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综合性学习分析

时间:2022-08-15 03:34:19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综合性学习分析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学生感兴趣的一项活动。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学生相互交流学习、共同分享资料。这既有利于学生扩大知识面,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也有利于学生整合听说读写等多项语文技能,最终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及整体素质的全面提升。

一、创设交际情境,激发说话兴趣

“口语交际是在特定的环境下产生的言语活动,只有特定的环境才能为口语交际提供场合、对象、目的等具体条件,从而使学生进行真实的交际行为,取得事半功倍的训练效果。”(刘焕辉《言语交际学》江西教育出版社1986年出版)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来设计话题,合理拓展,精心创设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交际情境,让学生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激发学生跃跃欲试、一吐为快的欲望,让学生兴致勃勃地去交流、去体验,从而获得审美感受。口语交际情境的设计应该具有真实性、现实性、趣味性和可操作性。可以综合运用环境营造、语言描述、角色表演、音乐渲染、图片展示、录像或多媒体呈现、道具或实物陈设等方式来创设口语交际情境。

在组织开展这类活动时,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心理,因材施教。对羞怯、不爱说话的学生,教师要尽量激发学生说话的欲望,多给予表扬和鼓励,使他们敢说、愿说;对于胆大、敢于发言的学生,教师要引导他们凝练语言,讲求表达效果,使他们会说、善说。同时,教师还要多给学生一些人文关怀,尊重学生的自我需要和真实感受,充分展示他们的个性,使之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师要精选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并根据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设计不同层次的活动内容,让他们在灵活多样的活动中发挥各自的特长。

二、树立“学生”意识,关注学生的精神成长和内心的需求

“学生意识”就是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发展,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中生形象思维占主导,并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好奇心强、肯动脑、爱表现、渴望得到别人的赏识、渴望成功是他们的天性。教师应理解和鼓励学生的表现意识、期望意识、成功意识,要经常让学生担当角色,参与表演,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活动,在实践中思考,这样学生有所动、有所思、有所感、有所悟,大胆实践,勇于创新,敢于发掘自我、发展自我,促进了每个学生良好个性的自主发展,同时也培养了尊重他人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教学的策略和内容的取舍应着眼于“活”这里的“活”是指我们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应依据学生的实际灵活设计。同时,整个学习流程必须有利于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参与实践的能力。

三、拓展教材内容,优化课堂结构

现行人教版口语训练是分两个系统编排和设计的,一个系统与阅读结合在一起,在部分课文后的“研讨与练习”中安排了近二十次小型的口语交际活动;一个系统与综合性学习整合在一起,每册安排了三次大型的口语交际活动。

教材为口语交际活动提供了话题。综合性学习中的口语交际还设置了一定的情境,有的还给予了必要的示范和引导。但“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材中口语交际的设计,只是提供了一种具有开放性、选择性的范例,课堂活动尚有许多不固定的因素。因此,教师应在遵循《语文课程标准》基本精神的前提下,学会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内容进行改造、变通、拓展和完善。例如,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主题为“漫话探险”,笔者结合单元训练目标与学生生活实际,设计了“讲述探险家的故事”的口语交际训练。课前播放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遨游太空的录像创设情境,课上设计模拟采访活动,以科技小记者的身份采访杨利伟;又将搜集到的故事用口语表达出来,培养学生语言复述能力与口语描述能力;最后,设置“辩题”,正方DD“推崇探险论”与反方DD“反对探险论”,让辩论双方都有话可说、有理可辩。在口语交际训练中,达成语文综合性学习多种教育功能的整合。 除了精选、利用教材中的话题,我们还可以选取学生生活中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评述、讨论和辩论。例如,“课外补课到底好不好”、“上网是利还是弊”、“我看中学生早恋”、“中学生零用钱调查”等。还可以选取社会生活中的热点话题,介绍新闻、评点时事、针砭时弊,如“怎样看待日本地震后中国的救援行为”、“抢盐风潮背后的故事”、“中国足球能走多远”等。还可以选取生活中的接待、拒绝、赞美、批评、慰问、问路等话题进行模拟日常生活训练。当然,无论选取哪种话题都要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发展。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开放与拓展,必然会带来口语交际课堂教学结构的优化。有些口语交际活动延伸到了课外,有些则有效实现了与相邻学科的配合。例如,以“漫游语文世界”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笔者为了更好的实现单元教学目标,体现生活中处处有语文的教学思想,设计了三个活动,即“公益广告集锦”、“新词汇普查”、“错别字门诊”,让学生选择活动,分组完成。活动前,首先确定本人或本组的活动内容,根据内容制定本人或本组的活动计划。为了完成这一学习任务,学生必须要走上街头、走近荧屏、走向图书馆,经历从课外搜集、筛选信息,到课上汇总交流信息的过程。学生将有关资料梳理后,全班交流。再如,以“成长的烦恼”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笔者结合教学目标及学生实际情况,提前设计了一份口语能力评价表,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项:口齿是否清楚,问题是否明确,应对是否巧妙,内容是否有中心,礼貌用语使用情况等等。再要求学生课外采访父母、教师或同学,了解他们的烦恼与如何对待、评价烦恼,然后回到课堂讨论“成长的烦恼”。在采访结束时,请被采访人帮忙填写口语能力评价表,了解自己的口语能力,明确日后改进的方向。有时,为了教学的需要,还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到更为广阔的生活中去。这样,将生活的活水注入课堂,使口语交际教学与语文综合性学习、与生活融为一体,形成开放、动态、充满活力的教学结构。

总之,语文综合性学习为学生学语文、用语文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合作协调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对于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发展学生语文素养大有裨益!只要我们老师转变观念,指导方法到位,把自己位置摆正,多思考,广学习,就一定会实现课程改革的目标:“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让我们为达到这一目标而共同努力吧!

上一篇:赵h早期音乐美学思想研究 下一篇:提高汉语词汇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