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从严管理,是企业的安全之本

时间:2022-08-16 03:24:12

坚持从严管理,是企业的安全之本

摘要:安全是生命之本,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将安全作为工作的中心和重心,严把安全关,牢固坚持“以安全为中心”和“人人都是安全第一责任人”的安全理念,使安全成为企业的根本行为准则。

关键词:从严教育;从严管理;从严落实

人即是安全的受益者,又是事故的受害者,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因为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从我们每个人成长的艰难性,可以看到父母之心难违;从失去亲人悲痛度,可以看到亲情亦难违;从党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高度负责性,我们深知党心民心更不可违。因此,抓好安全生产工作是每一个管理人员的基本要求,也是每一个企业搞好安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一、从严教育

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是确保企业生产安全的重要举措,也是培育安全生产文化之路。安全事故的发生,除了员工安全意识淡薄是其根源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员工的自觉安全行为规范缺失、自我防范能力不强。应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坚持重安全意识、重安全规程、重安全行为规范、重细节养成;应以安全意识教育为先,以提高安全技能为重,以养成安全生产行为规范为目的;培养员工的安全行为规范,全面提升安全防范技能,确保安全生产。生产一线是企业安全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一是要源头参与,对于企业涉及到保障职工安全与健康内容的制度、规定,依法规范、强化责任,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二是要立足班组,提高职工自保互控能力。班组是企业的“细胞”,是安全生产最直接的承担者和参与者。要夯实班组安全基础,一方面要加强职工的安全知识培训,提高职工应变能力和安全技能,以适应岗位工作要求。另一方面要建立班组自保互控体系,以自保为主,互控为辅,不断增强职工保安全、反违章的内在驱动力。

企业的各类安全规程、管理规定,制定成册,人手一本,随时学习,让员工的每项工作都能做到有章可循,避免造成由于规章制度的不完善,留下事故隐患。坚持每周开展一次安全日活动,及时组织员工学习安全文件和要求,员工针对学习内容踊跃发言,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并落实相应的预防措施。不定期开展事故预想、反事故演习等等,力争将各种不安全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在安全活动形式上打破原来的由领导或安全员主持的模式,改为由员工轮流主持安全活动,大大增强员工在生产作业过程中的安全意识,充分调动每位参与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将原来枯燥无味的安全发言变为气氛热烈的讨论。

二、从严管理

保安全千日不足,出事故一日有余。每年年初与每名员工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切实将安全责任分解到人,措施落实到人,监督检查到人,使每名员工都明确自己的安全职责,提高自身对安全生产的责任意识,严格按照职责来控制和约束各种违章行为。大力开展安全精细化管理和标准化建设,制定各项常规工作的工作程序,具体到每一个岗位,细化到每一个环节,使安全工作的每一项工作内容都达到了程序化、规范化的要求。

企业的各级管理人员要抓好制度的教育和落实,使广大员工懂得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是用多少人的鲜血和生命及沉痛教训写成的,按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运作就是珍惜生命、珍惜父母的养育之恩,珍惜家人和儿女的情感。教育员工自觉用规章制度规范、自律行为,把自觉执行规章制度变成大家的自觉行为。落实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规范人的行为要狠抓一个“严”字,“严”字当头,严制度、严标准、严要求、严劳动纪律、严执行。特别是对那些违章人员,在对其做到教育基础的同时,利用暴光、经济重罚等措施,督促本人增强安全意识和抓好安全生产的自觉性。同时,还要坚持好各级管理人员现场值班制度,如不能做到,不论涉及到谁,都按规定进行考核及处罚,从而增强各级管理人员抓好安全生产的自觉性。

蛀众则木折,隙大则墙毁。此话告诉我们,居安莫忘怀,防患于未然。近些年来,安全管理不严成了不少企业的通病。某些管理干部、职工精神疲软,纪律松驰,贻误工作,甚至导致严重的人身设备事故的发生。贻害匪浅,教训惨重。“安全第一”天天讲,月月讲,年年防,为何仍有死亡事故发生?除了重视不够,制度不严、设备问题、管理不到位、客观原因之外,细究起来恐怕就是说的多,做的少,抓而不实,隔靴挠痒,执行不到位所至。兵可千日而不用,不可一日而无备。鉴此,初次上岗的新工人,心存侥幸的麻痹人;变换工种的行人,凑凑合合的懒惰人;急于求成的心急人;吊儿郎当的马虎人;手忙脚乱乱干人,遇有难事的扰愁人;不懂装懂的聪明人;受了委曲的气愤人;冒冒失失的莽撞人;心有烦恼的不快人;好奇爱动的幼稚人;受了挫折的灰心人.....沿着这些现象来思考我们的安全,是不是就有积极的发散性思维呢?安全文化不只是理论上的研究,而是全员的行业准则和必修之课,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赋予它权力和神圣,使我们的安全工作真正在理性的环境之中运行。

三、从严落实

抓基础从大处着眼,防隐患从小处入手。企业要不断加强现场安全监督检查,狠抓安全责任制度落实,对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章作业行为,严惩到底,绝不姑息;严格按照无违章班组要求强化安全管理工作,坚持隐患整改制度,按照“小隐患整改不过夜,大隐患整改不过期、相同隐患不重复”的原则,积极做好安全隐患整改工作,实现安全生产的长周期。

笔者认为一个企业的基层安全管理非常重要,一个企业的班组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基层班组的核心人物,是企业基层班组的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是生产经营的主要力量。企业基层班组长的好坏,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班组的整体水平,甚至影响着企业的整体利益。笔者认为,一个优秀的班组长要把班组的各项任务完成得尽善尽美,要把各项工作做得优异极致,“严管厚爱”是十分必要的。所谓“严管”就是严格要求、严肃管理。首先,班组长要严格要求自己,效果可想而知努力使自己成为班组的榜样。班组长的一言一行影响着班组成员的行为。班组长要吃苦耐劳、克已奉公、兢兢业业、以身作则、身先士卒。在技术上做到“顶尖”,在人品上做到优良。这样,才能让其他人心悦诚服、听从指挥。其次,班组长要在管理上下功夫,教育班组职工认真贯彻执行各种规章制度,遵守劳动纪律。在工作上,班组长对每一项操作,每一道工序都要亲自过问,带领大家做好危险点预控及防范措施,确保万元一失。另外,对于那些违章违纪,敢越“雷池”的人一定要按规定处罚,做到一视同仁,绝不姑息、厚此薄彼。在安全上“严是爱,松是害”班组长只有“严管”,才能带出优秀的班组。

如果他们抓安全,也仅仅停留在口头,很少去做,很少去落实,那就难以解决根本问题,那就难以达到落实执行的目的;那就无法杜绝事故的发生。个别领导干部一天到晚忙于应酬,难以顾及生产一线的安全,真正成了“前方吃紧,后方紧吃”。所谓落实不仅要动手、动腿,还要动耳、动脑,需要花一番力气,这势必要求领导既要懂得业务,又要多下基层,多听意见,多查弱点,多做指导;早发现问题;早着手解决,做到防患于未然。到时才不至于要求提了很多,到头来“涛声依旧”依然疲于奔命,依然忙于“填孔补洞”。

古训有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很多企业过去确实取得了不少的闪光的荣誉和光环,然而这并不等于工作中没有任何问题。危险往往来自麻痹和骄傲自满。笔者衷心希望每个人在岗尽责,在位尽责,要真正做到“谁主管,谁负责;谁主抓,谁担责;谁担责,谁尽责”的原则,落实安全的直线管理责任,对操作人员,要按照“谁操作,谁负责;谁当班,谁尽职”,时刻牢记“生产再忙,安全莫忘;人命关天,安全在先”的思想理念,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执行,确保安全。规范作业,遵章守纪,消除侥幸心理,不图眼前便宜,立足于长远考虑,学会不伤害自己及他人,不被他人和外界伤害,权衡处理好各种关系,为国家和单位的利益,为人类生存的环境和家人的幸福团聚而尽心尽责尽力!

上一篇:食品检验中液相色谱检测技术探讨 下一篇:如何培养初中学生的作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