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对其心理健康影响

时间:2022-08-16 01:17:23

二次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对其心理健康影响

摘要:留守儿童问题目前来说在我国是个较为严重的问题,由于留守儿童长期得不到父母的关心和呵护,使得这些孩子的身心健康得不到全面发展。本文就是以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入手深度对留守儿童的心里健康问题的影响进行分析。

关键词: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心里健康

【前言】

随着我国的经济改革的不断发展,导致了我国每年有大量的农民工进城谋生打工,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出现了大量的儿童无法和父母一块生活,使得孩子和父母之间的感情关系得不到培养,目前来说留守儿童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1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现状

留守儿童的目前的教育问题大致分为三类问题,亲情缺失的问题,教育缺失的问题,看管问题的缺失。

1.1亲情缺失问题

留守儿童的问题当中,最直接的教育问题就是父母亲情的缺失问题,由于留守儿童的父母长年累月的在外奔波,使得留守儿童的教育中严重的缺少了父母的关爱呵护,由于长时间的缺少关爱,导致了父母和孩子之间没有感情上的联络,让孩子们无法体验到最真诚,最贴心的温暖,长此以往下去,留守儿童的内心就会出现畸形,导致内心的孤僻,不愿意与他人交往,甚至是反感与他人接触,走不出自己内心的圈子,同时还有的留守儿童还出现了内心自私,冷漠的现象等等一些本不该在这个年龄出现的心里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因为长期得不到父母的亲情的关怀所造成的。

1.2教育缺失问题

由于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在异地打工谋生,导致了自己的孩子无法留在身边照看,于是照看留守儿童任务自然而然的就落在孩子们的爷爷奶奶身上,由于隔代亲的因素,使得了爷爷奶奶格外的对自己的孙子孙女疼爱,长期下去就变成了溺爱,于是这就使得孩子们教育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在隔代人的眼中只要不是特别严重的问题,都是可以包容理解的。久而久之孩子们的自律性就会严重下降,对任何事情都是抱有无所谓的态度,尤其是像学习成绩方面更是毫不在意,加上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父母为了补偿孩子,只有采用物质上的满足来弥补孩子们生活的缺失,这样以来孩子们在生活当中就会养成了乱花钱,好吃懒惰的情况,长期下去孩子们的学习动力就会严重下降,甚至会出现厌学,学习成绩一蹶不振,从而过早的步入社会,重蹈覆辙,走着跟父母一样的人生道路。

1.3看管缺失的问题

留守儿童由于大多数时间都是由爷爷奶奶在照看,这就使得了孩子们在看管方面出现了极大的隐患,由于多数的留守儿童年龄并不是很大,对这个社会充满了好奇,加上好动 好奇本身就是孩子们的天性,所以说在爷爷奶奶稍有看管疏忽的时候,孩子们就很有可能跑出去跟外面接触接触起来,同时孩子本身又对对外面危险的事物没有处理的能力,一旦出现了问题那么后果将不堪设想。

2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措施

2.1亲情弥补完善呵护孩子

由于留守儿童最直接的问题就是亲情的流失,因此提高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第一步需要做的就是要先从亲情上对孩子进行弥补。由于大多数孩子的父母都把心思放在了如何挣钱的问题上而忽略了对孩子们的亲情呵护,因此解决这类问题首先要从父母双方做起。尽量避免双方的父母离开孩子去异地打工谋生,尽可能的留一位父亲或者母亲在家中照看孩子,如果实在是因为工作原因的话,那么平时也应该多和孩子们进行沟通,多和孩子进行交流,在沟通的时候要把侧重点放在孩子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多去关怀一下他们平时生活,如果有条件,还可以利用假期把孩子接到自己的身边,这样以来即可以增进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感情联络又能够使孩子们增长人生阅历和见识,可谓是一举两得。

2.2配合学校关爱留守儿童

关怀留守儿童的发展单单靠家庭关怀这一方面是远远不够的,因此需要做的就是结配合学校的关怀来实现对留守儿童的呵护。留守儿童和其他儿童一样,平时的一天当中的大多数时间都是存在于学校当中,因此在学校当中建立合理有效的关怀机构是十分有必要的,首先学校要建立起来一套完整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之后要定期的去观察那些平时举动异常儿童,对这些儿童进行心里辅导和关怀,同时学校方面也应该多开展一些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让孩子们在课外活动当中得到温暖,得到关怀。这样以来配合学校的大力支持在加上家庭当中的亲情关怀,留守儿童的心里问题会得到显著的改善。

【结语】

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目前来说已经是到了刻不容缓地步了,因解决留守儿童关怀问题首先要做的就是先从留守儿童心里方面解决做起,只有先把留守儿童心里问题给解决了,这就为留守儿童的其他方面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在未来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留守儿童的问题一定会引起更多的社会援助,帮助留守儿童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蔡重阳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研究 湖南师范大学 2013(11)1-2

[2]张帆 三峡库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与心理弹性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重庆医科大学 2013(4)1-2

[3]罗国芬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问题化”机制研究――以其学业成绩的“问题化”为例 华东师范大学2014(10)1-2

[4]杨国兴 四川省井研县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情况调研 西南财经大学 2013(3)1-2

课题编号:JCJYC151701067

上一篇:基于MOOC理念的计算机实验教学改革 下一篇:浅谈“新型英语作业”设计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