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教学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2-08-16 01:03:40

计算机教学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摘要】创新是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的动力与灵魂。计算机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具有独特不可替代的巨大优势,因此成为发达国家抢占的制高点。我国计算机课程开始相对很晚,处于落后地位。我们必须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创新能力,培养,方法

新的世纪,是亟需创造精神的与实践能力的时代。新世纪的人才应是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人们通过计算机的运用会收集大量的信息,去探究许多未知的事物,所以会使用计算机是新世纪人的基本技能。面对竞争的严峻挑战,我们务必要增强危机感、紧迫感、责任感,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作用,努力促进学生形成创新的欲望和兴趣,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丰富相关课外知识,使学生产生新欲望和兴趣

教师在备课时不能只满足于“教材里有什么就教什么”的低层次的教学思想。教材一经采用,至少一年,而关于计算机的新动态几乎每天都有,就跟看仙人下棋的樵夫一样,转眼人间已过数百年,已经不是他所处的年代了,所以,教师应该走在知识的前沿,博览群书,给学生最新的信息。我将在报纸、新闻、杂志上看到的,以《新动态专栏》的形式公布给大家。如:电脑用土豆来供电。起因是有人和电脑迷打赌:土豆不可能为电脑供电。可是发明者却真的做到了,而且还建立了土豆网站,多神奇!这些信息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创新欲望:原来奇迹的产生就在我们身边,就在于我敢去想,敢去尝试。另外,利用实际现象讲解,这样会更直观。例如,在做游戏的时候,出现了画面被破坏得支离破碎等现象,我先演示如何用杀毒,再利用这个机会,讲解有关病毒的知识:病毒是人为编的小程序,它的目的是破坏。有人制造病毒,就得有人阻止它去破坏。鼓励学生为计算机的“健康”想一想。

2.创设探索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要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培养主动参与的精神。在研究性的学习中,被动式、接受性的学习还占主流,这样,很难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如让学生动手操作,主动地去与计算机进行交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掌握使用计算机的基本方法――人机交流,就是让学生亲自动手,提出要求,在计算机的帮助下去完成梦想。在学习Word中某一“向导”的使用方法时,让学生自己利用“Award向导”为自己制作一张奖状。每个学生都在为自己的奖状忙碌,有了乐趣,学生就能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奖状的内容五花八门:学习进步,第一名,为世界和平作出突出贡献,在科学研究中获得发明奖……我表扬了那些“敢想”的学生,因为他们的理想远大,而丰富的想象力能使童话变成现实。

2.1 教知识,更要教方法。

未来的教育,重要的不再是教会学生什么知识,而在于教会学生学习方法。计算机的普及正改变着学习的内容和速度,一张盘就是一本丰富多彩的书,互联网上的知识如大海一般,教师已不可能传一切之道,授一切之业,解一切之惑,其主要作用就在于指导学生去学习。

2.2 强化学法指导,做到理论实践的同步统一。

学习的对象可以是人,也可以是书。向人学习的方法是用眼去观察,用心去揣摩,用实际行动去学习。而向书学,就存在着一个读书的方法问题。读书分为泛读和精读。泛读是找到书中的“主干”;而精读则是为每一部分“主干”添枝加叶。在上理论课时,以学生自学为主,充分表现学生的能力。当然,学生真正做到“会学习”,还要教师给学生适当的指导,教会学生如何学。上课时,首先让学生泛读,找出这节课要学习的几个内容,有的学生很快就找到了,有的却找不到,我就让找到的学生说出他是怎么找到的,标志是什么,这样学生就知道怎么找了。解决了这个问题,就该精读了。精读的目的就是了解这些内容具体讲解的知识是什么。在一个范围内,提出若干个问题,学生就有目标和范围了。这种方法掌握以后,学生就找到了探索和解决问题的“钥匙”了。

3.注重实验指导,增强动手能力

3.1 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水平。

学生在上机实践所学时,经常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在教师和学生的计算机没有联网的情况下,除了巡回指导外,我还安排了学生中的优秀者参与指导,让这些学生把探索的过程“再现”一次。另外,学生在完成既定的任务后,总是喜欢看看这个(软件),看看那个,当出现新奇的画面时,常引得周围的同学观望。此时,我并不以为他是“故意捣乱”,他这是在尝试探索新的东西,所以,我总是耐心对他的实验给予指导,让他在实践中去学习,为他们提供知识体系的线索。如:在学习了画笔、书写器中打开、保存和退出等基本操作后,在Word的打开文件,保存文件的操作同画笔、书写器一样,并鼓励学生到没有学过的Excel中去试一试打开文件,保存文件,让学生自己去发觉它们内在的联系,感觉探索的乐趣。另外,让学生观察:在“另存为”的对话框中多了一个“选项”按扭,它是干什么用的?试试看!它会带你走进另一个窗口,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作用?为学生提供线索去探索。

3.2 不教打句号的课,给学生留下探索的空间。

一节打了句号的课,看起来很满意,但却把学生圈在一个圆里,一切都解决了,没有问题了。没有了“?”,怎么去“探索”?所以,我每节课下来都要给学生留下一个(或多个)问题。例如,学习了怎么删除文件后,问:“还能不能再恢复了?”让学生去书上寻找答案,上机实践去验证自己的想法。这样,给学生留下展示聪明才智、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机会。这样学生不是只会模仿,也会去创新。

总之,创新意识是创造的前提。有识之士早已提出:“我们国家的最高经济利益,将取决于我们同胞的创造才智,而不取决于我们的自然资源。”能创造的民族,才是有希望的民族。“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作为教师,就应该冲破应试教育的陈规,树立创新教育教学新观念,为国家培养出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

上一篇:浅谈“寓教于乐,学好拼音” 下一篇:谈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师生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