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采暖分户计量及收费问题

时间:2022-08-16 01:48:47

浅谈采暖分户计量及收费问题

1 引言

采暖分户计量的提出和发展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密不可分,热系统的分户计量是供热发展的政策方向,是解决供热收费和实现建设节能的科学出路。随着房屋改革的发展,采暖费用计量的问题,即如何收费、收多少,成为居民关注的重点。我国主要采用按每平方米计费办法,就目前这种状况,如果用户欠费进行清欠是很困难的。

采暖系统是一个闭合系统,立管从上到下贯穿每一个用户的房间,不可能因为某一个用户欠费而停掉整栋楼的采暖,且在同一座城市内,同一小区内、同一栋楼内同一户型内相同的两个房间的冬季采暖温度也不一定相同,相差较小的只有1—2℃,相差较大的达到4—5℃,但缴纳的采暖费是一样。因此人们一直在寻找一种合理的采暖计费办法。采暖分户计量解决了这个问题,分户计量顾名思义——是按照每户实际用热量进行缴费。

建设部2000年2月18日要求于2000年10月1日起实行的《民事建筑节能管理规定》明确指出“新建居住建筑的集中采暖系统应当使用双管系统,推行温度调节和用户热主量装置,实行供热计量收费。

对热用户来说,实施分户供热计量,避免了不必要的浪费,它是在一定范围内,通过调节散热器上的恒温阀对室内温度灵活控制,并按实际用热量交费。同时,作为消费者对热能商品提出的高要求又对供热企业提高供热商品的质量,不断改善运行管理方式起了促进作用;对供热企业来说,尽快适应建筑节能的要求,可有效地解决目前各地区出现的日益严重的拖欠供热费的问题。经国外的热计量经验表明,促使用户自觉节能的最有效手段就是按热量收费的制度,据统计,把“大锅饭”式的采暖包费制改为按实际用热量向用户收费后可节能20%一30%。节能的根本目的不是说离开建筑物本身的节能来谈分户热计量,但不实行分户计量,只强调建筑物本身节能,也是不全面的,只有两者有机地融为一体才能达到节能的目的。

2 分户供暖系统出现的背景

分户热计量的出现无非是以下两个原因:⑴节能的必要,集中采暖分户计量是各国建筑节能的一项基本措施,是世界各国的发展趋势;⑵解决收费难的必然,实行按面积收费有其缺点,固定化供热企业的收人,用户的缴费与用热多少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企业不重视投入与产出的比例关系,因而使生产与经营的积极性受挫,这些既造成我国供热成本与能耗居高不下,也不利于节约能源。只有实现按用热量收费,才能使热真正成为商品,即能激励供热企业提高运行管理水平,又可以迫使用户自主节约用热。

2.1 分户计量的系统形式

分户计量时应采用共用立管的分户独立系统。这种方式下的户内采暖可采用水平双管系统、水平单管跨越式系统、低温地板辐射系统、放射式双管系统等,不宜采用单管顺流式系统。目前常用的有水平单管跨越式、水平双管并联式等几种型式。系统应具备这样两个特点:

(1)散热器的散热量具有可调性,便于控制分室温度,

(2)每户应有一个单独的环路,采用一户一表形式计热时。对于新建系统宜具备以下特点:

①户内所有散热器串联或并联成环形;

②布置成章鱼形,即户内设小型分集水器、散热器间相互并联、布管方式成放射状;

③采用低温地板辐射采暖。

2.2 分户控制和计量要注意的问题

(1)热负荷的计算应考虑用户的间歇用热因素和用户间的传热问题。室内设计温度提高2℃,考虑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一般将居住建筑的室内设计温度定为20℃,公共建筑的室内设计温度定为22℃。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分户控制和计量的要求。

(2)温控是实现热计量的前提条件之一。热计量的大面积推广一定要在有温控的前提下进行,没有室内系统的温控手段,只有计量收费装置是达不到节能目的的。此外,温控除了节能、节资外的另一作用就是提高了热网供热质量,提高了室内的舒适度,因此,热计量和温控必须要相辅相成,才能真正达到节能。

(3)室内温度的范围是16—24℃。这一范围考虑了用户的个性因素,包括了最佳的热舒适温度,可以满足各种状况的人在不同时段的要求。在晚上,人们休息以后,室温可降低为16一18℃,白天,留在家的多是老人和小孩,温度可提高为20一24℃。

(4)不应过分强调分户系统的锁闭功能。分户计量的初衷和目的,不是过分强调对分户热计量系统,“控制用户”和人户阀门的锁闭功能,停止对不及时交费的用户供暖。当某户被锁闭后,只要周边正常供暖,被停止供暖的用户将无偿得到部分热量,危及邻户,从而引起计费纠纷,反而增加了供暖费收费的难度。

3 “分户计量,按热收费”势在必行,但问题不少,难度较大

3.1 分户计量收费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现行的采暖计费制度是按采暖面积计算采暖费,采暖费的相当部分有国家和单位负担,仍属于福利性,采暖费按面积收取,不但不能激发居民的自觉节能意识,住宅采暖分户计量技术的推广、发展和我国热改工作的进程也严重被制约着。主要表现在:

(1)现行的收费制度下对推广使用新型保温隔热材料不利。传统的保温限热材料是砖混材料,同时也是承重结构的组成材料,这种材料的成本较低,保温隔热性能较差。新型的保温隔热材料(如加气混凝土、空心砖、夹层复合材料、塑钢门窗等)虽可大大降低建筑维护结构的热损失,但同时也会使建筑成本增加,相应提高房屋售价。

(2)现行的收费制度对推广使用新型节能装置不利。在采暖系统中采用各种新型的节能装置也能节约大量热能。新型节能装置有的虽价格低但节约热能与用户的经济利益无关,有的因为价格高,不能在采暖付费中获得经济利益,因而使用户调节不能按自己的需要进行,致使很大程度地限制这些节能装置在实际之中的使用,应有的功效不能发挥。

(3)现行的收费制度对提高供热部门积极改进设备、提高系统效率不利。现行收费制度对高耗煤、低热效率的小锅炉房的保护作用是其之所以能够存在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收费的绝大部分由单位负担,又是按面积收费,使供热部门能够获得的收益较高的、较稳定,所以供热部门在节能挖潜上缺乏危机感,投入也明显不足。

3.2 分户计量收费过程中解决措施

(1)不能简单仿效水、电的计量收费。供暖用热的计量和收费与用水、用电不同,水表、电表的计量值是用户实实在在用掉的。而供暖用热的多少,用户的主观作用相对较小,受住宅所在的不同部位和户间的传热影响相对较大。如果简单仿效水、电,按计量值直接收费,就会出现以下情况:相同的建筑面积(或使用面积)和相同的采暖室内温度,需要支付不相同的采暖费。这样似乎有违“公平原则”,可能很难被用户所接受,是实施从“计量”到“收费”面临的首要难题。

(2)对公寓式住宅中不同部位采暖能耗的区别。我国居民的主要居住方式是大规模的公寓式建筑,不同部位的房间维持相同的室内温度需要的热量会有较大的区别。很明显,南向房间比北向房间、中间楼层房间比顶层和底层房间、建筑端头有两面外墙房间比建筑中部只有一面外墙房间,热负荷大,所需散热设备的数量就明显要多。

(3)制定合理热价。制定热价是一项牵扯面宽、政策性强且十分繁杂的工作,把供热事业从计划经济体制推向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热价的制定应兼顾国家、供热部门和热用户三方面的利益,要对现有各种热源形式的供热成本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分析,摸清楚其目前的运营状态。

4 结语

集中供热分户计量应根据我国国情采用合理的系统形式,保证在基本的控制功能下尽量节省投资。对供热系统采取有效的运行调节使供热的稳定性和经济安全得以保证。分户供热运用变频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可有效节能。此外,房价受分户计量的影响,应重视户间传热,热网及热源的调控,热价的确定等问题。

热量分户计量为热量收费提供统计依据,收费难及窃水窃热问题被解决,同时因其可调性使用户室内环境得以改善,节能的目的实现,并使尽可能计量收费准确,公平合理。目前各大城市均已开始实行,不难预料分户计量收费的应用和经验的取得将会为今后供热收费工作提供一个新的途径。

上一篇:亲人重病导致情绪不良的咨询案例报告 下一篇:浅谈中国传统文化中蒙学教育所体现的德育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