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音乐教学中实现德育的三点做法

时间:2022-08-15 03:50:08

在音乐教学中实现德育的三点做法

[摘 要]音乐教学中,通过广泛流传的激动人心的音乐作品,在孩子心中埋下一颗颗梦想的种子,点燃了他们的人生理想,使他们在未来岁月中结出丰硕的果实,并在教师引领下,接受美德的熏陶。

[关键词]音乐教学;德育;艺术美

音乐教学既是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培养他们的艺术素养,也要通过艺术形象和激情方式形成学生良好的人生观和世界观。音乐课不同于其他学科,其教学内容形象而且优美,其重要载体――歌词,具有诗一般的语言和美丽的意境,记录了一个民族和人民的历史与情感记忆,在潜移默化和艺术欣赏中达到了教育孩子的目的。在日常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艺术与思想的结合,巧妙展开内容,引领学生在学习艺术和欣赏美的同时,在思想道德上也得以提升。

一、通过历史歌曲,让学生了解中国史

要追寻我们民族美好的未来之梦,就应该让学生知道近代中国人经历的任人欺凌和不屈不挠奋斗的历史,以此增强对未来的信心和力量。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抓住这些内容,与学生一起感受,达到一种情感的升华。如学习《歌唱二小放牛郎》一曲,深沉悲伤的旋律中,让学生把自己与王二小相比较,王二小从小没有上学的机会,只能放牛,而日本侵略者连这个机会也不给他。无限低沉的旋律引起学生的共鸣,让他们认识到,未来中国梦的实现,是建立在先人用鲜血和生命奋斗的基础上,没有他们在漫漫长夜中追寻、奋斗和牺牲的历程,就没有今天的美好生活。

二、培养学生爱祖国的情怀

音乐教学的另一特点,就是塑造学生的心灵,让他们形成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深化爱祖国的情怀,同时让他们内心世界开阔而阳光,产生生活和追求的激情。如果一个年轻人失去了爱国的情感,没有一颗“中国心”,那也就失去了人生奋发追求的动力。在课堂上,教师要更多地引导学生接触积极向上的东西,以此激发学生的人生活力。这其中,最有名的当属那首国人皆知的《我的中国心》了,歌曲里无论是长江长城还是黄山黄河,都是引起学生对国家和民族认同的共同标志。每次课前,笔者常常把这首歌作为预奏的歌曲,在教室中回荡,学生在无形中把信念凝聚在共同的一颗中国心,爱国的情绪得到了永久的沉淀。除此之外,笔者还重视那些调动学生正面情感的歌曲。如那首人人熟悉的《让我们荡起双桨》,优美的旋律,悠扬的乐曲,阳光的心态,乐观的心境,追求的力量,都在一遍遍的咏唱中被激发了出来。

三、通过音乐作品,引导孩子形成远大理想

在教材以及日常音乐作品中,有很多催人奋发的励志内容,充分发挥这些作品的教育感染作用,对于引导学生的理想方向大有好处。很多教师在学生时代就熟悉的那首歌曲《光荣属于八十年代的新一辈》,它曾经风靡大江南北,激励了成千上万的人努力学习,顽强拼搏。迄今在各行各业上出类拔萃的人才,多数就是沐浴着这首歌的光辉成长起来的。学生以这种心态迎接未来,就会勇敢接受生活的挑战,也让自己变得乐观而坚强。这种健康心态和人格的形成,对于孩子未来的追求之路,无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音乐教学中,通过这些广泛流传的激动人心的音乐作品,充分调动学生心中一颗颗梦想的种子,点燃了他们的人生理想,使他们在未来岁月中结出了丰硕的果实,并在那美丽的“中国梦”的引领下,走上追求和奋斗的人生之路。这相比单纯的艺术教学,无疑飞跃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产生了更为有效的教育效果。

上一篇:农村小学生作文写作的障碍及对策 下一篇:情感策略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