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思想政治课兴趣的培养

时间:2022-08-16 12:51:37

浅谈初中思想政治课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 通过精心设计导语来激发学生兴趣。第二阶段:是在日常课堂教学中采取多种方法不断巩固学习兴趣。第三阶段:是通过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结合起来发展学习兴趣。

一﹑激发学习兴趣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任何一个优秀的教师,他必须是一个善于激起学生对课堂兴趣,确立自己课程吸引的教师,而每一个学年的第一堂课学生往往具有好奇和期待的心理,如果教师能抓住学生这一特殊心理精心设计导语,使学生觉得教师的讲课“有味”,学科的内容“有意思”,就会激发起强烈的求知欲,这对以后的教学无疑有帮助。例如:九年级《走向世界的中国》课中,可以从《走向世界的中国》这一课入手,上课开始,教师不急于讲课本内容,而可以先让学生讲讲在假期里的所见所闻,讲讲我们的中国,在世界上有哪些重大新闻,重大事件发生等等。通过提问,学生就会产生急于翻阅课本,学习知识的心理。第一堂课就会体会到小小的课堂讲的是大千世界的事情,《走向世界的中国》这一课不单纯是圈圈重点、难点,背背知识点,而是一门紧密联系实际的课程。从而使学生了解当今世界发展趋势,知道我国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作用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增强学生忧患意识,树立全球观念;维护世界和平,使学生对《走向世界的中国》这一课产生学习兴趣。

二、巩固学习兴趣

在第一课堂激发了学习兴趣,这只是第一步,要想使学生对自己所学的课程保持长久的兴趣,还需教师在日常课堂教学中采取多种教学形式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1)采取多种教学形式。如课的类型既有讲授课、也有讨论课、练习课、自学课;教学手段可以采用录音、投影、挂图等多种辅助手段,努力创设教学环境。方法的设计思路,可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在每堂课里应形成不同的教法和手段的交替;二是在不同的章节之间尽可能采取不同的教学形式。这样一来,学生觉得每一堂课都有新鲜感,兴趣自然就来了,睡觉、做其他作业的现象也消失了。(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中学生思维为活跃,自主意识、参与意识及表现欲望较强,渴望自己的见解看法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肯定。因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应正确处理好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关系。在教学实践中:我力争每一节课都拿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如在课堂开始五分钟,我由学生进行时事政治讲演。或者在课中我要留出时间让学生自学,或者让学生参与问题的讨论,讨论中可以是师生进行对话,也可以是学生之间的辩论;或者可以由学生来充当教师进行课文讲解:或者将富有启发性的题目采取小组抢答、点名回答等形式来完成。这样,课堂不仅成了施展才华的竞技场,也变成了学生学习的乐园。

三、 发展学习兴趣

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生命力就在于理论联系实际,教师除了利用课堂教学这种途径外,还可以利用丰富多彩、形式活泼的课外活动,使学生跃出课本,走出课堂,融入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通过自己的多方实践来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并用所学知识去认识问题、解决问题。这样不但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也使学生深深体会到思想政治课有用、有价值,从而真正爱学、要学这门学科。在教学实践中,我主要采取成立兴趣小组和开展社会小调查。在兴趣小组里,我组织学生学习有关报刊,让大家了解、熟悉国内外大事、社会热点,并开展时事知识竞赛、新闻背景分析等活动。另外,也适时地开展社会小调查,如在讲到“我国走可持续发展——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存在严重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时,我要求学生调查分析本村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等内容,并在课堂上发言交流。在讲到我国资源与环境问题时,我组织学生调查本村面临的环境问题对我们有什么危害。然后让学生写出调查体会,在课堂上演讲。相信通过这些活动很多同学已养成了读书看报、关心国内外大事、积极思考的好习惯。这样就把学生对学科的兴趣发展为更广泛的兴趣爱好,从而更加稳定对思想政治课的兴趣。

总之,只要我们教师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不断巩固和发展这种兴趣,思想政治教学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作者单位 陕西省城固县唐广初中

上一篇:思维在说错纠错中发展 下一篇:如何建设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