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业绩报表改进理论综述

时间:2022-08-16 12:37:21

企业财务业绩报表改进理论综述

摘要:企业财务业绩报表改进是近年来会计界研究的热门议题。本文试图对企业财务业绩报表改进的相关理论作一综述,以业绩(收益)的相关概念为切入点,阐述作为企业财务业绩报表改进动力的财务报告目标,论述企业财务业绩报表改进的理论变迁,以期为企业财务业绩报表改进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企业财务业绩报表 收益 传统收益表 全面收益表

企业财务业绩一直是会计信息使用者关注的重要信息,作为财务报表之一的业绩报表备受争议,从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ASB)、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等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到G4+1集团(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英国、美国,IASC作为观察员)对企业财务业绩报表的改进作了深入研究。目前,FASB与IASB在综合收益列报方面已大致趋同,全面收益表将是未来财务业绩报表改进的方向。

一、企业财务业绩报表相关界定

( 一 )经济学收益 企业财务业绩的表现形式是企业收益,收益是反映企业财务业绩的综合指标。对收益的理解最初是从经济学家开始的。著名经济学家亚当·斯密(Adam Smith)在1776年发表的《国富论》中指出收益是财富的增加。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欧文·费雪(Irving Fisher)在其《资本与收益的性质》中认为收益是两个时点资本的增量,将收益划分为精神收益、真实收益和货币收益。由于精神收益主观性太强,经济学家比较关注真实收益和货币收益。J.R.希克斯(J.R.Hicks)认为收益是“一个人在某一时期可能消费的数额,并且他在期末的状况保持与期初一样好”。尽管以上收益概念是针对个人而言,但它同样适用于企业。可见,经济收益可理解为企业在某一期间期末期初保持同等富裕,即在实物资本保全下用于可消费的数额,其实就是财富的增加额。经济学视野中的收益是基于真实收益,是企业真正的财富,其计量是以预测为基础,并考虑了货币时间价值,因此收益的计量能更好地满足投资者等信息使用者的要求,但其计量操作难度较大,不过经济收益是会计收益未来发展的方向,是企业财务业绩报表改进的理论基础。

( 二 )会计学收益 会计视野中的收益概念随着会计经济环境的变化而发展变化。最初的收益概念并不明确,收益的计量只是依附于资产的计价,用期末财产价值减去期初财产价值则得到净资产的部分增加额,以此作为企业的收益,很显然,该阶段的收益概念比较符合经济收益概念“财富的增加”,也基本贯彻了资产负债观念。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生产力取得前所未有的发展,股份制这种企业组织形式开始出现,人们更关注企业定期的收益,而要等到一段时期(如合伙期)结束才能计算出企业所赚的钱已不能满足广大投资者、债权人对收益信息的需求,所以在会计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假设前提下提出“净收益(利润)=收入-费用”的计算公式,通过人为设定的会计期间收入与其相对应的价值损耗即成本费用相配比,得到(净)收益,这是收益计算的结果,也是传统收益表对收益的理解。这时的收益概念是指企业经营业绩的结果,在本文中等同于净收益、损益、盈利、利润等概念,传统收益表也即传统利润表。正如A.R. Belkaoui认为“收益是主体在一个期间内由于交易而实现的收入与相应的历史成本之间的差额。”这便是传统会计收益概念。在稳定的经济环境以及一系列制度的约束下,利润表直接表达了企业的经营成果,利润的绝对额很可能影响各利益相关者的分享份额,因而成为重要的业绩评价指标(谢获宝、刘祎宁、徐燕燕,2008)。但是在当前会计环境发生巨大变化的情况下,传统会计收益概念涵盖的内容并不全面并且与经济收益概念尚有相当距离,不能提供完整的及时相关的信息。

( 三 )全面收益(综合收益) 随着会计环境的变化,传统收益概念已受到强烈的攻击,进而提出全面收益概念。全面收益又叫综合收益。其概念最早是在1980年由FASB第3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企业财务报表要素》中提出,其定义为“一个主体在特定的期间内除去与业主进行交易之外的企业净资产的变动。包括一定期间内除业主投资与分派业主款之外所有的业益变动。”由此概念可以发现:全面收益涵盖的内容比净收益广得多,包括净收益及传统收益表未能反映的其他全面收益,即由于物价变动和金融衍生工具出现等会计环境变化引起的未实现的资产变动。全面收益=净收益+其他全面收益。另外,全面收益指除了业主投资与分派业主款之外所有的业益变动,很明显将业益变动划分成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两部分。价值分配就是与业主进行交易产生的资本投入与股利分派,而余下引起净资产变动的部分便是价值创造项目,即全面收益内容。鉴于此,全面收益概念已经突破了传统收益的概念,尤其是为基于历史成本原则、实现配比原则及谨慎性原则的企业财务业绩报表模式带来变革奠定了理论基础。尽管全面收益比之前的传统会计收益的信息质量更高,但与经济学家眼中的收益仍有一段距离,特别是当前的全面收益表只包括部分未实现损益,换言之,全面收益表中的除净收益外的其他全面收益并不全面,因此当前的全面收益概念只是部分突破“收入费用观”,凸显“资产负债观”,尚未完全被“资产负债观”所替代,但已经突破了“当期经营观”,逐渐向“总括收益观”靠拢(葛家澍,杜兴强,2010)。

二、企业财务业绩报表改进的动力:财务报告目标的改变

( 一)报告受托责任 财务报告目标是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逻辑起点,是会计理论研究的切入点,也是企业财务业绩报表改进的理论依据。会计产生之初基于财产委托保管产生受托责任,财务报告目标就是报告受托责任。随着经济的发展,受托责任的外延也在拓展,股份公司的大量出现导致两权分离产生委托关系,委托人如何获得受托人履行受托责任的信息就依靠会计第三者提供的财务信息。这时的财务报告目标是报告企业管理当局履行受托责任运用资源的信息。以井尻雄士为代表的学者认为受托责任还具有与公司治理相关的特殊意义,包括经营责任、说明责任、社会责任。换言之,受托责任目标是资源的受托方接受委托向资源委托方报告受托责任(包括资源使用情况、管理当局履行受托责任情况、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等)履行过程和结果。受托责任观认为,通过财务报告反映的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信息主要是指历史经营业绩信息,这时的企业财务业绩报表受到会计界的重视,但业绩主要反映收入与费用配比下的经营业绩,即净收益,并且只确认交易发生的已实现的收入和费用。在报告受托责任目标下,基于历史成本原则、实现配比原则及谨慎性原则的企业财务业绩报表模式被信息用户所接受,认为是比较理想的报告模式。

( 二 )委托——关系 随着现代公司制的大力发展,股权分散日益明显,所有者与经营者不再直接进行沟通、交流,使得委托——关系变得模糊,资源的所有者对受托资源的管理变得淡化。这时资源受托方的管理重心从有效地管理受托资源引向在资本市场上最大限度地树立“良好”形象——报酬与风险比例最优(刘峰,1995)。随着资本市场进一步发展,债券证券的上市流通,债权人与投资人对会计信息要求趋同,这时以“决策有用”的财务报告目标开始出现并得到普遍认可。美国是决策有用观的代表,1973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发表的《财务报表的目标》中指出财务报表的基本目标在于提供有助于做出经济决策的信息。1978年FASB公布了财务会计概念框架(SFAC1)《企业财务报告的目标》,指出财务报告目标是主要满足投资者和债权人等信息使用者对决策相关信息的需求。FASB认为提供受托责任信息是服从于提供决策有用信息目标的,换言之,提供受托责任信息就是为了信息使用者做出正确的决策。决策有用观与受托责任观相比,主要是向信息使用者提供对预测未来盈利能力和现金流量有用的信息,在信息质量特征方面更强调相关性,主张按照最有利于使用者决策的方式提供信息。

( 三 )决策有用观 从受托责任观到决策有用观财务报告目标的演变会导致受托责任目标下传统企业财务业绩报表模式发生变化:决策有用观要求企业不仅向现实的还要向潜在的投资人和债权人提供决策相关信息,对信息预测价值提出更高的要求。而以历史成本为计量基础的传统收益报表提供的信息缺乏预测价值或预测价值不高。以公允价值为计量属性的全面收益表能提供由于物价变动等引起的持产利得和损失,能大大提高信息的及时性和预测性。决策有用观认为提供的信息一定是决策相关的,而基于历史成本、实现配比原则和谨慎原则的具备高可靠性低相关性的传统收益表则不能适应这一目标。FASBFAS130《报告全面收益》,指出报告全面收益就是为了符合决策有用观的目的。大量研究发现,在美国综合收益价值相关性高于净利润,同时其他综合收益具有增量价值相关信息。而在其他国家,尤其是我国,结论与之相反。(李尚荣,2012)。本文认为,随着我国投资者逐渐树立全面收益观念,投资者等信息使用者必将更加关注全面收益信息,大大提高全面收益的相关性,不过有待实证研究进一步证明。

三、企业财务业绩报表改进的理论变迁

( 一 )收益的内涵:从本期经营收益观到总括收益观 会计收益的计量有两种观点:一种是指企业经营业绩,一种是指财富的增加,这两种观点实际上反映了收益的内涵:本期经营收益观与总括收益观。本期经营收益观下会计收益是产生于企业有目的的活动,只包含管理当局能控制的当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结果,不包括非常项目产生的利得和损失。而传统收益表便是以本期经营收益观为理论依据编制的。非本期与非经营活动产生的结果被排除在传统收益表之外,而在资产负债表中的权益项目如“资本公积”中反映。不过,我国新准则颁布之前的利润表中也有非经营活动产生的利得和损失,如意外灾害导致的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从这个意义上看,我国新准则出台前的利润表的利润比本期经营收益观所指的收益涵盖的内容要广泛一些。本期经营观强调收益的计量是在“本期”和“经营活动”的范围,所以基于本期经营收益观的传统收益表反映的是企业经营活动的业绩,能评价和反映管理当局的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符合受托责任观财务报告目标。总括收益观理念下的收益与前所述全面收益的概念非常接近,包括所有净资产变动(除业主投资和派给业主款)项目,即包括当期确认的所有收入、费用、利得和损失。这也是目前全面收益表列报的理论依据之一。随着金融衍生工具的出现以及运用公允价值等现行价值计量资产与负债,这些未计入传统收益表的利得和损失则越来越多,如果仍然不在收益表中确认势必会影响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决策判断。这时以“总括收益观”为理念编制的全面收益表便应运而生。原来绕过收益表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均在全面收益表中列示,如由于价值发生变动产生的资产持有利得和损失正式列入全面收益表。但是在我国新准则下编制的利润表中列示了交易性金融资产变动损益,却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列报;另外,在采用全面收益表之前,包括美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准则制定机构允许一些项目绕过收益表在资产负债表的权益中列报,以上做法均背离了总括收益观理念。与“本期经营收益观”相比,基于“总括收益观”编制全面收益表持以下观点:一是“总括收益观”下收益的内涵比“本期经营收益观”广得多,所以以此为理念编制的全面收益表报告的信息更全面,更有利于决策使用。二是“本期经营观”强调“本期”和“经营”的界限,但本期经营收益也会包括前期的影响,如固定资产发生贬值但其实现不在现在而在将来,只能在将来出售的期间才确认损益,其实发生的损益不在确认当期而在前期就已经发生。因此,基于“总括收益观”的全面收益表将本期发生的未实现利得和损失纳入表内确认。另外,“总括收益观”理念下的全面收益表将“经营”和“非经营”活动产生的收益统一在全面收益表中列报,不用考虑“经营”和“非经营”的区分。三是在“本期经营收益观”下强调区分“本期”和“非本期”的收益,这就为管理当局实施“盈余管理”埋下伏笔,如故意提前或延时确认本期收益达到操纵或平滑收益的目的。再如采用“本期经营收益观”编制的传统收益表不包括非经营活动产生的利得和损失,并将这部分利得损失绕过收益表计入所有者权益项目,这同样容易导致管理当局产生“盈余管理”行为。而采用“总括收益观”的全面收益表反映除与业主交易以外产生的所有财富的变动,不用特别强调区分会计收益“本期”和“非本期”的确认期间,只要符合收益概念不管实现的期间都应确认为本期收益在全面收益表中列报。

( 二 )收益计量理论:从收入费用观到资产负债观 企业收益的计量从价值运动两个侧面形成“收入费用观”和“资产负债观”两种观念。收入费用观计量的是价值运动的过程,强调交易对收益的影响,认为收益是收入和费用相配比的结果,即收入减去费用后的余额。在此观念下,收益=收入-费用,会计收益的计量是以收入和费用两个要素决定,不是通过资产负债的变动来计量,因此采用收入费用观的收益表被视为最重要的报表,而资产负债表的地位则次之。按照收入费用观,未满足实现原则的收入费用递延到以后期间却在当期的资产负债表中反映,但这些资产负债项目并不是真正的资产负债。例如,新准则之前的资产负债表中跨期摊提账户如“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账户本身并不是资产或负债,而是应当计入收益表的费用项目。基于此,传统收益表所报告信息既不全面又不真实。收入费用观是基于实现原则、配比原则、谨慎性原则、权责发生制核算基础上形成的收益计量理论,经分析基于收入费用观的传统收益表具有以下局限性:第一,运用收入费用观理念在收入费用确认时要考虑实现原则。FASB认为,“实现在会计和财务报告中最确切的用法是指出售资产换取现金,或收取现金的要求权”。采用收入费用观编制的收益表只报告已实现的收入费用和利得损失,未实现的利得和损失排除在外,这时的收益确认强调可实现性,以交易为基础而非以价值为基础,因此会使价值增值期间与会计报告期间不一致,并且通过选择未实现资产价值实现的会计期间导致管理当局盈余管理行为,基于此编制的传统收益表列报的信息既损害了及时性又降低了相关性。第二,配比原则强调费用与收入之间的因果关系。但是,在现实中除了销售收入与销售成本容易配比外很难辨认收入与费用的关系,这样一来确认费用依靠职业判断进行估计、摊销,使会计信息主观性较强。另外,收入与其产生收入发生的资源耗费不在同一会计期间,所以收入和与之配比的费用无法在同一个会计期间确认。第三,谨慎性原则要求会计在确认收入与费用时虽然考虑到未来的风险但其提供的信息损害了真实性,信息相关性也会受到影响。此外,基于收入费用观的收益表是以权责发生制确认收入和费用,即收入和费用是以权利和责任的发生来确认,不是以现金的收付确认,因此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确认的收益与净现金流量并不对等,所以收益指标所含信息预测价值会降低。如前所述,会计收益概念在复式簿记出现时就体现了资产负债观,收益是通过期末期初净资产的比较来确定。但后来在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假设下需要人为定期报告收益信息,所以有了收入费用观下的收益计量。20世纪70年代后,通货膨胀严重,以收入费用观为理念的传统收益表不能反映物价的变动,这时资产负债观又再度受到重视。资产负债观是通过价值运动的结果来计量收益,该理论认为收益的实质就是某一会计期间的净资产的变动,即除了业主投资分配额外的资产负债增减变动的差额。本期净收益=期末资本金额-期初资本金额-(本期的业主投资金额-本期分配给业主金额)。这就是1980年美国提出的“全面收益”概念,显然,基于资产负债观理念的收益概念更接近经济收益概念。在资产负债观下收益的确认不考虑交易或非交易,不考虑实现与否,因此与交易无关、尚未实现的资产持有利得都作为收益确认。鉴于此,资产负债观理念下的全面收益表提供的信息更全面,更加有利于使用者决策。然而,全面收益表并没有完全摒弃传统收益表的理论模式——实现、配比、谨慎、应计制,而是在某种程度上有所突破:全面收益表要求列报已实现营业收益和未实现持产收益,既不违背实现原则,反而突破了实现原则;全面收益表要求列报收入、费用、利得、损失,实际上更全面合理地运用了配比原则;全面收益表在确认未实现收入利得时坚持适当稳健原则,在有足够证据证明其发生并能够可靠计量的情况下进行确认,使谨慎性的运用更趋合理;全面收益表确认未实现利得和损失更能体现以权责的发生作为确认收益时点的观念,更符合权责发生制核算要求。另外,资产负债观主张采用公允价值作为计量属性,强调资产负债表的核心地位,这时在资产负债观下编制的全面收益表以公允价值计量资产价值的变化,反映未实现利得和损失,凸显“综合收益”概念,比传统收益表更能适应经济环境的变化。值得一提的是,基于资产负债观下的收益观体现了实物资本保全观点,实物资本保全收益是在资产保值的情况下净资产变动的结果,基本等同于收入减去成本费用以及利得减去损失的余额,而这里的成本是指现行成本。传统收益表是以货币资本保全观为基础,以历史成本反映的费用与收入相配比得到利润,这实际上相当于收入费用观下的总括收益观(葛家澍、杜兴强,2011)。基于实物资本保全的全面收益表应反映净资产变动的结果,包括已实现的净收益和未实现持产收益,并且要求收益表确认的成本费用是以现行成本为基础。但是目前全面收益表中成本费用项目多数仍然以历史成本为计量属性,主要在金融工具的计量中适度引入了公允价值这一现行成本计量基础。因此,当前的全面收益表并没有体现完全的实物资本保全观念,依然有货币资本保全的思想贯穿其中。综上所述,目前基于资产负债观编制的全面收益表虽然已经突破了传统会计收益表模式,但与经济收益仍然有一定距离:首先,全面收益表仍然继续使用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其次,全面收益表包含的其他全面收益并不全面;最后,目前的财务报告不能反映企业全部资产的价值,如自创商誉、人力资源、智力资本等软资产。所以目前全面收益收益表只能是“收入费用观”向“资产负债观”的转化,尚未完全形成“资产负债观”理念下的全面收益表,这也是业绩报告改进的理论基础和努力方向。

( 三 )会计计量属性:从历史成本到公允价值 会计计量是会计系统的核心问题(井尻雄士,1979)。收益问题起源于计量属性的确定。历史成本是收益计量中成本费用的主要计量基础,也是传统收益表采用的主要计量属性。历史成本是指两个主体在进行交易时双方同意交易时实际发生的实际入账或脱手价格(交换价格)(葛家澍、窦家春,2011)。历史成本计量最重要的优点是提供的会计信息具有可靠性,但缺乏相关性。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历史成本(含历史收入)能够反映一个企业的实际的资本耗费。资本的流动和通过现金收回的增值的资本是最能如实地描绘该企业经营活动和经营业绩的财务轨迹,从而传递的是真实而公允的信息(葛家澍、窦家春、陈朝琳,2010)。因此,长期以来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是以取得时的历史成本计量,传统收益表的成本费用均是以历史成本计量。但是,按照历史成本计量不能反映持有资产价格的变化,而成本费用即资源的耗费也以当时取得资源时的成本计量,因此,历史成本不能反映资产真实的价值以及费用的金额,尤其是通货膨胀情况下以历史成本为计量基础的收益会出现明盈实亏的现象。如此一来,以历史成本为主要计量属性的传统收益表,只对交易已经发生的已实现的价值变动才确认,不能确认持产收益,势必会大大降低信息的及时性和相关性。实证研究表明,建立在历史成本基础上的收益信息明显滞后于证券市场的反映,尤其是随着衍生金融工具的出现和发展,历史成本计量根本无法反映那些金额与时间安排都处于不确定性中的契约合同,即金融工具和衍生金融工具的计量须以公允价值计量。另外,由于许多费用按照历史成本分摊,净收益是按售价与历史成本之间的差额所确认,包括了资产价值变动的持有损益,而不是真正的经营损益。历史成本能比较真实地反映经济活动,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至今作为财务会计主要计量属性已经七八十年,虽然20 世纪70年生通货膨胀历史成本提供虚盈实亏的信息,但FASB通过在表内确认与表外披露的方法使历史成本继续为信息使用者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可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历史成本本身的局限性无法适应市场的变化,一方面市场参与者需要更具预测价值的相关信息,另一方面通货膨胀的发生以及金融工具尤其是衍生金融工具的出现要求反映价值的变化,对此历史成本均无能为力。这时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便应运而生了。公允价值是属于现行价值的一种,基本上是当前的市场脱手价格。由于资产尤其是金融工具的现行价值总在变化中,除了初始计量外,会产生价值变化的后续计量问题,这时只能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计量持有资产的价值变化,反映其风险和报酬。所以按照FASB的观点,公允价值是金融工具最相关的计量属性,也是衍生金融工具唯一相关的计量属性。当前的全面收益表采用历史成本计量与公允价值计量并用的混合计量模式。按照混和计量模式编报的全面收益表能反映传统收益表不能列报的持有资产的利得和损失,比如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以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由此可鉴,用混和计量模式的全面收益表会比以历史成本为计量模式的传统收益表提供的信息更具有预测功能,从而提高信息的相关性。但是,凡是持有金融资产的投资或承担金融负债的企业(特别是金融企业)的已实现方可确认的实际利得或损失与未实现即可确认的利得或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混合在了一起,使全面收益表中的全面收益不再代表主体实际的营业(经营和投资)与融资的业绩(已实现的和未实现的损益相混合)(葛家澍、叶丰滢,2009)。然而,虽然混合计量模式存在以上问题,但以混合计量模式为基础的全面收益表更符合决策相关目标,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葛家澍、杜兴强:《会计理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2]崔华清:《中国企业财务业绩报表的改进问题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年版。

[3]程春晖:《全面收益会计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葛家澍:《公允价值会计研究》,大连出版社2011年版。

[5]王建新:《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6]卢永华:《广义会计理论》,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年版。

[7]任月君:《企业财务报告改进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版。

[8]刘峰:《从经济环境看财务会计的目标》,《当代财经》1995年第11期。

[9]李尚荣:《综合收益价值相关性实证研究评述》,《财会通讯·(综合)》2012年第4期。

[10]任月君:《全面收益理论与损益确认原则——实现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利弊谈》,《财经问题研究》2005年第2期。

[11]王跃堂、李侠:《财务报表列报改革及启示》,《审计与经济研究》2012年第1期。

[12]刘玉廷:《关于中国企业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全面趋同问题》,《会计研究》2009年第9期。

[13]高国琴:《公允价值计量、企业收益表与报表使用者——基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倾角》,《财会通讯(综合)》2011年第9期。

[14]葛家澍、杜兴强:《联合概念框架与公允价值研究》,《中国会计学会》2010年第6期。

[15]梁爽:《综合收益列报模式及其影响因素剖析》,《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1年第6期。

[16]Yen,A,D.E.Hirst,and P.HopkinS:A Content Analysis of the Comprehensive lncome Exposure Draft Commentletters.Research in Accounting Regulation,2007.

上一篇:基于盈余持续性和应计利润视角的盈余质量研究 下一篇:国有企业经营者薪酬分配公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