营并以后者为基础的职能”。人类对森林资源的利用不再是单一的“木材利用”,而是生态时代的“生态利用”。这要求人类对森林生态系统进行可持续经营,对破坏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和系统结构的病虫害等自然灾害进行可持续控制,来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1 维护森林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是进行森林病虫害可持续控制的出发点

森林生态系统失衡后猖獗成灾的病虫害,使生态系统更加不平衡,降低或破坏森林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和稳定性。在一个平衡状态下的森林生态系统中,是不会爆发病虫害的,而越稳定的生态系统,平衡就越不容易被破坏。

2 实现自然控制是可持续控制的目标

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组成的食物网的复杂程度,是系统稳定性的决定因素。见虫称害,见菌称病在森林生态系统中是不合适的。对在森林生态系统失衡后给系统生产力造成很大破坏的有害生物,在平衡系统中不妨称之为潜在有害生物,对它们不可能全部消灭,也不能全部消灭。我们的目标是要利用森林生态系统的自我调控能力,来控制潜在有害生物的种群密度,达到自然控制。

3 保护与增强森林生物多样性是可持续控制的有效途径

森林植物的多样性能为动物、微生物等提供更丰富的栖息地或寄主,从而增加了森林生物的多样性,尤其是天敌种类的多样性使森林生态系统的食物链更加复杂,系统更加稳定。

森林生物的多样性,使潜在有害生物的传播或流行的速度减慢,加剧了种间对空间资源的竞争,限制了潜在有害生物种群的扩张。

4 科技是实现可持续控制的关键

现代经济既是生态经济,又是知识经济,科技是实现森林病虫害可持续控制的关键。利用生物技术,基因工程进行抗性育种,利用先进手段如GIS、卫星遥感等对潜在有害生物的种群密度进行监测,利用性外激素和生物制剂等控制有害生物的种群密度,以及森保人员的知识化等都需要科技的投入。

5 环境保护是可持续控制的内在要求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控制是统一的。保护环境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要求,是维持森林生态系统平衡的要求。

6 化学药剂减灾是可持续控制所采取的补救措施

当病虫害大发生时,用化学农药来控制病虫的种群密度,是减少灾害损失,帮助森林生态系统恢复平衡的指标之一。在使用化学农药时要慎重考虑,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综上所述,提出以下防治办法:

6.1 因地制宜营造混交林

因地制宜就是要适地适树,保证树木能旺盛地生长,防止次期行害虫侵害。营造混交林,就是要增加生物多样性,但要注意树种的搭配问题,如落叶松与杨树、云杉等不能混交。

6.2 适时进行卫生伐及清林工作,可有效控制一些次级害虫及锈菌的扩张。

适时合理进行林分的卫生伐,可有效改善林内的卫生状况,增加通风透光性,创造有利于林木生长的环境条件,增强抵御病虫等灾害侵袭的能力。通过清林,清除林下杂草,可去掉锈菌等有害生物的转主寄主,减轻和控制病害发生。

6.3 抚育间伐时要保持一定的郁闭度。

抚育间伐可改善林分的健康状况和提高林分的稳定性,有利于改善林分生态条件,促进保留木的材积生长,提高林分质量和自控能力。作业时严格按照抚育间伐的标准进行。不致因过量间伐造成天窗或疏林地。间伐后的林分要保持合理的郁闭度,如松类树种不低于0.7。

6.4 抗性育种

林木抗性育种是林木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维持林分较高生产力的根本途径之一,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的应用大大缩短了林木的育种周期,而且具有高度的育种定向性,它们的出现为林木抗性育种提供了一个划时代的新技术。近年来,生物技术在林木抗性育种领域,尤其在抗除草剂、抗虫和抗病育种方面的应用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6.5 机械物理方法

根据害虫的生活习性,使用一些简单的器械捕杀,如用铁丝钩捕杀树干蛀道中的天牛;为防止微生物和寄生植物随种子的转移,在播种前应该用机械筛选的方法将它们汰除,可利用水、风等进行筛选。

利用害虫的趋光性诱集和诱杀或者设置其他直接杀灭害虫的装置;利用害虫的潜伏习性,造成各种适合场所引诱害虫来潜伏,然后及时消灭;利用蚜虫对黄色的趋性,可制成黄色的粘虫板诱杀蚜虫;根据害虫的为害习性,可设计各种障碍物,以防止害虫为害或阻止其蔓延。

6.6 天敌的引入与保护

在林内创造有利于害虫天敌发育繁衍的环境条件,在林缘、林内天窗等处栽植豆科植物及蜜源植物,林内挂人工鸟巢招引益鸟等措施,有计划地招引天敌,控制害虫的种群密度。在进行化学防治时,选用无公害化学药剂避免杀伤天敌。

6.7 利用性外激素及生物制剂控制病虫的种群密度

现在广泛应用的生物农药有细菌农药苏云金杆菌和昆虫病原真菌制剂白僵菌、绿僵菌,除这两种以外还有武夷菌素、农抗120、阿维菌素、新植霉素和农用链霉素等。利用白僵菌菌粉接触幼虫虫体,进而侵染虫体致其死亡。可用来防治多种林木害虫。性诱剂(性信息素诱杀剂)是利用昆虫的性外激素,引诱同种雄性昆虫达到诱杀或迷向的作用,影响正常害虫的交尾,从而减少其种群数量,达到防治的效果。使用性诱剂可有效控制小蠹、松毛虫、鞘蛾、舞毒蛾、白杨透翅蛾等害虫。可有效控制种群密度。

6.8 化学药剂减灾

6.8.1 精准用药技术 精准用药技术主要是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环保型农药,科学使用农药,包括适期、适量、对症用药,采用新型精准施药器械,提高药液雾化效果,以减少农药用量、提高防治效果。同时可节水省药,降低劳动强度,安全性能好,避免“跑、冒、滴、漏”等问题,可有效地防治病虫害,又不对环境造成污染。

6.8.2 化学药剂防治技术 农业、生物、物理等防治技术的防治效果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见效慢、防治不彻底等,有时不能完全控制病虫草的危害,这时应有限度地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精心监测,科学配制,交替使用不同类型、不同种类的农药,避免产生抗药性和同种药剂在土壤和农产品中残留量过大,有针对性使用复配农药、烟雾剂、粉尘剂等农药,酌情使用天然无残留化学制剂。

作者简介:崔彦海(1956-),男,吉林大安人,就职于吉林省大安市大来乡林业站,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

上一篇:关于加快生态建设的对策措施 下一篇:屋顶绿化植物抗旱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