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课堂

时间:2022-08-16 04:19:07

改变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课堂

课堂教学作为师生活动的中心环节和基本的组织形式,是学生获取知识、锻炼能力和提高各种技能的主要途径。那么,如何构建优质高效课堂就是每位数学教师理应思考、探索的主要课题。在新课标理念下,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的时间、空间、学习过程都还给学生,课堂教学不能再“涛声依旧”,教师应是课堂的组织者、引领者、参与者。近年来,我校在课堂教学之中尝试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其课堂教学基本步骤为设计目标、未教先学、学后再教和当堂训练。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初中数学课型可分为概念型、例题型、复习型等几种基本类型。在初中数学学科教学中,一般采用“集中学,分散教”的形式进行。

以下是我的一些体会:

一、更新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我们以往的教学,往往是由教师导入新课,然后例题演绎和堂上模仿练习,整个过程是教师“主宰”的过程,因而学生掌握的学习方法是机械的,学到的知识是孤立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是融目标教学、尝试教学、成功教育为一体的课堂教学模式,它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最优化的课堂教学。其实质就是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从学生学习的实际出发而制定、调整教学策略,全过程让学生学,全过程让学生读,全过程让学生思,全过程让学生去实践,让学生自主学习、学会学习。这一模式的指导思想和操作方法,比较全面地体现了新一轮课程改革理念,充分体现了教学的开放性、过程性、自主性、任务驱动性等特点,使学生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变接受为探究,以学习求新知,化知识为能力,进而全面提高素质。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只有在更新教学观念、深入领会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和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之上,运用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备好每一节课是实施数学高效课堂的前提

教师如果没有备课就走上讲台,就如一个没带武器上战场的士兵一样心慌。教师对于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不能做到心中有数的话,又如何能上出一节高效的课呢?孔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数学教师不但要备课,还要花时间深入钻研教材,紧紧围绕课题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做到“两个吃透”――吃透教材、吃透学生。“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也为数学教师的备课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即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让其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最佳的效果。因此,数学教师要想把“高效课堂”这艘船开好,就必须扬好“备课”这片帆。

三、关注每一位学生是实施数学高效课堂的根本

“课堂是学生表现的地方,不是老师表演的地方。”一节课的教学设计再好,教师讲得再精彩,如果学生不能真正地参与其中,那就算不上是高效的课堂。回顾我们的课堂,也许回答问题更多的是中上层学生,所以中上层学生自然而然地受到教师更多的关注;而我们的差生就变得无所事事,最多也就推一步走一步,教师如果不推他也就不走了。课后,教师还要花更多的时间来辅导差生,教师越逼得紧,学生越不想学,从而形成了“恶性循环”。因此,要使数学课堂更高效,教师应从关注每一位学生开始,承认其基础的差异,让他们在参与中学习、在肯定中学习、在教师的鼓励声中学习,从而获得学习的乐趣。

四、有效的课堂练习设计是实施数学高效课堂的保证

练习是获取数学知识的有效手段。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曾经出现过这样的假象:上完课后感觉课上得挺顺利,课堂气氛也空前的好,学生也能配合老师的教学,效果应该不错,结果却大出所料,家庭作业质量极其差。归根结底在于课堂上学生没有通过充分、有效的练习来巩固新知,教师不能通过课堂练习反馈来查漏补缺、及时调整教学过程,所以不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在设计练习时充分考虑学生基础的差别,因材施教地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练习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得到应有的发展,为数学高效课堂提供最好的保证。例如,在讲授《一元一次不等式》时,我先让学生根据自学情况做例题练习,再做设计好的类型练习题,实行“当堂训练”,这样,让每个学生都有得练、都能练。每次练习都安排2至4名不同层次的学生(以中下层学生为主)到黑板演练,之后在尊重演练学生的原则下,由其他学生进行点评,提出自己的见解,下面学生由四人小组相互检查、纠错,实行“兵”教“兵”。这样,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练习中来,尤其是后进生练有所练、练得其所,逐渐树立起学习的信心;中上层的学生,练习中通过“教”人,既巩固了自己的知识,又满足了自己的成功感,更坚定了自己的学习信心,整个课堂学习氛围甚浓。课堂上练习设计要注重层次结构,务求所有学生都能做得上、做得完,不把问题留到课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学生养成了“问题”都在课堂上解决,课后存有“疑问”就自行通过“三清”去解决的学习习惯,课堂上的教研气氛明显增强,后进生的学习有了明显的进步,收到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比较全面地体现了新一轮课程改革理念,充分体现了教学的开放性、过程性、自主性、任务驱动性等特点,使学生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变接受为探究,以学习求新知,化知识为能力,进而全面提高素质。长期坚持,我们的课堂一定会更高效!

上一篇:新课程下化学课堂训练的有效策略 下一篇:浅谈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