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交通网络与城镇化水平相关性分析

时间:2022-08-16 04:33:19

公路交通网络与城镇化水平相关性分析

【摘要】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很多,城镇化是其中之一,本文选取四川省的城镇化率与四川省的公路里程数据,验证它们之间的相关关系。城市体系的发展与区域交通网络的建设应该同步进行,甚至交通建设应该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关键词】城镇化 交通 公路 四川

城镇化的外在直接表现是人流、物流、信息流在空间上的集聚和扩散,资源配置范围和效率的显著提升。非农产业产值比重主导地位的不断强化。新兴城镇的崛起和城镇密度及城镇人口数量比例的快速提高。公路交通作为最重要的交通方式是城镇化的必要条件和催化剂,以集聚和扩散效应促进城镇化的发展。

一、基础模型

(一)城市化水平与人均收入模型(周一星1982)

(二)交通连接度与人均收入模型

几乎与周模型提出同时,P.J.Taylor其《地理学的计量方法》一书中提出, 交通网络连接度与人均收入之间也满足对数关系,即有如下模型

β=klnx+φ (2)

式中β 为表征交通连接度的β指数,x为人均收入,k,φ 为参数,x可以表示为x=y/P,β则被定义为 β=c/V, 这里V为交通节点数,实则区域城镇数目,c为结点间直接连通的交通路线数目,P为区域总人口数,利用四川省2000年―2013年的公路通车里程和人均收入 ,并用公路通车里程代替交通连接度,并验证其与人均收入之间的关系,可得明显的对数分布式:

二、理论推导

(一)模型变换及其地理意义

通过前面两个数学模型,可以建立城市化水平与交通发育程度之间的数量关系。模型变换基于两个基本事实:其一,人均产出与人均收入之间一般满足线性关系。在宏观经济学中,国民总产值(GNP)=国民净产值(NNP)+折旧,国民净产值(NNP)=国民收入(NI)+间接税。假定折旧率为α,间接税率为β,则有NNP=(1- α)GNP, NI=(1-β)NNP,从而NI=(1-α)(1-β)GNP,即有GNPNI,显然人均GNP与人均NI在模型变换中数理等价。其他产值与收入之间有类似的关系。其二,表征不同的产值或收入的各种变量之间通常服从线性关系。四川省的城市化问题研究表明,当城市化水平与人均GDP之间满足对数关系时,它与其他人均产出之间也服从对数关系,这意味着不同的人均产出之间也服从线性代换。将式(1)化为了lnx=(z+b)/a,带入式(2),立即得到

三、数据来源

四川地处中国西部,是西南、西北和中部地区的重要结合部,是承接华南华中、连接西南西北、沟通中亚南亚东南亚的重要交汇点和交通走廊。辖区面积48.6万平方公里,居中国第5位,辖21个市(州),183个县(市、区),是我们国家的资源大省、人口大省、经济大省。据2013年人口变动抽样调查资料计算,年末常住人口8107万,其中城镇人口3640万人,乡村人口4467万人;地区生产总值自2007年突破10000亿元人民币以来,以年均增长8.48%,到2013年为26392.07亿元,并且是全国生产总值的4.49%;2013年人均产值与人均消费分别为:32454元与12485元人民币,本文使用的数据主要来自《四川统计年鉴》2013年数据。

表1 数据来源:《四川统计年鉴》

四、实证分析

(一)验证思路

最好的验证方法是直接利用观测得来的城市化水平值和交通网络连接度β值进行图解分析与计算判断, 看看二者是否满足线性关系。但是, 交通网络连接度的数据很难取得, 因此, 可以进行间接验证。假定结点( 城镇) 数目V为常数( 这个假设逻辑上合理且现实中可能,故可接受),则式(6) 化为交通线路数目c 与z 的线性关系; 进一步地, 假定所有的线路长度相等( 这个假设逻辑上合理,实践中取平均值, 仍可接受) , 则线路数目与线路总长度数理上等价, 即有

五、结论

第一,从时间序列数据的验证结果, 可以认为城市化水平与交通网络连接度的线性关系在理论上可以接受, 实证上亦可成立。

第二,城市化水平与交通网络连接度线性相关的实践意义是: 城市化过程与交通网络的发展互为因果, 因此,城市体系的发展与区域交通网络的建设应该同步进行,或是交通建设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参考文献:

[1]周一星.城市化与国民生产总值关系的规律性探讨[J].人口与经济,1982,(01).

[2]郝克路.交通运输与城市的造就――19世纪中美区域城市化的比较[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1996,(04).

[3]田禾.东亚城市化进程中的交通问题[J].当代亚太,1996,(04).

[4]张复明.区域通枢纽及其腹地的城市化模式[J].地理研究,2001,(01).

[5]段进军.长江三角洲地区交通、城市化及产业发展态势分析[J].经济地理,2002,(06).

[6]吴虹, 李伟.城市化进程中的公共交通与可持续发展[J].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01).

[7]陈彦光.交通网络与城市化水平的线性相关模型[J].人文地理,2004,(01).

[8]王荣成, 赵玲.东北地区哈大交通经济带的城市化响应研究[J].地理科学,2004,(05).

[9]蒋贵彦.青海省城市化进程与交通网络的相互关系研究初探[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5,(04).

[10]蒋敏.中国省域交通与城市化的耦合度分析[J].新疆社会科学,2008,(05).

[11]赵巍.新城镇化中的综合交通体系建设[J].空运商务,2014,(03).

[12]王晓荣, 荣朝和.城市化与交通运输的互动发展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4,(01).

[13]李文琪.城市化进程中有关运输经济问题的探讨[J].交通财会,2014,(11).

[14]程锐.城市化进程中交通与经济的协调发展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4,(09).

[15]赵晶晶, 李清彬.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化的互动关系――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0,(08).

上一篇:小组合作的有效性探究 下一篇:创新长效脱贫机制坚决打赢攻坚硬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