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铁路企业引入社会资本的思考

时间:2022-08-15 03:10:43

对我国铁路企业引入社会资本的思考

搞要:本文从铁路建设资金困难及国家对社会资本健康发展意见的现状出发,介绍了铁路企业网络及公益性特点,融资现状及难以引入社会资本原因,重点分析了铁路企业引入社会资本需解决政企进一步分开、市场运价体制、优化清算办法的问题,并介绍了合资、上市、特许权融资等引入社会资本几个途径,来满足铁路发展对资金的需求。

关键词:铁路 引入社会资本 思考

按照国务院《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方案》要求,“十二五”期间安排铁路基建投资2.3万亿元,2011年完成4610亿元,2012年完成6300亿元,2013年按排了6500亿元。这意味着,“十二五”后三年还要完成铁路基建投资1.3万亿元。截至2012年四季度,铁道部资产为4.3万亿元,负债2.66万亿元,资产负债率为61.81%。2011年和2012年铁路建设筹资异常困难,2013年铁道部又要面临大规模还本负息周期,依靠现有投融资方式已无法满足铁路中长期发展的需求。

2010年5月13日颁布的《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对民间资本进入垄断行业降低了门槛, 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参与或者参股客运专线、城际轨道交通、铁路干线等几乎全部铁路建设项目, 还提出了若干民间资本进入铁路的途径,开辟新的融资渠道,以满足大规模铁路建设所需要的资金。2013年3月10日,铁道部一拆为三,政企分开,成立国家铁路局及铁路总公司,并拓宽投资渠道。上述举措对铁路企业吸收社会资本提供了依据,必将对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及铁路建设产生重大影响。

一、铁路运输企业的行业特点

(一)铁路行业的网络特性

铁路行业具有庞大的网络系统,它所有的服务都必须通过实体网络系统轨道运输才能实现;同时,这些实体网络又与由交通运输线路与移动设备组成的铁路运输网和由各种运输资讯组成的信息网络共同组成了铁路行业的网络系统。铁路网络型基础产业行业特性使它具有自然垄断性、沉没成本高、正外部性等特点。

(二)铁路行业的公益性

在我国,铁路承担的公益主要是指以国土开发、消除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巩固和加强民族团结、满足军事需要、运输抢险救灾物资等非经济性的铁路建设项目和服务。但是,除此之外,铁路企业作为物质生产部门,还担负着在市场经济中实现客货位移、收取收入、获得利润的功能,这就表现为铁路的经营性。长期以来,铁路运营过程中受到追求经济效益和承担政府公益性任务双重目标的制约。

二、当前铁路企业融资方式及难点分析

(一)当前铁路企业融资方式

目前铁路企业主要融资方式有:铁路建设基金、债券、地方政府和企业投资、市场化融资(股票、债券、项目融资)、发行铁路债券、外资、银行贷款。

(二)铁路运输企业引入社会资本难点

政企不分,计划经济模式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今年两会刚刚通过决议,铁道部一拆为三,政企分开,铁路总局和铁路总公司各项职能还未明确。在此前铁道部是国家政府机关,其主要职能是制定铁路发展长远规划,制定铁路营运的相应政策,为铁路运输的健康发展提供各类优质服务。铁道部直接领导指挥各路局的生产基本建设,影响和制约各路局自主生产经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各路局没有生机和活力,2013年这种垄断经营的格局将被打破。

铁路资产数额庞大,投资回收期长。铁路企业的资产数额巨大,经过多年的投入和积累,各个铁路局的资产都已达到上百亿、数百亿之巨;全路18个铁路局和3个专业化公司的资产共计10000多亿元。铁路作为一种网络型产业,如此之巨的资产在运作中,各方相互依赖紧密,社会化程度高。运输距离多是跨若干地域进行的,全国统一调度指挥,运输生产需要整个铁路系统的密切配合。一般铁路的投资回收期都在几十年以上,一些特殊情况下铁路回收期有的长达上百年,乃至几百年,如目前的青藏铁路,由于其地理环境的特殊性和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决定了其巨大的投资额难以收回。

现行的清算办法还需完善。目前收入清算办法是:“收入来自市场,旅客运输、专业运输承运结算,普通货物分段计算,提供服务相互清算”。清算办法公开透明但各收入项目清算单价的制定及分配方法,不能彻底摆脱“统收统分”的大锅饭的影子,清算办法缺乏政策依据,给各投资主体及潜在投资者造成困惑与质疑,影响当前社会资本等多元投资主体的介入。

铁路运输企业价格机制受管控。目前,国家对铁路运价仍然管得比较严格,铁路运价较低。铁路运价的统一制定,使得铁路运输企业出现不同的盈亏现象,清算作为调节手段,也会存在一些偏差,导致运输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地位大大削弱。不仅直接影响经营效果、内融资能力,而且给铁路市场融资带来困难。

三、对铁路企业引入社会资本的研究

这几年中国铁路高速发展,铁路投资主体多元化取得了重大进展,初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铁路管理新体制,2013年铁道部撤销,在未来几年政企完全分开,但是我国铁路引入社会资本的投融资体制改革还需进一步深化,才能满足铁路企业发展对资金的需求。

(一)铁路引入社会资本应解决的问题

加快实行政企分开,推进铁路运输企业市场化的进程。在目前中国铁路政企逐步分开的过程中,政府与铁路运输企业之间职责要理清,各自融资任务要理清。因此当前关键的任务就是通过改革运输组织模式,让政府部门在铁路运输企业管理中发挥宏观调控及产业政策指导等职能,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强化市场开拓能力,提高资金回报率,分清政府与铁路运输企业之间的职责,明确各自的融资任务,进一步改善我国铁路融资环境。

建立市场机制下的运价形成机制,实现运价市场化。运输企业作为市场经营的主体,必然要求从市场独立取得作为经营成果的营运收入,合理补偿其经营过程的耗费。目前铁路运价的统一,使得目前铁路运输成本与收益不相匹配,阻碍了铁路运输企业的市场化进程。

整合优化收入清算办法,推进客货网分账核算。实现客运、货运、路网的成本与收益显性公开,让清算体系、分配系数等更加合理公开透明,有利于引导多元化投资主体的介入,扩大路网规模,改善路网结构。

(二)铁路企业引入社会资本的方式

成立合资公司方式吸收社会资本。一种方式是将路网规划中客运专线、煤炭运输通道等预期经济效益较好、盈利能力较强的铁路干线项目拿出来合资建设管理;另一种方式是对于预期盈利前景收支平衡的铁路项目,铁道不一定要绝对控股,其投资主要是为增强其他投资者进入铁路行业的信心,可以用中央资金或铁路基金提供一定的投资补助,由铁道和投资方组建合资铁路公司,吸引地方政府和大型企业集团以及其他投资者共同参与投资;还有对于预期盈利前景较差、公益性较强铁路项目,主要以国家财政资金出资,各级地方政府可以土地拆迁等方式进行合作,或参与一定的投资。

利用较好的存量资产上市融资。在现有铁路局部路网中网络运营相对独立或资产界面比较清晰的局部路网组建股份制公司,上市募集社会资本。如对于既有的部分专运线路(如大秦铁路煤炭运输通道,广深铁路等),从全国铁路整体路网中划出来进行独立的资本运作和财务核算。一种方式是向国务院以及证券监管等部门申请进行股份制改造和上市发行股票;另一种方式是以私募的方式,吸引民间资本进入铁路行业参与改组改造,组建股份制公司。

采用特许权融资方式吸引各种资金。将某些铁路项目的建设、运营以特许权协议的方式交由社会投资者进行建设和运营,缓解资金困难,加快铁路发展。根据其特点,主要可以采取发下几种方式:

PPP模式:指政府、营利性企业和非营利性企业基于某个铁路项目而形成的相互合作关系的形式。政府与社会资本参与者以特许协议为基础进行合作。合作可以贯穿铁路项目的全部过程,双方共同对项目负责;

BT方式:一种主要用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新型项目融资模式----建设,转让。

ABS方式:ABS方式主要是通过资本市场上发行证券来募集资金的一种项目融资方式,属于直接融资。以铁路项目所属的全部或一部分资产为基础,以该项目资产所能带来的稳定的预期收益为保证,经过信用评级并逐步升级。因此从融资的基础看,不同于传统的普通融资,ABS是一种项目融资方式,并以铁路稳定的预期收益为保证,效益越好,评级越高,融资越多。从形式来看,ABS是一种新型的直接融资方式。

四、结束语

今明两年是铁路改革发展关键时期,铁道部撤销后,成立国家铁路局及铁路总公司,政企已经分开,在目前资金不足情况下,国家铁路局和铁路总公司要通过进一步完善铁路投融资相关法律法规,保障社会投资者的利益,营造和谐投资环境,吸引社会资本更多参与铁路建设运营,来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深化我国铁路改革。

参考文献:

[1]《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方案》2004年

[2]《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2005

[3]印祖华.对我国铁路建设中融资模式的探讨.中国商界2010

[4]评论员《铁路投融资改革的症结与方向》2005年10月

上一篇:复合型企业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优势研究 下一篇:全面预算与对标管理的实践探讨