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油食品质量安全和检测发展方向探析

时间:2022-09-24 03:36:55

粮油食品质量安全和检测发展方向探析

摘要:粮油食品是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基础物质,粮油食品质量安全不仅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更影响着社会和谐稳定。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质量的不断提高,对于粮油食品质量安全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基于此,本文以《粮油食品质量安全和检测发展方向探析》为题,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粮油食品;质量安全;检测发展方向;问题;对策

目前,我国面临着较为严峻的食品安全形势,从毒奶粉到地沟油,人们发觉在温饱问题基本满足后的今天,一直赖以生存的食品安全却不再安全,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政府、社会以及人民群众共同的关注和热议的焦点。因此,必须加强粮油食品质量安全管理,做好粮油食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以此为人民群众的优质生活提供可靠的保障。

一、粮油食品质量安全问题

1.食品添加剂方面的问题

随着时代的发展,食品添加剂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种食品领域中,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必不可少的基础物质,甚至被称为现代食品工业的灵魂。虽然食品添加剂应用到各种食品领域中具有改善食品品质、延长食品保存期等重要作用,但是并不表示能够大量的使用食品添加剂。当前,我国食品工业中普遍存在向食品中违规添加各种有害物质的情况,例如在食品中超量添加防腐剂苯甲酸、过氧化苯甲酰等。造成这一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就是添加防腐剂苯甲酸能够有效防止食品变质、延长食品保存期,从而帮助食品生产商获取更高的经济利益。在标准应许范围内添加防腐剂苯甲酸对于改善食品贮存条件是可以的,但如果食品生产商没有严格按照国家制定的标准进行使用,致使食品添加剂用量超标,且仍然对外销售这类产品,那么必将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产生严重危害。

2.卫生方面的问题

食品卫生状况是否合格直接影响到食品质量安全。当前,我国一些小型食品加工厂生产的食品中普遍存在卫生指标不合格情况,例如菌落总数、大肠菌群等不达标,一旦有人食用这类食品,那么必须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产生严重危害。造成这一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小型食品加工厂没有严格按照规范标准进行生产,制作工艺不严谨,生产技术落后、环境卫生条件差等。

3.成分含量方面的问题

当前,部分食品生产厂家为了提高自身经济利益,在产品生产中进行掺假,导致产品成分含量不足,例如在奶粉中掺入代用品来代替牛奶成分,导致成品奶粉中蛋白质含量严重不足,甚至有可能掺入有害物质,最终造成“毒奶粉”的出现,甚至致人死亡。

4.食品包装方面的问题

食品包装不规范,包装上的标签也存在不清楚、不规范等问题,例如包装外观粗糙、包装上面配料表标注不全、没有明确标注食品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地址等。一些食品明显添加了防腐剂,但是包装上却没有标明,一些厂家将食品名称标注的与某些知名品牌食品极为相似,若是不细心观察,就会上当受骗,这些不仅会危害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还产生了严重的侵权行为。

5.食品污染方面的问题

化学污染是影响食品质量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化肥、农药、激素等化学用品在我国农业生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这些化学用品的大量使用,将严重影响食品质量,并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而一旦喷洒过大量化学用品的食物被人们食用,那么就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产生严重危害,导致人们出现中毒情况,轻则上吐下泻,情况严重甚至会致人死亡。

6.转基因食品方面的问题

转基因食品是现代生物技术的产物,是现代生物技术的一大重要突破,对于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可能由于目前转基因技术仍不成熟的原因或是其他方面原因,使得转基因食品方面也存在一定的不足。根据国内外对转基因食品的研究表明,转基因食品仍存在较多的潜在危害,包括对人体有毒性、破坏环境和生态系统、损害人体免疫系统、产生过敏综合症等。

二、加强食品质量安全管理

1.建立统一的食品安全认证体系

目前,我国已建立了完善的食品安全认证体系。但是各地在实施食品安全认证体系过程中,工作落实不到位,执行标准不一致,使得食品安全认证体系华而不实,导致人民群众很难在短时间内正确分辨出其中的乾坤。因此,要进一步完善食品质量安全认证体系建设。国家食品安全管理部门应充分发挥其权威领导作用,组织各部门共同对现行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法规、标准等进行整合,建立统一标准的国家食品安全认证体系,加强认证实施,严格执行标准,提高公信力,使其广大人民群众能够一眼就认出已通过认证的食品并放心选择购买。

2.加强食品标签制度的管理

食品标签是向消费者传递产品信息的载体。做好预包装食品标签管理,既是维护消费者权益,保障行业健康发展的有效手段,也是实现食品安全科学管理的需求。为确保食品标签制度的科学有效性,政府把食品标签分成了两大类,一种是自愿性标签,另一种是强制性标签。对于自愿性标签,企业可以根据需要所生产食品的需要自由使用,因为政府对这类产品没有做出明确的政策性规定。而强制性标签则是一种政府强制性要求披露食品信息的“小说明”,对于政府规定必须贴有强制性标签的食品,这些食品生产加工厂商必须在标签上清楚地标注出食品的名称、具体的成分构成、各成分的百分比、最小有效期、净含量、产品原产地、制造商的名称地址以及保存条件等食品信息。而对于糖尿病人食品、婴幼儿食品等特殊膳食用品,则必须严格按照具体规定表示实际的营养素含量。

3.加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

首先,应创新食品安全监管主体,从而满足食品安全监管主体的统一性、权威性,提高技术性和专业性;其次,应创新食品安全监督的法律法规,通过法律法规制约食品安全监督工作,同时建立起完整的国家食品安全法律、地方法规、规范性文件、行政规章制度等完善的、多层次的、有针对性的法律体系,既能够满足实际国情需要,又能促进与国际接轨;最后,加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从而为食品质量食用安全提供可靠的保障。

三、食品质量安全检测发展方向

1.建立完善、统一的食品检测体系

食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是保证食品质量安全符合标准的重要基础保障,因此,必须建立完善、统一的食品检测体系。食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的内容主要就是对食品原料、生产和加工过程、市场销售等环节进行监控和检测,检测工作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食品质量与食用安全。随着食品质量安全问题日益突出,这就加大了检测工作的难度,同时就对检测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完善、统一的食品检测体系应包括执法监督机关、生产经营企业和社会中介这三大类食品检验检测机构,其能够有效提高检验的便利性,降低检验成本,扩大覆盖范围,并能全面监测食品从生产、到加工、到流通、到销售的全过程。

2.做好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工作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主要就是对食品中的有毒害物质以及食用食品后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评价,而该工作就需要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体系来提供支持。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工作与食品安全管理、监控以及研究有着很深的关联,做好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建立食品安全信用的奖惩机制

国家食品质量安全管理部门应建立食品安全信用的奖惩机制,并根据食品生产企业的信用等级采取分类监管的对策,重点扶持和保护那些长期诚信守法、信用等级高的企业,并给予其报关、抽检、年检等方面的便利。而对于低信用等级的企业,监督机构应该加强监督、检查和惩罚,避免问题食品流入市场[3]。

四、结语

总之,食品质量安全问题是当今社会的关注焦点,与民生息息相关,因此,本文对粮油食品质量安全和检测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不仅有助于保障粮油食品质量安全,提高检测水平,还能为人们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泽民.粮油食品质量安全和检测发展方向探析[J].黑龙江粮食,2011,02:39-40.

[2]方胥钞.确保粮油食品质量安全须建长效机制[J].中国粮食经济,2011,04:17-19.

[3]凌卫东.浅谈如何建立粮油食品质量安全控制体系[J].上海农业科技,2007,02:1-3.

上一篇:新课改下,初中班主任如何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 下一篇:浅谈目前情况下食品质量安全控制的几点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