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促进女生健康发展的尝试和探索

时间:2022-08-16 12:45:02

体育促进女生健康发展的尝试和探索

体育在促进女生健康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在高中学校体育教学中,如何上好女生的体育课却一直是一个难题,这也是当前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增强女生身心健康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作为高中体育教师,应该全面分析影响女生体育锻炼积极性的问题所在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从组织女生努力上好体育课着手,进而带动女生坚持体育锻炼,增强女生体质,促进女生全面健康发展。

一、高中女生不愿意参加体育锻炼的原因分析

有很多高中阶段的女生不愿意参加体育锻炼,更不喜欢上体育课,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1.高中女生身心特点的影响

这一阶段的女生处于身体发育较快的时期,体形的变化、体重的增加、肌肉力量的相对减弱等客观因素,使得女生在某些运动项目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弱势,甚至根本无法完成诸如投掷、跑步之类的运动目标,进而不太愿意参加一些爆发力强、运动量大的体育活动,自然会对这些项目产生厌恶、恐惧的情绪。再者,中学体育教学大都是采用男女合班上课的形式,而进入青春期的女生更加腼腆。一些女生在完成某个练习动作时担心自己做不好而引个别调皮男生的起哄,这使得女生害怕在男生面前出丑而尽量躲避体育动作练习。

2.缺乏必要的运动生理知识

进入高中阶段的女生对体育运动的看法发生了明显的改变,由于缺乏一些基本的运动生理知识而对体育运动产生误解。例如,有一部分女生误以为进行体育运动虽然能起到锻炼身体的作用,但是,运动一旦停止,身体就会发胖。这对于特别注重形体美的女孩子来说,无疑是最忌讳的,因而她们非常排斥体育运动。再如,体育运动使肌肉中乳酸积累,导致身体产生酸痛感,而一些女生不能正确认识这种生理反应,也会对体育运动产生反感。这些都是对运动生理知识缺乏正确理解的表现。

3.缺乏自信心

缺乏自信心同样会导致恐惧心理的形成。一些不具备难度和危险的练习,大部分女生都能完成,一小部分女生却夸大练习的难度和危险性,对完成练习失去信心。另外,由于曾经受过伤或出现过危险状况,在做相同或类似的练习时,她们也会因为恐惧而缺乏信心。

4.社会角色和学业的压力

与小学、初中阶段相比,高中女生在体型方面发生了明显变化,她们觉得自己长大了,成熟了,一举一动应该“稳重”些。而且,有相当一部分女生怕苦怕累,怕脏怕流汗,加之学业负担重,因此总以先完成作业为借口而逃避体育课。

5.运动项目的相对难度

学生完成体育练习的条件之一是必须具备一定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相同的运动项目对于不同的练习者来说具有不同的难度。对于同一运动项目,身体素质好的学生可能很轻松地就能完成,而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则会感到很吃力。例如,心肺功能较差的学生会对长跑感到焦虑,身体较胖的学生在做技巧练习时则感到难堪。这样就使得一些女生对某些练习项目产生恐惧心理。

6.体育教师的素养

如果体育教师性格急躁,要求苛刻,也会使学生对体育课产生畏惧和焦虑情绪,加上女孩子敏感、爱面子等特征,就会使其失去上体育课的兴趣和积极性。

7.保护、帮助措施和场地器材的安全性

保护与帮助是否得当,场地器材是否安全也会影响学生尤其是女生对体育课的情绪。对一些有潜在危险性的练习,如果体育教师不能进行恰当的保护和帮助,或者体育器械破旧失修,都会给学生造成心理压力,产生恐惧情绪。

二、体育运动促进女生健康发展的探索

为了发挥体育运动在促进女生健康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体育教师应该转变自身的教育教学观念,根据女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恰当的措施,调动女生上好体育课的积极性。

1.要教育和引导女生转变观念

针对高中阶段的女生由于生理心理的、社会角色、学业压力以及对体育运动不科学的认识等原因而逃避体育课的状况,体育教师必须掌握中学阶段女生生理特征等有关知识,宣传体育运动的必要性,使女生懂得合理的体育锻炼不仅可以增强体质,而且对一生的健康、学习和工作都有重要的影响。

2.克服心理障碍,增强体育运动自信心

女生具有依赖性强、胆小等特点。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主动地去了解她们学习中的困难,关心她们的身体状况,解开她们心中的难题,并加强薄弱环节如灵敏、力量素质等方面的练习,帮助她们增强运动能力。另外,在每次练习之前,教师都要表现出保护、帮助学生的高度的责任心。久而久之,女生对体育运动的自信心就会随之增加。当然,要及时排查体育器械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维修、更换器材。

3.采用恰当的课堂制度约束并合理搭配体育教师

合理的课堂制度是上好体育课的保障。建立必要的课堂制度,可使师生之间相互监督,学生有章可循。如严格考勤,将出勤和上课态度列为体育评分内容,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体育课上的表现与自己的身体和学习成绩有很大关系,从而认真对待体育课。当然,中学阶段的女生,生理变化较男生更为明显。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对男女学生的要求必须区别开来。在体育任课教师中,也应该探索合理安排男女教师分别对不同特点的女生进行指导的办法。

4.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运动负荷

要针对高中女生生理、心理特点,选择合适的教材。在合理安排教材内容的前提下,从女生的兴趣、爱好出发,多开展一些实用性强、趣味性浓、难度适中、适应女生特点的内容,如健美操、韵律操、武术、排球、羽毛球、乒乓球之类的项目,促进女生的身心健康,提高她们参与运动的兴趣,消除她们对运动的厌恶、恐惧心理。同时,也要注意练习的运动负荷,应多采用较轻负荷、高效率的练习方法,促进女生身体素质、身体形态全面、均衡、协调的发展。当然,也应根据女生的实际循序渐进地增加运动负荷。

5.加强体育教师的个人修养,用自身魅力感染学生

加强体育教师的个人修养有助于营造一个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教师温和的态度,生动形象的讲解,准确熟练、轻松优美的动作示范,可引起女生对动作的兴趣,使之产生跃跃欲试的感觉。因此,体育教师应注意自己的言语、行为和教学方式,对女生多以表扬、鼓励为主,特别是对那些不擅长体育的女生不能存有偏见。

总之,在体育课教学中,只有抓住高中女生的身心特点,因材施教,才能提高她们上体育课的积极性,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进而调动女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信心和热情,进行科学合理的体育锻炼。

上一篇:例谈系统策略在初中科学教学设计中的运用 下一篇:区域性课程建设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